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工业化和服务经济的关系——对浙江省“十二五”发展阶段的一个判断的商榷

2010-10-19 07:38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10年21期
关键词:十二五比重工业化

文/潘毅刚

在工业低速增长的情况下,似乎服务经济已足以支撑浙江经济以8%以上的相对较快速度增长

“十二五”浙江进入了服务业主导的发展时期?

近些年来,浙江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增强。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充分显现。2009年,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年增长12.5%,高于全省生产总值3.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达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7.6%,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41%提高到43%。同时,2009年服务业投资增长远高于限额以上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同比增长21.5%,高于限额以上投资增幅5.3个百分点,比重达到限额以上投资的56.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的低迷。2009年工业增加值比2008年同期仅增长5.9%,对GDP的增长贡献率降低到二成左右,拉动GDP增长不到两个百分点。

在工业低速增长的情况下,似乎服务经济已足以支撑浙江经济以8%以上的相对较快速度增长。针对这一变化,结合浙江“十二五”时期迈入6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性特征,有专家和学者就提出一个判断——“十二五”时期浙江已进入了服务业主导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导向应做重大调整,服务业发展将成为浙江参与区域和国际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十二五”时期浙江服务业比重将达到50%以上,服务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的主体。

辩证看待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关系问题

笔者认为,对于“十二五”时期浙江是否进入了服务业为主导甚至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有必要辩证分析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工业化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横向比较和自身发展三个层次的考察,对于产业战略方向这一全局问题的判断需慎重,服务业主导或主体的看法可能忽略了浙江经济当前发展阶段的局限性。

首先,迈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是发生在工业化进程的后期。从国际历史经验看,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都出现了服务经济逐步成为主导的过程,并实现了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型态,典型国家如美国、法国以及英国等,这些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都接近或超过了70%(见表1)。但是,必须正视的是,发达国家迈入以服务经济主导的发展阶段都是发生在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的时间段,如美国真正开始服务经济主导或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此前服务业比重提高的速度非常缓慢(比重提高四五个点用了近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很长时期服务业比重都是在50%上下徘徊,反而工业比重则处在持续上升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贡献持续增强。据有关统计,在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比重虽然在减小,但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始终大于20%,能拉动其它产业增长30%,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率40%。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也在通过“再工业化”来稳定失衡的经济。而日本、德国以及韩国等国家迄今为止,工业经济依然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与经济增长的起伏高度正相关。

显然,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期及中后期服务业发展是以物质生产为依托的,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经济的需求远高于工业化初期,但服务业仍是通过联系效应或引致效应,如人才、信息、技术等刺激物质生产部门增长达到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这一阶段,工业化与服务业的关系,仍是以工业化为前提,两者之间互相促进,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撇开工业化进程,仅凭服务业比重是否超过50%是难以得出“迈入服务经济主导时期”判断的,也是对现阶段发达国家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特点的误读。

其次,在我国相似发展阶段的省市未呈现出明显的服务经济主导的发展特征。分析与浙江发展阶段相似的山东、广东、江苏和上海三省一市1995年以来的三次产业数据可以发现,与发达国家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特点相似,浙江与三省一市服务业比重变化也没有明显提高。即使是服务业比重较高的上海,近些年服务业比重变化速率也较为缓慢,工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依然显著(见表2和图1),这与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变化特征非常相似。

表1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1000美元后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通过对工业化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横向比较和自身发展三个层次的考察,对于产业战略方向这一全局问题的判断需慎重,服务业主导或主体的看法可能忽略了浙江经济当前发展阶段的局限性

统计自1999年以来十年间各省市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增速会发现,浙江服务业增长快于第二产业的年份是最多的,为6次;上海居其次,为4次,且只有两次发生在近两年;广东为3次,但近7年服务业增速均低于第二产业增速;江苏和山东则只有两次,山东的那次还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工业增速的放缓“此消彼长”的结果。这一方面说明,在这些工业化进程略微超前浙江的省市中,浙江服务业发展态势还是相对较好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产业结构转换有其惯性,不能希望产业结构在短短时间内就发生根本改变,过早强调服务经济主导并不一定能起到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作用。

表21995年以来浙沪鲁粤苏四省一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

服务经济主导的经济发展的表象后面其实隐含了许多条件,并不是动员号召的产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不平衡的城市化格局、工业转型升级滞后将使得浙江经济至少在未来五年难以遵循服务经济主导时期的发展规律

