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习得理论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

2010-08-15 00:46梁亚兰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二语母语

梁亚兰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母语习得理论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

梁亚兰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许多人都在学习二语,但效果不佳,背后的深层根本原因何在?语言学家一直试图从探讨母语习得理论出发给二语学习做出某种合理的解释。文章回顾并评析了相关理论。

母语习得; 二语习得; 回顾

Abstract:Many people learn the second language,but fewof them can achieve perfectly.Why?Researchers have tried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properly through the theories of th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This paper reviews and analyzes some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Key words: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review

一、引言

人究竟是怎样习得母语的,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论不休得的问题。外语那么难学,那么多人愿意学,为什么能够学好的人却为数不多?儿童的认知水平远远不及成人,为什么习得母语却显得那么容易?这一现象一直令为第二语言学习成功率不高而困惑的研究者,教师感到不可思议。儿童被认为是语言学习最成功的范例,要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性质或特点,通常的办法是拿这种习得跟儿童习得母语作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第二语言习得却有自己的特性的话,通过比较就有可能被鉴别出来。尽管母语习得过程与外语学习过程有所不同,但是,母语习得研究在理论上主要争议的往往是外语学习研究领域悬而未决的问题。人们关注母语习得研究,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示,解释外语学习的现象。因此,对母语习得过程的了解往往成为观察和探讨外语学习过程的参照点。

二、母语习得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几十年来,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一直试图从探讨母语习得理论出发给二语学习做出某种合理的解释,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和研究的方法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假设。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沃森 (Watson)为解释学习现象而提出的。刺激-反应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Bloomfield和Skinner是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他们试图通过外在的物理刺激、反应、习惯和强化等手段来解释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心理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语言和学习其它行为一样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他们强调外部条件在母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这种行为和人类的其它行为一样,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养成习惯而学会的,即语言学习的主体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并不断强化该反应,就可以学会一门语言了。可见,语言习得的关键是语言的输入和环境的作用,正确的反应通过强化而养成习惯。

对行为主义的批评:乔姆斯基指出,行为主义对语言习得的解释忽视了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本质之一是它具有“创造性”(creativity);人们能够理解并说出他们从未听到过的语言。如果儿童成功地习得语言是靠外界输入的,那么怎么解释儿童听到的语言是有限的,但儿童却能创造出无数他们未曾听说过的句子。第二,儿童经常自己创造语言规则,比如他们从成人那儿得到的语言输入是一些动词的过去式是不规则的,早期他们能正确使用,但是后来他们又将所有的动词的过去式都规则化为-ed。如broked.goed等。这种规则化现象表明,儿童并非通过模仿和强化而习得语言[1]。

行为主义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也是基于此观点,即语言习得是通过模仿,巩固与重复对刺激的反应而形成的习惯。所不同的是,习得第二语言时,第一语言的整套习惯已经形成,而这些习惯中,有些与第二语言习得类似,是有益的;而有些习惯妨碍了正确地学习第二语言,这些“干扰”以及在第一语言中不存在的语言项目就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

2.关键期假说

1953年,神经学家提出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与大脑的发育有关,认为语言习得有“最佳年龄”(optimal age)。这个最佳年龄在10岁之内,在Penfield研究的基础上,Lenneber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关键期假说”。该假说认为:在人的大脑发育成熟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内,语言习得能够自然地、毫不费力地发生。但在超过一定年龄阶段后,大脑不再具有这种处理语言输入的能力[2]。

他把儿童习得语言的优势归因于生理因素,认为人的大脑在两岁至青春期 (10-12岁)之间前,由于受到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的影响能够自然轻松地习得语言。这是因为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参与了语言学习,所以理解和产生语言就容易些,而在青春期后,由于大脑发生了测化 (lateralization),用于语言加工和学习的大脑已经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就开始失去作用,语言学习的自然性递减,学习障碍增加,语言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

以上是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这一假设首先是针对母语习得提出来的,后来语言学家把它引入到二语习得的研究之中,认为二语习得也有关键期。但是研究发现,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学习外语的不同优势。外语学习的早晚和学习的成败没有必然的联系,年龄在整个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发挥了一定的效应,但不是其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3.天生论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非常复杂,有无数的规则,儿童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实际接受的语言输入非常有限,而且大都不合语法,但是儿童却几乎在同一时间习得母语,达到的语言水平也大致相同,这与他们的智力不相吻合。他们获得母语的知识多于他们实际接触到的。由此人们开始认识到既然外部因素不能解释儿童习得语言的现象,就只能从大脑内部寻找答案。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天生论的习得理论,认为: (1)人脑里面天生就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或语言器官:因为儿童先天固有的语言习得机制是相同的,并且都是由一套普遍语法组成的。所以。不管其智力因素如何,所处环境如何,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多寡如何,都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掌握母语。普遍语法理论的提出,使语言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由“刺激—反应”以掌握规则的研究转向对人的“语言习得机制’的探索与研究。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存在于人的大脑。(2)语言器官又经历了一个从初级状态和一系列的中间状态,直到稳定状态的发展过程:(3)关于语言器官的初始状态的研究被称为“普遍语法”。普遍语法使得儿童只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转换规则或设置一定的参数就可以容易地习得并创造性地使用一门语言。所以母语习得的模式是:母语输入→原则和参数→母语语法。该模式回答了儿童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但它是否也能解释SLA过程?换句话说,是否可以将上述该模式改为:“第二语言输入→原则和参数→第二语言语法”,也就是UG对SLA是否起作用,是否可及的问题?这个问题成了UG理论用于SLA研究的焦点问题,至今经得起检验的发现不多,争议也不少。采取普遍语法立场的二语习得研究者总试图去证明二语习得跟母语习得相同。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著名的学者Cook[3]认为,人们对普遍语法的期望过高。该理论只涉及核心语法部分,仅此而已。在二语习得研究的大框架里,核心语法虽然占有一定位置,但不应夸大它的作用。二语学习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核心之外。

