近三十年元代汉人世侯研究综述

2010-08-15 00:49崔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汪氏蒙元金元

崔媛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近三十年元代汉人世侯研究综述

崔媛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近三十年来学者对元代汉人世侯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无论是兴起原因、集团组成,还是作用影响,学者们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其中对东平严氏的研究尤为充分。存在的问题是重复研究过多,还需要对影响力大的汉人世侯家族加强研究。

汉人世侯;群体研究;文学创作

蒙古国时期出于对金作战和巩固北方统治的需要,以封高官、划分辖地的方法吸引汉人地主归降,其官职和领地可以世袭,史称世侯。这些汉人世侯在向蒙古统治者履行纳质、贡赋、从征等义务的条件下,可自治其辖境,统领兵民钱谷,制定各项政策、制度,专制一方,最终“大元”的建立也依仗了他们的帮助。

改革开放以后,对元代汉人世侯的研究逐渐升温,据笔者统计,20世纪80年代相关文章仅为5篇,90年代为20篇,21世纪至今至少发表了24篇论文。另外,还有5篇硕士学位论文,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此外还有一部专著,即符海潮著的《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对元代汉人世侯群体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王旺祥《元代世侯研究回顾与展望》。文章从整体、个案、展望三方面布局。在整体部分,作者关注较多的汉人世侯与蒙古政治的关系,期间提及汉人世侯与文学的关系,但并未将文学部分拿出单列。在个案部分,家族分析不仅包括汉人世侯,还论及了少数民族世侯,但对文学部分的研究稍显不足。

下面对近三十年来关于元代汉人世侯的研究进行论述。

一、关于汉人世侯总论性的研究

符海潮编著的《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分别从“金元之际汉人世侯的兴起背景分析”、“汉人世侯群体与北方儒士关系之探讨”、“蒙(元)政权对汉人世侯群体的控制机制”、“汉人世侯群体痛苦的夷夏观”四个方面对汉人世侯兴起、发展、思想、处境、幕僚进行了系统、条理、完善的阐述,并引入了地缘政治学,使得对汉人世侯的研究更为深入。

其他关于此类的研究,还有到何之的《关于金末元初的汉人地主武装问题》,是较早提及这一问题的文章,“从兴起条件,政治动向、作用、职能、内外矛盾和削夺经过等方面”进行分析。赵文坦《金元之际汉人世侯的兴起与政治动向》,对汉人世侯的成因作了详尽的介绍,认为汉人世侯兴起初衷是为了避兵、抗蒙、防恶霸,其成员阶层广泛,政治倾向鲜明。赵文坦《蒙古国汉人世侯辖区社会经济考察》认为,汉人世侯对所辖区域经济的积极治理和忽必烈的新政都对经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还有,朱帮全、赵文坦《蒙古国时汉人世侯与蒙延、燕京行台、达鲁花赤的关系》,赵文坦《汉人世侯与蒙元关系的演变——以世侯征伐镇戍为中心》,日本学者池内功《忽必烈政权的建立及其麾下的汉军》。瞿大风《金元之际山西的汉人世侯》(《蒙古学信息》1999年第2期),符海潮《蒙元时期汉人世侯文化素质之探讨》。

王旺祥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元代汉人世侯初步研究》中除了对元代汉人世侯的兴起、发展、类型、布局进行了分析,还重点对有代表性的巩昌汪氏、真定史氏、契丹汉人世侯进行了深入研究。路阳在其硕士学位论文《蒙元时期汉人世侯群体和北方儒士关系探讨》从“战乱中的北方儒士”“物质与文化互补的文武二群体”“汉人世侯幕府中的北方儒士”“北方儒士和汉人世侯文化素质提高关系之探讨”四方面对处在繁杂社会时代的汉人世侯与儒士的繁杂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关于汉人世侯与文学的研究

关于汉人世侯与文人的关系的研究有,符海潮《金元之际儒士与汉人世侯冲突之辨析》,认为这一时期的儒士强烈反对汉人世侯逆历史潮流倒戈向蒙,他们从思想上拒绝汉人世侯的邀请,主张加强中央集权以达到限制汉人世侯的目的。另外还有,晏选军《金元之际的汉人世侯与文人》,陶然《论金遗民文学之文化心理阐释》。

关于汉人世侯与杂剧方面的研究有,田同旭、刘树胜《论元杂剧的兴盛与金元汉人世侯之关系》分别从四大元杂剧中心进行论证,认为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汉人世侯对元杂剧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还有,田同旭《论元杂剧四大活动中心的形成与金元汉人世侯之关系》。

三、关于真定史氏的研究

关于文献方面的研究有,刘化成《廊坊市永清县发现的史天泽家族墓地碑》,通过对碑刻的发掘,剖析史氏家族内部关系及与蒙古统治阶层的关系。孟繁峰《谈新发现的史氏残谱及史氏元代墓群》,孟繁峰《谈新发现的史氏残谱及史氏元代墓群(续)》,樊子林、梁小丽《元故恭人史氏墓碑考》。

关于政治方面的研究有,聂树锋、王秀珑《史氏家族在真定——金元之交的汉人世侯剖析》以史天泽家族为例,认为“汉族世侯在维持生产关系上具有两重性,他们在蒙古统治者向封建化转变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李瑞杰《元朝唯一的汉族中枢右丞相——史天泽》。

