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2010-09-20 08:05陈梦雅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英语教学语言

陈梦雅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高中英语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终生学习创造条件,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素质普遍提高,新旧教材成功更替,各种英语教学的培训和讲座开得轰轰烈烈。但不可否认的是,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模式呆板,还存在“讲抄背”的“填鸭式”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得缺乏热情和兴趣,也就是说,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活动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有“授人以鱼,仅饱一餐;授人以渔,受用终生。”一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教育部颁布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三、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和自律性: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往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学得好的学生往往有一套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过分地依赖教师,也就是不懂得运用有关的学习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如何使学习者学会自主地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自主地进行过程评价、自主地进行观察、思考、想像、创造等一系列活动,才有可能驾驭学习过程,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使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

预习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大致了解,而且能使学生了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强化语感,从而扫除新课中的知识障碍,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外,预习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听课的意识,增强学习效果。再者,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它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2.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情境,珍惜和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3.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应尽量减少对学生整齐划一的要求,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不要以诱导或者暗示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自己为他们设计好的模式中,要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其次,在分析或讨论问题之前,留给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演“独角戏”,要多搞“小合唱”“大合唱”“表演唱”。实践证明,课堂上没有充分的讨论,学生之间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语言交流。

4.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习活动一旦开始,老师就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任务和目标。然后根据任务和目标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品尝探究成功的喜悦。

5.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问题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发问者,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是由无数个问号构成的。只有一个个的问号被破解,他们才能逐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掌握新知。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敢于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分析讨论问题,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究新知。

6.让学生主动总结得失

学生在精神世界上也有需求,他们希望自己是探索者和发现者。让他们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学习完新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和总结,得出结论,找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通过总结,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并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四、结束语:

英语自主学习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综合主体工程框架下的一个具体实施项目。而课程改革的长远目标则是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以保证未来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之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息,由被动体验转为主动体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精神。只要持之以恒,加强指导,学生便会成为学习的主人,成就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英语教学语言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