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乙基淀粉(130/0.4)术中扩容治疗对小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0-08-24 05:45李俊峰卜林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3期
关键词:羟乙淀粉血小板

李 罡,李俊峰,卜林明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 650021)

羟乙基淀粉(130/0.4)术中扩容治疗对小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李 罡,李俊峰,卜林明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 650021)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术中扩容治疗对小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拟于全麻下行腭裂整复术患儿 30例,ASAⅠ~Ⅱ级,平均年龄(2.1±1.3)岁,平均体重(12.3±2.6) kg,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平衡液)和Ⅱ组(羟乙基淀粉),每组15例,术中分别以平衡液和羟乙基淀粉进行扩容。在输注前后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记数及血栓弹力图的各项指标。结果:扩容后,两组的血小板计数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羟乙基淀粉组扩容后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较扩容前有所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与扩容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G最大振幅(Ma)减小,与扩容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24 h TEG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推荐剂量的羟乙基淀粉(130/0.4)可安全用于小儿术中的扩容治疗。

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凝血;小儿

由于病毒和免疫疾病的传播以及血源紧张,使得异体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应用减少,因而非血液的容量替代治疗越来越重要。羟乙基淀粉(130/0.4)作为血浆代用品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人研究表明:由于新型的6%羟乙基淀粉(HES)130/0.4降低了分子量和取代级,因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效应更好,同时对于凝血的影响更小,但用于小儿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比较HES(130/0.4)在小儿扩容治疗中的应用对于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扩容治疗的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拟于全麻下行腭裂整复术的患儿30例,ASAⅠ~Ⅱ级,年龄 1~3 岁,平均年龄(2.1±1.3)岁,平均体重(12.3±2.6) kg,其中,男18例,女12例,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史,肝肾功能、血液生化、凝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平衡液)和Ⅱ组(羟乙基淀粉),每组15例。

1.2 方法

患儿入室后予6%七氟醚+4 L/min O2吸入诱导,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外周静脉,两组患儿分别输入6%HES(130/0.4)和林格液 10 ml/kg,输注速率为 0.20~0.25 ml/(kg·min)。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前用药及麻醉方式,术中各种麻醉用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肌松药)的用量基本接近,力求减少其他因素对试验参数的影响。

1.3 监测指标

在输注前后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及血栓弹力图的各项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TEG 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速率(α 角),血栓溶解指数(A60),凝血时间(R+K值)。同时监测患儿的HR、MAP 及 SpO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采用χ2检验;组内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构成、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 AP及H R扩容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扩容后,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虽然有所下降,但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扩容前后R时间、K时间、α角及Ma无明显变化。Ⅱ组扩容后R、K较扩容前有所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与扩容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减小,与扩容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 TEG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见表1。

表1 扩容前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及血栓弹力图各参数的变化(x±s)

3 讨论

小儿唇腭裂手术开展广泛,为了早期进行功能恢复的锻炼,现在腭裂手术患儿年龄越来越小。由于小儿器官系统的迅速生长发育,使影响药物摄取、分布、代谢及消除的各因素不断发生改变。

万汶是最新一代中分子质量羟乙基淀粉130/0.4,其分子质量为130 000 kU,而且分子分布更加集中,与羟乙基淀粉200/0.5比较,万汶的取代级从0.5降低到0.4,取代方式从5∶1增至9∶1[1]。HES作为扩容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和成人。凝血功能的监测有很多种方法,TEG能够实时、快速、动态监测凝血全过程。各TEG参数代表着血凝块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物理特性并彼此相关,R代表纤维蛋白开始形成的时间,反映凝血因子及循环凝血抑制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即反映凝血因子活性和抗凝剂的影响;K代表纤维蛋白形成和交叉连接导致血栓形成获得固定的弹性黏度所需时间,主要受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纤维蛋白原影响,部分受血小板影响;α代表血栓形成的速度,反映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功能;Ma代表纤维蛋白血栓形成的绝对强度,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最大动力性质,主要代表血小板功能。高凝状态或血栓前状态时R、K缩短,α、Ma增大;低凝状态时R、K延长,α、Ma 减小[2]。

本实验6%羟乙基淀粉(贺斯130/0.4)组在扩容后Ma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Ma即最大强度,直接反映纤维蛋白与血小板通过GPⅡb/Ⅲa相互联结的最强的动力特性,代表纤维蛋白凝块的最终强度。本实验Ⅱ组扩容后Ma明显下降,可能与6%羟乙基淀粉(贺斯130/0.4)引起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干扰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有关[3]。术后24 h TEG各项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说明小儿对6%HES(130/0.4)的代谢基本与成人一样。6%HES(130/0.4)用于患儿进行扩容治疗,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稳定血流动力学。与以前有关6%HES 200/0.5用于患儿的研究[4]相比,由于6%HES 130/0.4降低了分子量和取代级,对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使用更安全。近年来,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小儿体外循环预冲液的研究也表明羟乙基淀粉对小儿凝血功能影响不明显[5-6],可安全用于小儿术中的扩容治疗。本研究仅观察的是术前AHH,两种羟乙基淀粉的用量尚未达到推荐的限量,较大剂量的6%HES对于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Langeron O,Doelberg M,Ang ET,et al.Voluven,a lower substitutednovel hydroxyethyl starch(HES 130/0.4),causes fewer effect on coagulation in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than HES 200/0.5[J].AnesthAnalg,2001,92(6):855-861.

[2]欧珊,周乐顺,李著华,等.不同血浆代用品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1):27-31.

[3]梁辉,王保国.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扩容性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11):694.

[4]李静洁,马家骏.两种羟乙基淀粉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小儿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7):496-498.

[5]杨艳明,李萍,闫文正.不同胶体液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脏手术患儿胶体渗透压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9,7(4):218-220.

[6]乔建民,要瑞莉,高立兵,等.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血流动力学记凝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1):21-23.

R973

B

1674-4721(2010)11(c)-065-02

2010-10-13)

猜你喜欢
羟乙淀粉血小板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2-羟乙基)三苯基鏻甲基橙的合成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与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患者颅内压升高的疗效对比研究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