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专业开设舞蹈绘图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2011-01-30 08:11孙鹏飞
关键词:绘图舞蹈绘画

邵 强,孙鹏飞

(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一、舞蹈绘图的定义

什么是“绘图”?绘图就是“绘制图样或地图”[1]。绘图多与工程绘图、设计绘图、平面绘图等实用性制图相联系,绘图也应包括区别于绘画艺术的人体简图,如单线条人体动作简笔画(或称动作速画法)等。“舞蹈绘图”是笔者参考“体育绘图”基本概念,结合绘图在舞蹈艺术动作造型和舞蹈构图(场记图)中应用功能,突出舞蹈专业的学科特点,充实舞蹈专业学科结构,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名称。舞蹈绘图是以经过提炼的简单线条和符号为基本要素,再现舞蹈动作形态的一种简图,包括舞蹈构图。概括来讲就是舞蹈人体动作简笔画及舞蹈构图画法的总称。我国明代的《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等古舞谱,当代的“定位法舞谱”、“新舞谱”、“动作速画法”及国外的“贝奈许记舞谱”、“色腾动作速记法”、“拉班舞谱”等都应属于舞蹈绘图的范畴。舞蹈绘图课程任务是以舞蹈为对象,以绘画技能为基础,以简捷线条和符号为基本要素,针对舞蹈动作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依据绘画的部分理论知识和技能,用高度概括的图示语言简练、清晰、准确地阐述舞蹈动作的结构形态,用简单的线条再现千变万化的舞姿(图1)。

图1 舞蹈绘图不同表现方法(参照韩桂兰的单线条人体动作简笔画、赵幼珍等儿童舞教程插图及笔者绘制舞蹈图

舞蹈绘图的本质特征是实用性制图,主要作为舞蹈专业工作者的学习、积累、传授、研究、创作的工具和手段。但是,舞蹈绘图又具有绘画的基本特征,描绘的对象又是舞蹈艺术造型,所以,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舞蹈绘图特别与绘画艺术中的速写有更多的相同点:速写指在短时间内,以极简练概括的笔法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对象的主要特征、总体印象、主要感受记录下来。简言之,速写就是快速地描写,或称为简洁的描写(图2)。速写是最轻便、最迅速的艺术表现形式,观察生活,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探索表现语言,积累各种形象资料,记录瞬间灵感,记录生活中某种特殊感受,为创作的构思、孕育奠定了一定基础。速写的积累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储存,它们是创作的资料库。此外,一幅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幅艺术品,对作品的理解,不能以花的时间长短,制作的精细来论,因为,作品中同样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和智慧[2]。舞蹈绘图是快速、简捷的舞蹈造型记录手段,也是观察生活,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探索舞蹈动作语言,积累不同舞蹈造型资料,记录瞬间灵感,记录生活中某种特殊感受,为舞蹈创编的构思、孕育奠定一定基础。舞蹈绘图的积累同样是舞蹈艺术的储存,是舞蹈编创的资料库。当熟练掌握舞蹈绘图方法,并较好地运用速写的表现方法,舞蹈绘图也可与速写作品一样,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其艺术性一是表现在准确的舞蹈动作形态美;二是单纯、简练的线条曲线美;三是表现方法的高度概括美。(图3)舞蹈绘图和速写都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创作的纽带,是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的桥梁。

图2 李克瑜舞蹈速写

图3 李克瑜舞蹈速写《灯舞》及绘图(笔者绘制)对比图

舞蹈绘图与绘画(包括速写)又存在本质的区别,绘画是指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基本手段在纸、布、木板、墙壁等平面材料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在视觉上感受到各种不同物体所具有的特质)、量感(在视觉上感受到不同物体所具有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快慢、静止和运动等量变的感觉),造成视觉上可以感受的空间艺术形象[3]。舞蹈绘图的基础画法是以最简单的线条,表现舞蹈动作结构,特别是四肢均以单线条表示(图4),是一种抽象的造型语言。为适当增加绘图的艺术表现力,可在舞蹈绘图的改进画法(即双线图)中,对线条作一些补偿,特别是增加一些说明透视关系的线,就会表现出躯干的形态和体积感,同时,再施以装饰线,表现出舞蹈人体的体积、服饰的质感和总体的量感。(图5)

