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寺与泉州市区回族习俗的传承

2010-08-15 00:49丁玲玲
关键词:阿訇回民伊斯兰教

丁玲玲

清净寺与泉州市区回族习俗的传承

丁玲玲

始建于北宋的泉州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它不仅是泉州市区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泉州市区穆斯林的日常生活的中心和精神家园,是泉州市区回族群众以传承回族习俗的主要平台。

泉州;清净寺;习俗;传承

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之滨,宋元时期,泉州号称“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泉州城以“民夷杂处”著称,大量外商云集泉州,泉州人称他们为“蕃商”,他们居住在泉州东南隅的“蕃人巷”。蕃商中有许多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他们为了礼拜、节日等宗教生活的需要,便在泉州购地建造清真寺达六七座之多,“今泉造礼拜寺曾为六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记)。清净寺是其中之一,也是目前泉州市区仅有的清真寺。清净寺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位于今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中段。阿拉伯文名为“艾苏哈卜清真寺”,又被称为圣友寺(“圣友”系“艾苏哈卜”的意译)。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一座著名清真寺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元至大三年(1310年)耶路撒冷人阿哈玛特,曾独资重修,仍保持北宋原建筑的风格。后来清净寺在明正德二年(1507年)、隆庆元年(1567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等几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多次修缮。现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寺门、奉天坛和明善堂。寺门的外观具有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由青白花岗岩石砌叠成的,是一个三层穹形顶的尖拱门。寺门正额横嵌有赞美真主的阿拉伯文浮雕石刻;寺门的屋顶上有平台,名叫“望月台”,四面环筑“回”字形垛子,有如城堞,具有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奉天坛”在寺门西侧,是伊斯兰教徒的礼拜大殿。“奉天坛”正门门底呈尖拱状,门楣上刻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句为北宋遗物。“明善堂”在奉天坛后部,是个小礼拜殿,属于典型的闽南古民居小三间风格的建筑。“明善堂”由于殿屋比较狭小,只能容纳40多人祈祷,所以现在,尤其是伊斯兰教节日里,大部分穆斯林都在露天的奉天坛内举行会礼。1961年,清净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早、保护最完整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更是泉州回族穆斯林日常生活的中心和精神家园。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泉州市回族人口为63397人。其中居住在泉州市区的有1000多人,他们虽长期与当地汉族杂居,一些文化习俗深受汉族的影响;但仍有部分回民信仰伊斯兰教,保持了鲜明浓郁的民族习俗,其民族习俗活动依托清净寺开展。

一、清净寺是泉州市区回民宗教活动的场所,促使民族宗教信仰的巩固

信仰是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要表现,回族的传统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泉州市区的部分回民(约300人)依托清净寺将伊斯兰教信仰传承下来。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其信徒必须遵守“念、礼、斋、课、朝”五项宗教功课。现在泉州回族穆斯林每日晨、晌、晡、昏、宵的五次礼拜,可以在任何清洁处所完成,但每星期五的主麻日聚礼及主要宗教节日则会到清净寺,参加由阿訇主持的会礼。自1985年以来,泉州穆斯林从宁夏、青海、河北等地聘请阿訇主持清净寺教务。阿訇在主麻日、开斋节、宰牲节、斋月和圣纪节都要向泉州回族穆斯林诵经、宣讲伊斯兰教教义和宗教常识。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习俗的集中体现,寄托着一个民族的情感认同。泉州市区回族穆斯林重大的节日活动是在清净寺举行的,每年的开斋节和宰牲节清净寺都会举行隆重的宗教会礼和庆祝活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九月为斋月,时间临近的时候,清净寺里的“阿訇”、伊斯兰教协会的负责人等会登上望月台观望新月,细心地在天空中寻找月牙儿,来决定具体哪一天封斋或哪一天开斋[1]。斋月开始,泉州清净寺拱门下,挂上三盏巨大灯笼,寺门尖拱正中,悬挂着一盏红色大宫灯,书写着阿、汉两种文字,书曰“伊斯兰教”,字的周围,绘画着回回民族风格的阿拉伯式花纹,寺正门两边,挂着两盏长圆形的府衙大灯,左灯书曰“回回开天古教”,右灯书曰“清真麒麟古寺”。整个斋月,每天晚上都有众多的穆斯林到清净寺举行斋月礼拜,同时还到清净寺礼拜殿前焚点成双香枝,泉州回民选用的香枝,是黑色篾柄的“安息香”,直至开斋之日为止。泉州穆斯林烧香的目的不是为了祈祷,而是为了净化明善堂周围的环境卫生。

