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2010-09-29 03:08梁衡
领导文萃 2010年3期
关键词:斗法建国

□梁衡

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梁衡

在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伟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合作关系。两人才华出众又风格各异,长期合作,又和而不同。人们一直在问一个问题:面对毛的错误指责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翻脸要有条件和资格

翻脸是什么?就是一、痛感对方之错,决不苟同,毫不忍让;二、如不能认同和解就一刀两断,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当建国之时,毛泽东走过万水千山,经历千难万险,已被全党接受为与列宁并列的“领袖”。他所以能越过陈独秀、瞿秋白、王明、周恩来、张闻天,一路大踏步走来,独领风骚,只因一条:就是实践检验,在无数次的流血、失败中,只有他的意见屡屡正确,一试就灵。从具体的战斗、战役到与国民党斗法、与美国人斗法、与斯大林斗法,都无不挫其锐,而扬我威。

我曾问过一位追随毛从延安到西柏坡又到北京的老人,我说:周恩来不是长期专管军事吗?转战陕北彭德怀不是打了几个大胜仗吗?他直摇头道:“他们和毛还是不能比,相差太远。关键胜局都是毛亲自指挥。”

逢毛必胜,有毛就灵,毛已成神,这是从1921年到1949年28年间血火炼成的信条,已成建国初周恩来这一班副手们和全党全民的习惯思维。周从来没有想去挑战毛。现在人们对周有好感,是因看到毛后来的过错,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一个时间概念倒置的错误,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思维。

历史上,周曾是毛的上级,在遵义会议前一直领导毛。而历史证明其时的中央,包括周都错了,而毛对了;遵义会议之后毛更是得心应手,战无不胜,直至最后摧枯拉朽,如风吹落叶般在中国大地上抹去蒋家王朝。这中间,虽还有一个张闻天是名义上的总负责人,但毛都是实际上的决策人。周作为副手,眼见毛指挥若定,出神入化,威信日增,更是心服口服。

建国之后,时势变化,毛不熟悉经济,出现了错误。周分管经济工作,已见祸苗,心急如焚,虽屡提不同意见,但已无力回天。一是毛威望在身,大权在手,不听他的;二是这时全党、全国上下已视毛为神,任何一种反对意见,不用毛亲自来说什么,舆论就可将其压灭;三是由于个人崇拜的推行,毛已开始喜听颂扬逢迎之词,康生、陈伯达、柯庆施,后来的林彪、江青集团,不断谗言蔽上,煽风点火。在毛周围已渐渐形成一个风气不正的小环境。这时,周就更没有去翻脸力争的外部条件和氛围了。

翻脸要计算成本和效果

现在回头看,周的经济思想和对“文革”的抵制都是对的。也许我们会说,梁漱溟不是在国务会议上因农村政策和毛拍桌子翻脸了吗?马寅初不是因人口政策与毛公开翻脸了吗?彭德怀不是因“大跃进”问题和毛在庐山吵架公开翻脸了?周不是一个普通人,是一国总理,背负着一个国家,十多亿人口。他要考虑后果。如果硬来也行,但那将是两种可以预见的结果。

一、毛以绝对权威,像对刘少奇那样将周当即彻底打倒,甚至由此带来人身迫害。这样,周那一点点仅有的合法身份和权力将被剥夺干净。人民、国家将会受到更大的痛苦和灾难。而且事实证明,前面所举梁、马、彭等人的翻脸,除留下人格的光环和对后人的启发之外,当时于事并无大补。他们个人的牺牲是起到了揭露错误、倡导民主、改进党风、启迪历史的作用,殊可尊敬。但周恩来不行,他是一国总理,他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是当时翻脸之后这个摊子怎么收场。政治有时需要妥协。

二、周可以将自己的不同政见公布于社会,并说服一部分高级干部和群众追随自己。以周的威信和能力也是能拉起一股力量的,形成一派甚至一党。但这样的结果就是共产党的分裂,接着是国家政权的分裂。

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当时周如果真的大翻脸,一个刚建国十年左右的共和国又将陷入四分五裂。这不只是一种设想,事实上,有人曾问过总理,你为什么不站出来公开反对?周说那将会使党分裂,后果更坏。相信当时的周、刘等一批革命家是认真考虑过翻脸的成本的。不翻脸,是不得已而为之。

隐忍克己为国为民

有话不能说,或说出来无人听,只能争中有忍、忍中有争;言语谦恭,行事务实。我们这一代人还清楚地记得“文革”中周的形象,一身藏青色、朴素庄重的中山服,胸前总是别着一枚毛泽东手迹“为人民服务”胸章。他四处灭火,大讲要听毛主席的话,抓革命,促生产。他只掌握一个原则:牺牲自己,保全国家。在“文革”中,周恩来有一句最能体现他当时的心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于是我们看到两种情景。

一方面,周在毛的权威面前,俯首帖耳,不置一辞,为毛留足面子;一方面,又留得青山在,好为国为民多发点光和热。

在高层中,刘、邓是“文革”的阻力,已陆续被搬开,下一个目标已是周,于是借“批林批孔”又加上一个“批周公”,其意直指周恩来。毛甚至说,不行他就重拉队伍再上井冈山,这与过去说“促进、促退委员会”一样,还是以分裂相威胁。对此,周恩来忍了。江青更是亲自出马或发动亲信攻击和刁难周恩来,甚至要周恩来给她改诗,专趁他输液时去谈工作,想尽办法折磨他的身体。这些周都忍了。

换作一般人,早就甩手而去。但周恩来不能,他强忍恶气,强撑病体,另有大谋。只要不翻脸,不撕破面子,他这个总理就有合法的地位和权力,就能为国办一点事,就能挽狂澜、扶危局。

能不能“忍”,是对政治家素质的更高一级要求。现在回头看,周恩来在忍气吞声、克己为国的心态下,确实为党为民族干了许多大事。

我们设想,如果1958年周恩来翻脸,甩手而去,也许三年困难那一道坎,国家就迈不过去。而在“文革”之乱中,如果周恩来翻脸而去,就正合林彪、江青之意,他们会更加大行其乱。等到人民已经觉悟,再重新组织力量,产生领袖,扭转乾坤,大约又要经过民国那样的大乱,没有三五十年,不会重归太平。那时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不知又落下多远了。这些都是周恩来在忍着一口气,没有闹翻脸的情况下,一点一点艰难地争取来的。

(摘自《海燕》)

猜你喜欢
斗法建国
程建国作品(一)
程建国作品(二)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over an airfoil using continuous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actuator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敏感时刻各国领导人如何“斗法”
喇嘛“斗法”考——兼论忽必烈及元皇室独尊藏传佛教的由来
朝核危机23年,美朝“斗法”何时休
黄建国小小说欣赏
Yarn Quality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Rough Set and Knowledge-Ba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