舞蹈绘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作为造型艺术,学习绘画的核心是准确把握表现物象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体积感、质感、量感的表现方法,其目的是将客观的物象在人眼中的投影,真实地描绘出来(如图3和图4中的舞蹈速写)。这种绘画能力的学习与掌握,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系统、专业的学习训练过程,方可掌握。而舞蹈绘图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舞蹈动作结构的表现方法,在基本掌握人体比例、人体透视等知识基础上,如何运用几根线条来表现舞蹈人体的方法。在学习内容和难度上,大大低于绘画的学习要求。充分体现了舞蹈绘图作为实用性制图的工具和手段功能(如图3和图4中的绘图对比图)。

二、舞蹈图形(绘画、绘图)是舞蹈传承发展的主要手段

绘画和绘图在表现手法上虽有不同,但在一定概念上可统称为“图形”,它们与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不解之缘。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常常引用《尚书·益稷》中的一些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等,相当准确地勾画出原始舞蹈的形态:人们有轻有重地敲打着比较簿的石器,合着尚未进化成的乐器——磬的敲石声,跳起模拟各种鸟兽的舞蹈。我国民族学、文物考古学专家,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深山密林处,陆续发现(可能距今已有三千年以上)崖画共十一处。画面上,有村落及狩猎、战争、舞蹈等场面。引人注目的是有许多头戴羽饰的人物形象,他们或一臂高举,一臂曲垂,叉腿而立,姿态挺拔粗犷。另外还有些身披羽帔的人形,双臂平展,或两膝朝外,作半蹲姿;或两腿伸直叉开站立,有如振翅欲飞的鸟儿。这些富于舞蹈感的形象,很像是一些模拟飞鸟的舞蹈。还有五人举臂围圈作舞的图像。在花山崖画中,有一部分明显的是“舞蹈者”的人物形象。他们排列整齐,动作一致,人群中有腰挂环形刀,张臂向上,作半蹲次,头戴饰物(可能是鸟羽),形体较大的人物,这形象很可能是氏族首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庙背山(又叫仙山)那个头上插着长长翎羽的人形和三角岩上那个双腿作大幅度叉开、展臂翘掌、头戴饰物的人形,姿态雄健,动感强烈,具有舞蹈感。最引人注目的是舞蹈纹陶盆上带有尾饿的舞人。这个距今约五千年前的陶盆,是在青海大通县出土的。它真实地记录了拳石器时代先民们舞蹈活动的情景:人们手牵着手,正朝着同一方向,整齐地踏舞。头上的饰物,身后的尾饰,都向不同方向斜垂。这实际上表现了一种“扭”的动势。因为只有头部与身体在扭动,头饰与尾饰才会向不同方向甩动。青海是古羌人居住的地方,据戴爱莲先生调查,至今羌族的民族民间舞蹈中,仍保存了拧身扭摆的动律。围绕盆口内壁画了三组舞蹈,每组五人,中间用竖弧形线条相隔。这可能是画面处理的需要,实际生活中的舞蹈,可能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转成一个大圆圈,相互拉手跳舞。这种“连臂踏歌”的民间歌舞形式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十分普遍地在中外许多民族中传承。(图6)这些具体生动的原始舞蹈图像记录,进一步印证了古籍《尚书·益稷》中“百兽率舞”、“凤凰来仪”的文字记载。现今的民间传统舞蹈,部分地保存了形同于崖画和文物留下的原始舞蹈的遗风[4]4-9。

图6 我国原始社会岩画及图案(引自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插图)

图7 我国古代舞蹈图形(引自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插图)

图8 明代朱载堉制作的古舞谱(引自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插图)