开斋节那天分散在市区各地的穆斯林,会从四面八方齐集到清净寺举行礼拜。阿訇预先炸好许多“油香”,并宰牲(牛或羊)煮汤,以招待到清净寺参加活动的回民。会礼以后,各户之主聚集一起,在阿訇的带领下成群结队地前往灵山(回民墓葬区)游坟。回民们到灵山后,人人应首先到唐代来泉州传教的伊斯兰教先哲——三贤、四贤的坟墓前行香朝拜,个个席地而座,严肃安静听着阿訇诵读《古兰经》。然后各自到其先辈或亲属的坟墓游坟。

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为古尔邦节,早上,泉州穆斯林会齐集清净寺会礼。接着,三五成群前往灵山游坟,同样先往三贤、四贤圣墓拜谒,然后再往各自的亲人墓地焚香,请阿訇念经,祈求真主赐福亡人。“圣纪节”的庆祝纪念仪式,也主要在清净寺里举行,由阿訇主持进行会礼,主要是赞颂穆圣,永远不忘穆罕默德圣人的教诲。

教不离寺,寺不离教。不论是何种宗教,作为宗教信仰都需要一个活动场所作为信众的敬拜之地或祈祷之地。泉州市区的清净寺自北宋兴建后,经多次修缮,一直保留至今。清净寺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穆斯林开展宗教活动的需要,泉州穆斯林不论诵经、礼拜还是传习教义几乎全在清净寺进行,泉州回族穆斯林的一些生活习俗也依托清真寺来完成。清净寺作为有形的载体,对于巩固泉州市区回族宗教信仰与传承民族习俗起了很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泉州市其他地方的回族虽然人数比市区的多,但由于缺乏一个宗教场所,而逐渐废弃了原来的宗教信仰,改信闽南汉族文化圈的多神崇拜,将儒、道、释糅合在一起信仰,同时其民族习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几乎用汉族的习俗代替回族原来传统的习俗。如人数上万,居住相对集中的晋江陈埭丁氏回族、惠安百崎郭氏回族,他们的先祖也是信仰伊斯兰教,但陈埭在历史上没有清真寺,其伊斯兰教信仰早在明代中后期就逐渐消失,这虽是各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没有宗教场所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陈埭虽新建一座清真寺,现在陈埭也约有100人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大多数是后来到国内外学习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的年轻穆斯林,在陈埭2万多人口中显得十分渺小,且影响也不大。对于大多数陈埭丁氏回民来讲,他们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是闽南汉族文化圈的习俗。惠安百崎郭氏回族历史上虽有过3个清真寺,后来因为历代战乱,清真寺被陆续毁坏,百崎历史上3处清真寺的遗址现均已建起民房。现在百崎回族乡没有清真寺,全乡郭氏回民以信仰佛教、民间宗教及基督教为主,其社会生活习俗也几乎全部汉化。

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回族的风俗习惯。“伊斯兰文化对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婚姻家庭、生儿育女、饮食卫生、丧葬殡礼、节日庆典以及道德行为等等,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随着民族形成以后,宗教的习俗也就演变为民族的习惯。”[3]回族的民族风俗习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伊斯兰教规、教律。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保存民族特征、延续民族意识的重要民俗事项,泉州市区回民依托清净寺,巩固了伊斯兰宗教信仰,也促使其民族传统习俗的传承。

二、清净寺服务于泉州市区回民生活,是传承民族习俗的平台

泉州市区的回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在上世纪80年代泉州市区旧城改造以前,回民大多围绕着清净寺周围而居住,而且部分泉州回民还生活在清净寺内,在1983年清净寺改造时,从寺中迁出11户回民。“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特有的文化已成为不同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重要源泉,清真寺就属这个范畴。”[3]清净寺的作用不仅仅是泉州市区回族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它的作用还在于它将聚居于清净寺周围的回民结成一个群体,通过信仰制度和仪式的一致性,使清净寺周边的回民统一在伊斯兰文化的生活方式之中,保持其共有的民族习俗。

随着城市规划的变迁,泉州回民穆斯林现已分散居住,但清净寺仍是现在泉州市区穆斯林习俗生活中所依赖的平台,是为泉州穆斯林日常生活服务的中心。每年年底,清净寺会给泉州回族穆斯林家庭分送新一年的伊斯兰日历。泉州穆斯林生育男孩,家长总是喜欢让新生婴儿戴上白色的小圆帽,然后抱到清净寺恭请阿訇诵念《古兰经》,祈求“真主”庇佑平安成长;并请阿訇为婴儿取“经名”。在男孩出生后的的第一个斋月,父母应取 “红枣灯”(泉州出产的红灯)一对,悬挂于清真寺礼拜殿前,并从封斋之日开始直至开斋为止,每日傍晚点灯,连续一个月。意即知感“真主”恩赐贵子,俗称“添丁”[1]。 小孩 16 岁生日(15 周岁)时为之成年,父母为虔诚叩谢“真主”造就成人,一般在清净寺举行一次祝福仪式。

