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组合作学习下的教学评价

2010-09-20 08:05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学教师

王 威

摘要: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能有效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教学取得成功的保障。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维度,探讨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学评价;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现状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可。广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些教师因缺乏系统的教学评价理论知识,又很难找到可以借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模式,因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时往往带有盲目性或随意性,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功效受到影响。

综观目前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通常有以下偏差:

(1)完全忽略了教学评价:课堂上只有学生的讨论和汇报,教师不组织任何评判。这种做法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评价手段单一:1.注重口头评价,忽视书面评价。有些教师习惯于在小组汇报后作出口头评价,很少使用书面评价。学生无学习评价记录,教师缺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2.重视定性评价,轻视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常用描述性语言如优秀、良好、及格或不及格。定量评价则以数字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量化。合作学习倡导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以定性评价为主。3.注重一次评价,缺乏多次评价。若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可要求教师延缓对他评价或多次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但有些教师包办了大部分的评价,使最广大的学生成为评价的“局外人”。

(4)评价不全面: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许多教师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人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显然,这些评价方法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情况令人担忧。广大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领会内涵,并付之于实施,才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相对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的价值基础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价值取向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要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二是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在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上,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原则,力求为教学双方在小组活动中展现出自身潜质提供时空条件。

三、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的主体是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因此,学生学会和掌握了多少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观察和评价一节英语课,首先要看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得到发展,语言技能是否得到训练和提高;然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

2.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案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收获的大小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相关。评价一节课的质量时,主要依据是观察教与学的外显行为和实际过程,而不应以教师的构想和自我感觉为主要依据。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来说是外因。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如何作用于学生,对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是对教师评价的实质。

3.教和学的关系——教师为学生服务

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最关键的是要看学生的实际收获多少。目前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已日趋减少,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如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活动仍是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焦点。例如,有时我们评价一节课,按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媒体运用、举止教态等各项评价标准衡量都很优秀,但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一堂成功的英语课不应仅是学生“配合”和“呼应”教师的教学,而应当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的一致都应围绕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这个中心点。

4.两维评价指标——教师和学生

师生能否互动是决定一节课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念,而应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课堂教学的最终成效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会了什么。课堂教学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更要看学生的学习收获。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既要看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能力,更要看学生在这一节课上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主动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培养。

四、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1)坚持科学的评价原则

1.激励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是压抑的。批评会引起学生自我评价过低,也是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的评价可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愉悦,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使他们个性潜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展现。教师在开展合作活动时对那些有畏惧自卑心理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言语给予肯定的同时,辅以赞许的目光,欣喜的微笑,都会使他们获得愉快的体验,以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小组活动之中。

2.发展性原则高中学生思维活跃,认识世界的能力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使英语基础最差的学生都有可能把英语学得较好。因此,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评价应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可持续发展,使评价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源泉。

3.公平性原则以往的教学评价习惯于用同一个标准或要求衡量每一位学生,依笔者之见,这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至少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它只注意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为了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合作学习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表现和测验成绩分层次安排测验。优等生和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学困生与学困生一起分组测验,测验的难度可以有所不同。优等生小组的第一名与学困生或中等生小组的第一名所得的分值完全相同,这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消极局面,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2)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从三个层面进行评价:①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多用在平时课内外师生交流上,书面评价多用在学生作业反馈和每单元结束时的各种评价上。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性评价为主。评价可采用百分制、等级制和描述性评语的方式。③一次评价与多次评价相结合。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2.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教师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组内成员自评、组内成员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自我评价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等。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所得是开展合作学习教学必须要关注的。具体表现在:

1.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2.参与状态:一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二看绝大多数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参与时间是否充分;三看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是否多样化且有层次性,能否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3.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所提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二看学生是否学会倾听,学会与同伴协作。

4.目标达成状态:一看是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二看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都学有所得,学习能力是否获得进一步发展,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4)处理评价中的相互关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关键在于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1.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注重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但也不应忽视对小组个人的评价。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侧重于集体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

2.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之间的关系

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笔者在学期结束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时,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

五、结束语

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随着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模式的逐步推广和运用,它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和教师广泛参与和深入探索,使评价变得更科学、规范和合理,促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高效地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远振•论合作学习的定位、实施与意义[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

[3]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9)

猜你喜欢
评价课堂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