在我国古代,商周铜器上的微号铭文、战国燕乐渔攻战纹壶图案、汉代骆驼载乐画像砖、南北朝乐舞画像砖、陕西西安唐代乐舞壁画、河北禹县的宋代乐舞壁画、西夏安西榆林3窟舞蹈菩萨、明代宪宗元宵行乐图、清代天津皇会《狮子舞》与《花鼓舞》图(图7)等图案造型见证了中国舞蹈的发展历史。特别指出的是,以图谱形式传承舞蹈的代表人物,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朱载堉(1536—1611),他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自己对古舞的理解、想象,作了一些拟古舞谱,如《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等。此记谱法,影响深远,被后人所效法,清代一些记载祭孔乐舞的书就是采用朱载堉记录舞蹈动作的方法来编写、绘制的(图8)。朱载堉编制的拟古舞谱,完整地保存在《乐律全书》中,是流传至今兼具文字、歌词、音乐与舞姿、场记图的最早的舞谱,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他的舞谱内容完备,有舞名、舞姿及调度场记图,有歌词、有曲调名,有些还附有古曲谱,有内容丰富的文字说明,表达了作者的乐舞思想、创作意图;还有舞蹈术语,这些术语,有些是沿用前代的,如招、摇、送等,就是唐代敦煌舞谱残卷中的舞蹈术语,有些是朱载堉舞谱中特有的,如上转、下转、内转、外转及折旋、转周执、转过执、转留势、伏睹势、仰瞻势、回顾势等等。特别是朱载堉舞谱中的舞图,十分精确、清晰,舞姿动作的变化,队形的走向移动,交代的十分清楚,在四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可以依图排舞,这些舞蹈的动作及队形虽都比较简单,但朱载堉舞谱的准确性及精密度是令人惊叹的[4]316-318。在国外有一种用线条、符号或图文来记录舞蹈的动作和方位变化的舞谱有“贝奈许记舞谱”、“色腾动作速记法”、“拉班舞谱”等,我国当代有“定位法舞谱”、“新舞谱”、“动作速画法”等。以上说明,舞蹈是一种时间性、空间性的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动态的造型艺术。表演一结束——动作的终止,意味着舞蹈的消失和不复存在[5]45-46。自古以来,人们为了把舞蹈继承保留下来,除使用文字(包括舞蹈动作术语)外,各种舞蹈绘画图形(包括舞谱)对舞蹈生存、保留与发展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

三、绘图是舞蹈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绘图的学习,可以了解掌握一些绘画艺术的基本常识,进而提高舞蹈艺术的绘画艺术的素养。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需要多方面条件要求。社会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乃至从事某种艺术创作所用的特殊工具等,都是创作赖以实现和发展的条件。我国的艺术理论把艺术创作的动因归为艺术家表达心志、抒发感情的需要,畅神、娱乐的需要,以及经世致用的需要,因此尤为重视艺术家的个体条件。品格高尚,学识渊博,游历广泛,是艺术创作的条件,但并不是所有具备了这些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还必须有艺术才华和技艺,才能“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并把思想情感炼铸成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沧浪诗话·诗辩》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别材”,就是指诗才,艺术才华。“才”,是优秀艺术家特有的禀赋。有些作品之所以平庸,原因之一即由于创作者缺乏才气。所谓“艺”,指的是艺术创作的技巧,技艺。苏轼说:“有道而不世,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如果没有熟练的掌握所要运用的某种门类艺术的特殊的表现技巧,那么,尽管有炽热的感情和新奇的的立意,却写不成曲。技艺里面包括技法。技法是指艺术技巧中比较习见常用的、相对稳定的、可以摹仿传授的手段和方法。我国的种类艺术虽然有各自的艺术特性艺术要求,但彼此又有相通性和共同性。某一门类的艺术的创作常常能从另一类艺术的创作中得到启发。因此杰出的艺术不仅是精通自己所擅长的艺术的技艺,而且也要熟悉和掌握其他艺术的技艺[6]。

作为舞蹈艺术家,应该具备丰富舞蹈表情能力的身体素质,掌握舞蹈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历史发展常识的舞蹈文化素养,有较高文学和各种艺术的修养,要积累和储备生活知识的能力等四个基本素质能力[5]24。在这四项素质能力方面,艺术修养主要指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方面的修养;积累和储备生活知识能力也应包括运用绘图积累舞蹈素材的一种技艺能力。例如,日本舞蹈艺术家江口隆哉在研究探索现代舞的人体动作时,以手中的铅笔为手段,对人体各部位、各关节的动作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仅单手单足,脚不离地就有两三千种动作,如果再加上膝、脚、躯体、头、腕等动作,其结果不可想象。得出了“人体的动作是无限的”这一结论,“不仅意味着对动作世界的征服,而且还意味着它的思维方式对创作新式舞蹈的巨大作用[7]。

图9 舞剧《丝路花雨》舞蹈绘图(笔者绘制)