关于文化方面的研究有,耿光华《元代父子曲家史天泽和他的九公子——河北真定元曲作家探析》认为史天泽父子“不仅智信仁勇,更兼喜爱填词作曲,文武兼备,与众多曲作家以上乘的经典之作,奠定了真定成为元杂剧中心和摇篮的历史地位。”黄宗健《元杂剧在真定的崛起与史天泽》。

四、关于保定张氏的研究

关于文献方面的研究有,《河北易县发现元代张弘范墓志》(1986年第二期《文物》),沈海波《河北易县元代张弘范墓志跋》(《文物春秋》1991年第4期)通过元·李谦所作张弘范墓志,对张弘范一生重大事件做了准确、详尽的考证,指出一些史料的误纂。孟繁峰、孙待林《张柔墓调查记》,潘锐《张柔墓》。

关于文化方面的研究有,刘万川《元代诗人张弘范的诗风与创作心态》认为,张弘范的诗歌既追求功名,体现为慷慨诗风,又在内容、体裁、手法上类似江湖诗派,表明他推崇南方文化。另外还有,李剑亮《张弘范其人其诗》,李剑亮《出处辞受之间的沉吟——张弘范诗词的文化解读》。

五、关于东平严氏的研究

关于东平严氏的研究最为充分,相关成果较多。陈高华先生较早关注这一家族,撰有《大蒙古国时期的东平严氏》。从学术上看,聚集于此的文人形成了以金源遗风为主要特征的东平学派,日本学者安部健夫先生称之为“词章派”。林威《从东平学风的转向看元代理学的官学化》认为,随着蒙古人灭宋统一全国,理学北传,东平学派与北方新兴的理学派发生摩擦,最终东平学风发生转化,理学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延祐开科,理学成为元代官学,东平人士适应并推动了这一历史进程。

关于这类的研究还有,常大群《元初东平府学的兴盛及其原因》、《东平父子状元和牌坊》,晏选军《严实父子与金元之交的东平文化》,李炳海《金元之际的东平文坛》,羊子《浅谈东平文人的兴学事业》。

从文化上看,赵忠敏《论金元之际东平文人的辞赋之学》认为,在严实父子的努力下,东平文人的辞赋之学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这为元代初期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志民《元杂剧的活动中心之一——东平府》。王文霞、侯家民、林威《对蒙元时期东东平杂剧的历史考察》。刘延乾《山东东平在元前期杂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还有,赵忠敏的硕士学位论文《金元之际东平文人群体研究》从“东平文人群的形成及其思想分析”“东平文人群对儒学的复兴”“东平文人的辞赋之学”三方面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研究。韩桂荣的硕士学位论文《金元之际山东世侯严实》从“严实兴起的历史背景”“严实势力的兴起与巩固”“东平第二代世侯与严实部属”“严实治理东平”“严实势力退出东平”五个方面对严实家族及其体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元好问此时在东平的活动及其积极影响。李献芳《元好问在东平的活动及对文化的影响》以元好问的生平为线索,认为东平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促使文人与艺人汇聚于此,元好问更是身体力行创作散曲,培养了大批散曲家,推动了雅俗文学的交融,开启了元明清俗文学发展的新风。同时通过执教活动,大力提倡儒学,为元初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推进了蒙元上层建筑的发展。李献芳《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元好问在山东的文学创作及贡献》认为元好问通过诗作记录当时的历史,反映现实,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他极力推崇儒学,对文化和文物的恢复做出贡献。

另外还有,吴秀华对此也有一定的研究《元好问在真定路行迹一则》,魏崇武《对<元好问在真定路行迹一则>的补说》。

六、关于其他汉人世侯的研究

关于巩昌汪氏的研究较多,高士荣《略论蒙元政府与西北各族首领的友好关系》(《西北史地》1997年第3期)以汪氏家族为例解析蒙元政府采取通婚、封爵、赏赐及尊重其宗教信仰等手段加强与西北各族首领的密切联系,稳定政治。吴景山《元代汪世显家族碑志资料辑录》,汪楷《元朝巩昌汪氏的族属探秘》,包鹏《试从甘肃漳县元墓群看元代的经济和民族融合》,赵一兵《元代巩昌汪世显家族墓葬出土墓志校译五则》,田建良《元代甘肃汪氏万卷楼——甘肃古代藏书研究之一》,胡小鹏《元巩昌汪氏非汪古族考》。

对巩昌汪氏的研究另外还有王小红的硕士学位论文《元代巩昌汪氏家族研究》分别从“巩昌汪氏族属”“元巩昌汪氏世系考”“汪氏英雄谱”“巩昌汪氏在元代的兴衰”“巩昌汪氏的文化信仰”五方面进行研究。

关于济南张氏的研究有张建彬《大蒙古国时期的济南张氏》。

综上所述,近三十年来学者对元代汉人世侯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无论是兴起原因、集团组成,还是作用影响,学者们都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其中对东平严氏的研究尤为充分。存在的问题是重复研究过多,今后还需要加强研究。比如,关于汉人世侯与蒙元文学的关系(元杂剧除外)尚未得到深入的探讨,尤其是真定史氏和保定张氏等。

[1]符海潮.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K2

A

1673-0046(2010)12-0157-03

猜你喜欢
汪氏蒙元金元
梅樊璟 金元奕 陈傲宇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元代珍稀家谱《汪氏渊源录》简论
汪氏蜂蜜产品包装设计
理学、商业与宗族——祁门韩楚二溪汪氏研究
金元饺
元代巩昌汪氏家族研究综述
蒙元文化多元化与儒学之传播
明代服饰中的蒙元影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