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泵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效果评价

2010-08-15 00:48李肃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镇痛药自控套管

李肃伟

(北京市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北京 100089)

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共有的症状,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成为历来困扰手术患者的难题之一。常规法是术后给予肌内注射镇痛药物,60%术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镇痛不全。自控镇痛泵(PCA)在临床广泛应用后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2008年以来,北京市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对 86例脊柱手术后病人应用镇痛泵镇痛,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住院行脊柱手术的患者 86例,其中男性 63例,女性 23例,年龄最大 68岁,最小 18岁,平均41岁,手术时间2 h~4 h。

1.2 实施方法

采用 Y型 22G或 24G(美国 B-D公司生产)静脉套管针,选择适宜埋针的手背或前臂下端远离关节的浅静脉作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将套管针刺入静脉后指压针端,拔除针芯,留置套管,与镇痛泵输液管相连接,常规使用3 M透明敷贴固定,镇痛药为芬太尼2 mL(0.1 mg),杜冷丁100 mg,0.9%氯化钠100 mL,维持自控电脑泵持续给药,速度为7 mL/h,患者疼痛严重时,可间隔10 min按冲击键追加 1次。

1.3 镇痛效果判定标准

按照 WHO的疼痛分级标准:0级:完全无痛;1级:轻度疼痛;2级:中度疼痛,尚可忍受;3级:重度疼痛,不可忍受[1]。

2 结果

本组 86例中 0级 61例,1级 20例,2级 3例,3级2例,总有效率96.5%。2例效果欠佳者,应用杜冷丁100 mg肌注后疼痛缓解。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脊柱手术后应用镇痛泵有效率达95.3%,较传统方法给药疗效好[2]。2例疗效欠佳者,考虑与个体差异和应用时间有关。

笔者认为,PCA在术后清醒即用,越早越好。在2 d内匀速小量投药,能维持血药浓度,使用安全,可以有效防止镇痛药的成瘾性,避免镇痛药毒性反应的发生。PCA利用计算机控制,将镇痛药物按需调控注入体内,使血中药物浓度稳定,其优点为:a)安全性高。PCA使药物能按规定时间和浓度进行输入,也能针对不同个体调控,从而减少用药量,增进用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毒副作用。b)使用方便。PCA装置体积小,使用方便,不需交流电源,留置静脉套管针,护士全程跟踪观察,可及时指导患者调整和追加用量。如发现红肿、套管针脱出时可及时更换部位。c)防止不良应激。术后剧痛可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内源性递质和活性物质释放,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更加敏感,使患者处于疼痛 -儿茶酚胺释放 -疼痛的不良循环中[3]。因此,在麻醉初醒时的术后疼痛敏感期,早期应用镇痛泵可减少儿茶酚胺释放,防止出现术后剧痛,从而使血压、心率稳定,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手术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不良应激和心理障碍[2],减少术后并发症。d)提高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发展强调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在对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逐渐扩大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层面,从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出发,早期应用镇痛泵,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改善情绪、饮食、休息和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使术后活动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

[1]卿恩明.疼痛与治疗[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86-287.

[2]范里莉,王恒林,王卓强,等.镇痛泵治疗效果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22(7):35-37.

[3]徐 红,王晶波,卢庆龄.病人自控止痛泵用于术后镇痛 20例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7):393-394.

猜你喜欢
镇痛药自控套管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损伤套管引起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异常分布特征分析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成功来自于自控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