敦煌石窟是蕴藏着我国舞乐资料极为丰富的艺术宝库。多少年来,有许多艺术家曾从这座宝库中寻觅灵感、汲取营养,创造出精妙感人的传世之作。《飞天》是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先生根据敦煌石窟中的艺术形象创造出来的双人舞。戴爱莲先生1945年从西方回国后,住在画家张大千家里,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敦煌舞姿,并喜爱上了唐代的“飞天”,她发挥绘画艺术的才能,曾把飞天的舞姿一个个画出来,朝夕揣摩,她还虚心求教于美术家常沙娜,终于创造出《飞天》这一中国所独有的敦煌舞姿,成为一朵东方艺术奇葩。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活动中引人注目,成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全国性演出活动的华彩篇章,为民族舞剧艺术的复兴和发展,开拓了新的前景。该剧的突出艺术贡献,就是“复活”了敦煌壁画的舞蹈形象,创造了一种“敦煌舞”的舞种(图9)。舞剧编导们经过长期对敦煌绘画艺术的深入观察研究、学习临摹,不仅掌握了壁画上的舞姿特色,而且研究出为敦煌舞特有的“S”形曲线运动规律,并运用中国古典舞蹈的节奏韵律,把静止的姿态和与其风格统一的动作过程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舞蹈运动和造型体系,用以展现剧情、塑造人物。《丝路花雨》之所以获得如此成功,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来源于敦煌绘画艺术、发展了敦煌绘画艺术、光大了敦煌绘画艺术。博大宏丰的敦煌绘画艺术给予了《丝路花雨》的编导们以强烈的艺术创作冲动和丰富的取之不尽的艺术营养[5]94-95。

四、舞蹈绘图是开展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关于审美素质教育,(简称美育),有不同的看法,很难有定论。但一般的来说,美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也不同于专门传授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育,更不同于崇奉虚幻的神灵的宗教信仰。它是培养人们感觉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具有形象性表现。美的事物和形态总是具有具体而鲜明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形象也就没有美。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乐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具体的形象才能引发人对美的感觉、联想等等,也只是具体形象的多次反复而已。在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够领略到它的美。例如,散文中的诗情画意,小说中的动人情节和人物的鲜明性格,绘画中的绚丽色彩和精巧构图,雕塑中的形神逼真和力的体现,音乐中的优美旋律和欢快节奏,舞蹈中的轻盈洒脱和灵活飞动,戏剧中的冲突叠起和妙趣横生等等,都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舞蹈绘图虽然不是完整的艺术形式,但它具有绘画艺术的基本元素,即绘画艺术的直观性,就是具体生动性和直接可感性,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并进而产生联想或想象。二是协调性,具有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以部分绘画艺术形式表现舞蹈的真实内容,使形式与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说舞蹈绘图亦有人体形态美、线条曲线美、舞姿抽象美等较高的审美价值。

审美教育不只是培养人观察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通过舞蹈绘图的学习,同样能够达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高雅的审美情趣,能够培养、丰富、完美人的高尚情操,更能激发人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诉诸理智,它对事物的认识不增不减。而艺术诉诸感觉,引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作为一个舞蹈工作者,在对舞蹈绘图美的感受中,就会发挥想象的力量,对所掌握的舞蹈知识、技能进行完善、补充,甚至引发出新的创造灵感。但是,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技能技巧,那就会在美的艺术的创造中,产生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艺术构思和艺术成果之间的矛盾,出现眼高手低,心手异离的窘况。在审美创造过程中,人们观念中形成的美妙的构思、蓝图,还是属于认识性的东西,还必须自觉地运用技能技巧,进行实际创造,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才算完成了预定的任务。技能技巧的运用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完成美的创造的一种实际能力,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舞蹈绘图也正是舞蹈创作中极为有利的技能技巧之一。舞蹈专业学生应具备舞蹈艺术的审美感受力,这种感觉力不仅限于舞蹈本身审美感受,还能够在文学艺术对舞蹈的生动文字描述中,感受舞蹈的艺术美;也应能够在绘画艺术对舞蹈的静止视觉形象的描绘中,在飞舞流动的舞姿中去把握最精彩的瞬间,感受舞蹈的艺术美。正如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又说:“在艺术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在任何人一任何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9]。

