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探讨

2010-12-08 18:31杜兵王爽富小刚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体育教师体育

杜兵,王爽,富小刚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当下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发展不容乐观,对此研究的课题相对较少,而精神素质又是学生将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可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教育理念已势在必行。

1 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正在朝着国际大都市的方向努力着,进入2008年以后现代化元素与日俱增,在这种大背景下,人文精神的价值更是日益彰显。特别是“十七大”召开之后,“十七大”强调的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素质教育也在大力推进,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示,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学校特色的体育人文精神的渗透方法与途径,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这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方面,具体来讲就是希望通过体育教学,能使学生用“心”感悟身边的人和事,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不是单纯的“混”日子,等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之后,自己带走的只是一纸毕业证而已。

1.2 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脱节,各个历史阶段的《体育教学大纲》大多是提出培养学生有关心理品质的目标,并没有提出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一个范围更广、深度更深的层面上。

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提出实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提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仍然处于主体地位,重点仍然是简单地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层面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2 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途径

2.1 重塑富有人文精神的体育教师形象

首先,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教师是一份富有神圣使命的职业,因其担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重任。当然。体育教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它注重的是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直观的、操作式的技术性教学[1]。体育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形态动作,告知学生应“做什么”、“怎么做”。那么,在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形体语言具有较大的亲和力、影响力、感染力。学生则是通过模仿体育教师的动作,从而提高自身的运动技术,也更自然地受到体育教师精神面貌、行为规范上的直接影响。因为,体育教师良好形象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的心灵能得到满足。轻松愉快、严肃认真的表情,将带给学生可亲可敬的感受,以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其自身的心理品质也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应情绪激动训斥学生;体育教师要时刻用眼神与学生交流,经常用幽默的话语鼓励不同等级的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其次,锐意改革,博学多才。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应地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体育学科为例,随着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体育与各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得体育这门学科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尤其在当今所提倡的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体育所研究的领域也被进一步拓宽与加深,基于这样的背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出体育教学本身所固有的一些艺术性及独特的审美价值,既要加强形体姿态美的教育,又要注重其创造美的教育,充分重视学生们心灵美的教育,使体育与美育两者相结合,把体育推向没有教育的新境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囊括与体育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并能洞悉学生们的心理,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最后,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体育教师为人师表,应该努力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更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学生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体育教师言谈举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人们内心的世界。那么,体育教师的服饰要与自己的职业、性别、年龄等相符,更要在服饰上力求恰当,并能给以学生大方亲切之感。与此同时,体育教师的言谈举止应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总之要给人一种健美与力量的印象。

2.2 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价值培养

首先,创新体育内容的选编,使之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3]。从总体上来说,无论何种体育教学内容,都是以学生的体育教学为根本,那么在不违背发展时期、不同心理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从事健心的内容。例如:健美操、体育舞蹈、花样滑冰等项目,这些项目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美”的真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使学生怀揣感恩面对周遭的人或事,以此达到培养其健全人格的目的。

其次,创造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兴趣。要打破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垄断地位,从而抹杀了学生自由表达的天性,使得学生产生了对体育排斥的心理,不利于学生个体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说现代学生存在的总体特点是他们的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大多有自己的主见、主体意识较强等,根据学生以上的特点,则应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线,重新编排体育的教学过程,要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前提,适当地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毕竟,体育教师是知识与学生之间不可或缺的传输媒介。体育教师应加深对体育教材的研究,创建新型的教学环境,不要忽视学生的合理要求与兴趣,提倡学生的自我反省与相互评价,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中体验学生的乐趣、成功的满足、以利于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发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建立有利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最后,建立良好和谐的体育文化环境。众所周知,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一天几乎1/3的时间均是在学校度过的,那么这就要求学校应创造和谐的体育文化环境,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环境主要包括:各个运动场馆的建设,可以把与场馆相关的体育明星及英雄事迹贴在墙壁上,注重场馆里器材的人性化建设,能够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上好每一节课;校园中应是环境整洁,到处是一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应在校园内进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的评比,把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以板报的形式放入宣传栏,可以使学生在上下课的途中,都能得到精神上的洗礼与鼓舞,在无形中就能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校各场馆的实用性,同时还要注意施教过程的艺术性,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艺术气息。教学艺术能促使学生产生“美”的共鸣,并通过美的教育净化学生复杂的心灵,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操[4]。

2.3 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彰显人文光辉

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出色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那就是要构建“以人文本”的现代教育观,此教育观的着眼点立足于塑造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怀学生、容忍学生的缺点、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等。大力提倡鼓励学生的创造才能和成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理想、意志力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真正的懂得自己来到学校的真正目的,做好知识储备,完善人格发展,练就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一个德才兼备的崭新形象迈向自己的美好人生。

因此,此文认为体育教师要用“以人为本”的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来丰富自己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改善学生生存与学习状态,这是现代社会富于体育教师的新责任,也是建立进步、健康的师生关系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美好品德的未来一代的需要。提倡营造和谐、平等、友爱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更深层次的跟学生交流、接近,让师生的关系更紧密、更密切、更和谐。

再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实际意义,真正体会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对增进身心健康的好处,归根结底,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塑造其良好的人格品质。

3 结论

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国人携手共创和谐的社会”,社会上更是滋生很多不良因素,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是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为此,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育者理应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为社会培养一批批合格优秀的接班人,应不遗余力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更要让“人文精神”的教育光辉永驻学生心中。

[1]张德勤.凸显体育精髓,张扬人格魅力—体育教师素养管见[J].教学研究,2006,(1):140-141.

[2]张晓东.浅谈教师形象在体育中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26-127.

[3]周正,戴平.新时期高校体育形象浅论[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4):132-133.

[4]胡向红.试论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与教学的关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42-143.

[5]苏振新,等.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50-51.

[6]肖熙然,戴维红.论体育教学的艺术性[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3):111-11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体育教师体育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