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一主任医师针灸治疗疑难病验案二则

2011-02-10 12:02周舒心路一指导
中医药信息 2011年5期
关键词:气海印堂关元

周舒心,路一 (指导)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200;2.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路一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在诊治疑难病方面颇具特色。笔者有幸受教于路一主任医师门下,得闻老师之言传身教,现举其临床治验二则,介绍如下。

1 验案一

陈某某,女,50岁,素有哮喘病史,步行时经常不慎摔倒,偶感无力,未予以重视。10年前再发哮喘,于当地医院就诊,予激素静滴、口服补钾等对症治疗半月后,哮喘症状缓解,停止用药后出现走路无力,甚至吞咽困难。诊断为激素性肌病,未予正规治疗。7年前全身无力症状加重,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以走路无力,尿失禁为主症,严重影响生活。曾予新斯的明及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就诊时患者下肢软弱无力,步行需人搀扶,声音低微,眼睑略微下垂,面色萎黄,苔薄白,脉沉。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学中“痿证”范畴,脾主肌肉,脾肾阳虚,筋肉失养,久病则气血两虚,经络阻滞,筋脉功能失调,治当补益脾胃,温肾助阳,益气养血。予针灸治疗:取穴足三里、百会、印堂、太阳、太溪、合谷、曲池、梁丘、气穴、三阴交,所有穴位每日针刺1次,留针0.5h,予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留针时在印堂、太阳、百会三穴艾条温和灸,每穴10min,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起针后,取其中3~4穴予硝酸叶仙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每穴0.5ml,隔日1次。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20天后,患者诉下肢无力有所改善,停穴位注射治疗,加关元,气海,水泉,继续每天1次针灸治疗。百会、印堂温补阳气,通经活络,灸百会以提升阳气,加以温灸气海,关元,补气固本;任督二脉,分属阳脉之海,阴脉之海,调和阴阳;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导致肌肉、清窍失养,三阴交属脾经,为足三阴之会,可健脾,补益肝肾,以强筋壮骨起痿。阳明经多气多血,“治痿独取阳明”,取足三里,可补益脾胃,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脾胃两经互为表里,两穴相配,补后天之本,扶正补虚。水泉,太溪两穴合用,补肾固涩,配以三阴交调肝脾肾气机。

治疗2月后疗效显著,步行无力与尿失禁症状明显缓解,能独立行走0.5h,步行上楼亦无需人搀扶,后改每周针刺1~2次,坚持针灸治疗1年,未予其他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未再发。

2 验案二

姜某某,女,40岁,素有痛经病史,未予以重视,10年前夜间突发腹痛,休息后腹痛未缓解,3天后予当地医院就诊,B超示巧克力囊肿,手术治疗,术后月经正常,无痛经。8年前无明显原因下出现痛经,一直坚持中药治疗,症状好转。2年前停服中药后,再发夜间剧烈腹痛,诊断为盆腔炎,长期予抗生素治疗,体质明显下降,症状无好转,1年前经诊断为粘连性腹痛,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半年前再发左侧腹痛,症状一直未好转。就诊时面色萎黄,四肢乏力,声低气怯,胃纳差,苔薄白,脉沉细。

数次腹腔手术后至肠管腹腔内膜粘连,瘀血阻滞,肠道气机不利,升降失调,气血闭塞,不通则痛。予针灸治疗,针具采用美容针灸针,型号0.18mm×25mm,取穴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以上穴位直刺得气后,予小幅度捻转补法行针数次后留针,不予电针治疗。并予左侧归来穴处三针围刺,避开腹腔镜创口。期间予TDP治疗仪照射腹部。中脘为胃之募穴,与脾相表里,胃为水谷之海,关元为小肠募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病治阴”,治六腑病多取募穴。中脘,下脘两穴相配,理中焦,调升降,再加以气海,关元,此四穴相配,以后天养先天,引气归元。足三里补后天之本,调畅胃肠气机,提高人体免疫力。

治疗半月后腹痛明显减轻,坚持治疗1月后完全好转,后改每周针刺3次,坚持治疗至今,未再发。

猜你喜欢
气海印堂关元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自我按摩治疗前列腺病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球迷·缪印堂荐评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
牛年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