五、舞蹈绘图是舞蹈专业学习的得力助手

人们把舞蹈解释为一种运动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动作造型。所有舞蹈都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独特的动作造型和独有的舞蹈方式,如跳芭蕾就要遵照芭蕾的动作模式,并掌握规范的芭蕾舞艺术的一切要领。在动作造型的学习方法中,西方的芭蕾艺术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掌握动作造型的要领,最后组成一个成型作品。而东方舞蹈艺术则是先学习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作品,再逐步加大学习难度、深度,在作品的学习中得到提高。这两种学习方法都依存于动作造型之中,动作造型就是舞蹈艺术的造型[7],动作造型就是舞蹈的生命和灵魂。动作造型正舞蹈绘图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在动作造型的学习过程,通过舞蹈绘图对动作造型的描绘,特别是严格规范的芭蕾舞动作的准确描绘,突出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相融性特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静态动作造型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六、舞蹈绘图是舞蹈教材等书面传授的主要方法之一

舞蹈教材、资料在传授舞蹈内容时,舞蹈动作图示是必不可少的。在很多教材中,都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如照片、绘画、绘图等。各种方法的特点是:照片的图示效果较好,动作真实,但印制成本较高,对印刷纸张有较高要求,而且在拍摄照片时,对动作的选择、背景的安排等要求较高,否则,难以达到应有图示效果;绘画插图的动作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比绘图好一些,但对绘画者的绘画技能和对舞蹈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绘画插图必须在准确表现人体基本形态(如准确的面部方向、眼神,正确的身体各部位形态结构、比例等)基础上,更要深刻把握舞蹈动作的形态基本规律,否则,便失去了绘画插图的图示作用和艺术效果;绘图插图在动作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方面虽然不及上述两种方法,但它对舞蹈动作造型的高度概括性,同样能够形象的准确表达舞蹈动作的基本结构和形态,而且编书成本低,效率高。对于熟练掌握舞蹈绘图的舞蹈表演或舞蹈教学专业人员,就能够自己绘制舞蹈教材和教学资料插图,使图示更能准确表达编写人员的思想和意图。例如,由赵幼珍等主编的《儿童舞教程》在舞蹈动作名称、动作形态表述、动作节拍和舞曲基础上,较好的运用了舞蹈绘图(包括场记图)作为教程插图。

目前,经过笔者的广泛查询和资料搜集,在我国设有舞蹈专业的院校中,至今还没有开设舞蹈绘图课程,舞蹈绘图方面的教材讲义及相关的资料也极少。以上说明舞蹈绘图课程教育在舞蹈专业院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从上述理论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舞蹈绘图与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不解之缘,它生根于舞蹈艺术,并服务于舞蹈艺术。虽然现代化电子媒体手段在舞蹈事业发展中成为舞蹈传承和记载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但它取代不了舞蹈绘图的便捷性优势,取代不了舞蹈创编过程中的绘图构思,取代不了舞蹈艺术人才的对综合艺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指出的是,舞蹈绘图的学习不同绘画的学习,在学习内容和掌握难度上,大大低于绘画的学习要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初步掌握舞蹈绘图的基本方法,特别适合没有绘画基础的舞蹈专业学生和人士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舞蹈专业中开设舞蹈绘图对于舞蹈艺术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对于充实舞蹈专业学科结构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566.

[2]刘曙光.速写[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3]周之骐.美术百科大辞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3:112.

[4]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隆荫培.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6]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54.

[7]江口隆哉.舞蹈创编法[M].金伙,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6-7.

[8]舒达.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483-539.

[9]体育院校成教协作组教材编写小组.体育绘图[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10]韩桂兰.单线条人体动作简笔画[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0.

[11]王倩.舞蹈教程ABC[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李永红.体育与美术融合出新[J].体育文化导刊,2004(7).

[13]李桂玲.实用体育绘图[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14]何敬东,李永红.体育绘图学科的形成及结构体系的构思[J].山东体育科技,2000.

[15]那菊华,杨鹏.体育绘图技能在教学中的运用[J].潍坊教学学院学报,1999(12).

[16]李珍.中国古典舞教材新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17]赵幼珍,等.儿童舞教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绘图舞蹈绘画
编辑部故事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垂涎三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绘图机器人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