葬俗同宗教和民族的习俗是息息相关的。泉州回民在家人过世(泉州穆斯林称“归真”)后,其亲属除给亲朋好友报丧外,还须到清净寺报丧,由清净寺的阿訇或其他人员帮忙通知泉州市区的回族人,并在清净寺张贴讣告,让泉州市区的回民前往帮忙料理丧葬杂务。穆斯林归真后,清净寺要为他们提供装殓运送尸体到墓地的“塔卜”,即棺匣。清净寺的阿訇应邀要主持泉州市区穆斯林的殡礼,为亡人祈祷。下葬时尸体的脸上须盖着白布,白布上须用阿拉伯文书写“真主安拉保佑”等字样;身上也须盖着白布,俗称“天盖”,布上书写阿文“真主至大”或“清真言”等,这些白布上的经文都是清净寺的阿訇帮忙书写。

清净寺如同泉州回族穆斯林的家,穆斯林的婚丧嫁娶、庆祝节日、生育习俗等日常生活都与清净寺密不可分。没有清净寺为泉州穆斯林日常生活服务,泉州回族文化就不可能得到延续和传承。清净寺实际上成为了泉州市区回族穆斯林传承文化习俗的平台,扮演着传承民族文化习俗的功能。

三、清真寺是泉州与国内外穆斯林联系的纽带,是民族习俗传承的窗口

清净寺是泉州伊斯兰教史迹,是中外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作为伊斯兰教的有形载体,也是泉州穆斯林与国内外穆斯林联系的纽带。自1984年清净寺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有来自联合国和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伊斯兰教嘉宾前来参观访问。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机构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到泉州,清净寺是考察的重点之一。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40多位阿拉伯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及国内的回族界的专家学者到清净寺考察。2007年12月阿曼苏丹卡布斯陛下出资50万美元修建清净寺新礼拜堂。同时,清净寺还是国内外穆斯林进行宗教礼拜活动的场所。

清净寺充当了穆斯林大家庭的角色,成为泉州与国内外穆斯林沟通联系的窗口。通过与国内外穆斯林的联系,特别是彼此交流学习伊斯兰文化,从而增进泉州回民穆斯林同伊斯兰世界的友谊,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泉州回族习俗的传承与巩固。

清净寺还是泉州仍至福建回族穆斯林各种社团组织的大本营。1955年,泉州市成立伊斯兰教协会,机构设在在清净寺。“文革”期间停止宗教活动。1983年3月,泉州伊斯兰教协会重新成立,同年9月,福建省伊斯兰教协会成立,机构都设在清净寺。1993年5月,泉州伊斯兰教协会主任黄秋润参加中国穆斯林朝觐团前往麦加朝圣。伊斯兰协会以清净寺为中心,接待海内外穆斯林的参观考察,并开展相关的伊斯兰文化活动及研讨会。清净寺内专门修建了一间 “泉州伊斯兰史迹陈列室”,对泉州伊斯兰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介绍与展示。

总之,习俗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世代传承、相沿相习的精神文化,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象征。泉州市区回族虽长期与汉族杂居,且人数较少,但他们将回族的一些习俗围绕着清净寺一代一代地传承。清净寺在泉州市区穆斯林群体中不仅起着组织宗教生活、宣讲教义的作用,而且对其世俗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是泉州市区回族文化习俗延续、传承的重要场所和平台。

[1]黄秋润.浅谈泉州回族风俗[J].泉州文史资料第12辑,1 9 8 2.

[2]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 9 9 5,6 0 4.

[3]刘月琴.清真寺文化及其价值:兼论当代伊斯兰社会现状(下)[J].西亚非洲,2 0 0 7(9).

K928.75

A

1673-1999(2010)01-0144-03

丁玲玲(1964-),女(回族),福建泉州人,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地方史和中学历史教学论。

2009-09-05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08182S)。

猜你喜欢
阿訇回民伊斯兰教
乐游西安回民街,一街吃遍丝绸路
伊斯兰教中国化:历史与现实
浅论回族阿訇的社会职能
坚持文化自信 走好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
神圣与世俗:转型期阿訇社会角色变迁研究——基于对宁夏海原县的调查
话说回民的老礼儿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Planning for Junior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萌芽——中共领导建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