最后,从自身发展局限看,浙江尚未到提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的阶段。不可否认,发展服务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重要规律。但也不能不意识到,服务经济主导的经济发展的表象后面其实隐含了许多条件,是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市场制度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层次决定的,并不是动员号召的产物。目前,有三个现实将使得浙江经济至少在未来五年难以遵循服务经济主导时期的发展规律: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服务经济本质上是都市经济,而浙江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块状经济形成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短期内难以改变,工业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也不会发生改变,随工业化进程推进,城乡融合过程仍需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使未来时期服务经济的更快成长受到局限。二是不平衡的城市化格局。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决定了服务经济的结构。2008年浙江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7.6%,但各地水平却极不均衡(见图2),除了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外,大多数地区并不具备以服务经济主导发展的城市条件。三是工业转型升级滞后。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时期,也是工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发展的时期。从浙江服务业结构看,虽然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主要依靠传统服务业支撑较快的服务经济增长,2009年浙江规模排名前四位的服务行业结构比例从大到小排依次是:批发与零售业(21.4%)、金融业(19.1%)、房地产业(1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住宿和餐饮业(4.2%),比例总计占全部服务业的62.7%。知识型、技术型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总量中比重仍然偏低。这很大程度是受经济主体——工业转型升级滞后的约束。

产业战略转型需避免的三个误区以及适宜导向

综上分析,无论哪个层次的经验或规律都不支持浙江“十二五”时期将迈入服务经济主导的发展阶段的判断。必须强调的是,对这一判断的质疑并不是否定服务业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相反,笔者认为,未来时期服务业发展是关系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但发展必须尊重规律、顺应规律,不能倒置发展的因果关系。过于超前,忽视发展阶段局限,忽视各地发展的差异性,往往会事倍功半。必须认识到,至少在未来五年工业发展的好坏依然决定着浙江经济的方向和质量,工业经济仍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在这一时期服务经济还只是浙江实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的必要补充。鉴于此,在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导向时,有必要避免三个典型认识误区:

误区一:不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发展服务经济。经济规律表明,工业和服务业两者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融合特征和主体是不同的,不同地区的服务经济特点和需求也是不同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仍不平衡,区域内既有适宜提服务经济主导的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适宜以发展旅游经济等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小型城市,但也有相当大部分县域经济处在工业化中期的过度阶段。因此,全局层面提以服务经济主导,很容易给地方造成错误导向而顾此失彼。脱离了各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的强调服务经济,只会流于口号,甚至适得其反。

误区二:片面、孤立地看待服务经济,强调服务业比重。现在,一些地方上有一种不好的苗头,一讲到服务业就是比较服务业比重。服务业比重高了沾沾自喜一番,服务业比重低了似乎就落后了,常常忽视服务业的功能性。实际上,服务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分工以提高其他产业的效率,而不是它本身规模的大小。一些工业化落后的地方服务业比重很高但服务功能缺失严重,这样的高比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须警惕的是,现在流行把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套用到县域经济上,得出处在工业化什么时期、服务业就应达到什么水平的荒谬结论。一味强调服务经济主导,忽视产业结构演变其实是工业和服务业两者的互动发展的过程,忽视服务业发展的功能作用,容易淡化当前阶段工业转型升级这个关键问题,反而阻滞向服务经济型态的转变。强调一个统计意义上的结果——服务业比重,将倒置本末关系,只会放缓经济转型的步伐。

误区三:用发展工业的思维发展服务业。近些年来,从中央、省市到地方对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但各地空洞地讲意义、讲重要性的多,研究规律、了解发展需求、总结经验的少;追求金融、物流、外包、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中介服务业等有光鲜外衣的高端服务型态的多,务实研究本地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需求的服务功能的少;加大投资、设立园区、谋划大项目的多,利用市场规律,加快改革、完善政策,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企业的少。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对服务经济的理解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把发展服务经济当成一种时髦。即使是一些真正在推动服务经济发展的地区,也往往用发展工业的思维去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发展盲目跟风,设立园区、通过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盲目引进一些大企业大项目似乎成了发展服务经济的唯一手段,而忽视了现有制度对服务业市场需求的制约,忽视了本地服务企业的培育,忽视了环境对服务业人才集聚的影响。

这些误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科学认识发展阶段的关键问题。毋庸置疑,“十二五”时期,浙江产业战略的确面临调整关口,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单纯向服务经济的转变,而是要加快工业化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各地在制定“十二五”产业发展思路时,要避免叶公好龙,改变当前阶段口头重视服务业发展却又苦无实在抓手的窘境,科学确定阶段性的主要任务。为此,一是要正确认识工业发展和服务经济的共生关系,“十二五”时期宜提“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阶段”,而不应过早强调“进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二是要抓住浙江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完成工业化进程这一首要任务,而不是不分发展阶段性差异和地区差异,脱离各地实际进程,人为拔高服务经济。三是要遵循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和服务业“耦合”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提升工业效率和层次为战略目标,而不是过度关注服务业比重。四是要把握好未来时期发展的制度需求,以探索适应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抓手,而不是靠挤压工业发展空间拔苗助长来做大服务业

浙江产业战略的确面临调整关口,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单纯向服务经济的转变,而是要加快工业化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改变当前阶段口头重视服务业发展却又苦无实在抓手的窘境

猜你喜欢
十二五比重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