普遍语法是由带普遍性的原则和参数构成,普遍的原则和参数是大脑的一部分,不用学。要学的是参数值和语言的边缘部分。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是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是否还起作用。既然普遍语法是天生固有的,为何没有使成年人获益呢?

4.认知学习理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语言发展,认为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与认知不可分离,母语习得能力仅为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的发展依赖于儿童对周围世界形成的概念。认知能力与语言发展相互影响,语言的发展会倒过来影响概念的形成。例如,现在完成时态只有在当儿童习得“与现在相关”的概念之后才出现[4]。

认知学派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应将它放在整个人脑认识事物的框架中加以考察与分析。

认知学派反对语言习得是人类生来固有的机制,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尤其如此。通过大量实验和详尽分析后,认知学派指出,语言植根于人类的经验,其意义反映了客观世界。所谓“理解”,是指语言结构把人们引导到感知过的某种场所;所谓“表达”则反映了世界某发面吸引了人们的注意[5]。这一学派引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说明大脑皮层可塑性极强。人脑中的各种图像是客观世界在不同的人头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机制。在大脑各部分中,与语言有关的部分很多,但没有任何部分专门控制语言而与人的其它活动无关。更为重要的是,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个人差异很大,有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能掌握第二语言。这些事实都证明,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能力不能仅仅依靠人类生来固有的机制运作。

按照认知论的观点,成人理应比儿童更易掌握二语因为成人的认知水平远远高于儿童,但事实上成人却很难习得二语。在这点上,认知论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5.语言功能习得理论

韩礼德从语言交际实用的角度,而不是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去探讨母语习得过程,是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又一重要流派。他认为,儿童之所以能够习得语言,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语言能够帮助做事,可以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习得语言是为了学会如何表达意思,是掌握语言的语义体系。韩礼德把能够帮助儿童做事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七种:工具功能、调节功能、相互作用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表现功能。社会交互作用模型的特点是折衷主义,它的很多解释和假设都未经检验,作为一个模型,很多细节都为具体化[6]。成人学习外语的动机不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不是社会交际的唯一需要。成人通过母语本能地完成了这7种功能。根据这种解释,成人之所以习得二语失败是由于语言的这七种功能在成人的生活中丧失了其用武之地。

6.连接论

连结论,又称平行分布处理 (PDP)模式,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具有寻求和建立事物之间联系的倾向。我们可以借助电脑,模拟大脑神经网络,建立模型,解释人的行为,连接强度影响激活等级。当参数的某种特征被激活时,与之相关的该参数的其它特征所在单元被激发,单元间的联系因被激活而加强,因不被激活而弱化。所谓“并行”指的是人可通过对多种处理单位的共同作用对信息进行加工。

根据连接论的学习观,先前的学习经历对后续的输入产生影响,二语习得过程可以这样认为:在习得二语之前,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存在着母语,有其固定的概率型式;学习者所接触到的二语中有但母语中不存在的语言成分,若在输入中反复出现,二语学习者便容易掌握,若在输入中出现的概率小就难以掌握。若在输入中不出现就不可能掌握;对二语中无,但母语中存在的语言成分,若出现干扰,不予纠正便难以消除[7]。遵循连结论的思路,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母语是二语习得的一个主要障碍,它与二语的差别拖慢了二语学习的速度。

结语

以上笔者回顾了解释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和假设都来自于母语习得理论。二语习得是非常复杂的内在过程,对于它的认识,也许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要对语言习得过程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有待于跨学科的探索。

[1]Brown,H.D.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Cook,V.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3.

[4]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5]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王初明.解释二语习得,联结论优于普遍语法 [J].外国语, 2001,(5).

The Review of SLA Research Based on th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LIANG Ya-la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Gansu 741001)

H315.9

A

1671-9743(2010)08-0088-02

2010-08-03

梁亚兰 (1975-),女,甘肃文县人,甘肃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英语教学论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二语母语
母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