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

2011-02-21 10:08周景贵
中外医疗 2011年16期
关键词:骶髂针刀脂肪组织

周景贵

(吉林省柳河县中医院 吉林柳河 135300)

针刀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

周景贵

(吉林省柳河县中医院 吉林柳河 135300)

骶髂筋膜脂肪疝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过去对此病有所忽视。有的外科学上并没有提及,临床上常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臀上神经痛等。我们在门诊使用小针刀为患者做闭式手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小针刀 封闭式手术 骶髂筋膜脂肪疝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6例,2例双侧,共行闭式手术28次,女性20例,男性6例。年龄35~62岁。病期2个月~3年。

治疗结果:优19例,良7例。观察6个月~2年。其中3例做过手术。

2 针刀选型

针刀施术,体现了损伤小,疗效高的特点。选用I型2号针刀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能有效地切开筋膜,松解粘连,切断疝出的脂肪蒂,解除疼痛。

3 临床中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多数病人在弯腰劳动或扭动腰部时引起疼痛。同侧的臀部及大腿也有疼痛。特别在剧烈活动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在俯卧位检查时与骶髂关节后方凹陷处即在髂后上棘上方偏内侧可触到结节,蚕豆大的疼痛性肿物,单个或数个不等,触之质地柔软、有弹性、有一定的活动度。表面皮肤色泽无异常。这也是诊断此病的首要依据。同时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膝、跟腱反射无异常。全部病例均行腰椎正侧位X光线片,其中10例有腰椎退行性变,8例做过腰椎CT检查,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字试验阴性。

4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臀部略垫高。术者位于患侧首先定好位置。即触到肿物,找准中心,而后利用抽吸好的1%利多卡因5mg的针头外5、7点部刺入并可探刺,如遇到剧痛时,即可将麻药注入,疼痛迅即消失时,说明针头的位置在神经束处。此时针头可呆在原地不动以做手术切割剥离时的标记。针刀从肿物基底外缘或局麻进针点刺入,直刺针头方向,利用针刀在手上的感觉进行切割和剥离。其目的就是切断部分筋膜和脂肪组织,剥离疝出组织周围的粘连,并且扩大疝孔,解除受压迫的神经和血管。感觉切开松解后便可拔出针头和针刀,无需缝合,用无菌纱布包扎。手术2、3min即可结束。

5 讨论

骶髂筋膜脂肪疝的发病机理是由于骶髂筋膜在骶髂关节的后方较为薄弱。而且从该处有臀上神经的分支从该处穿出。形成固有孔隙。其深面有较丰富的脂肪组织,当极度弯腰活动活臀部肌肉强烈收缩时骶髂筋膜下的脂肪组织受挤压,便从固有孔隙或筋膜撕裂处疝出。形成脂肪疝。疝出的脂肪组织挤压神经引起疼痛。而疝出的组织受到挤压、摩擦、与周围组织粘连无法还纳。

本病可以按摩、理疗、中西药物等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持久。因此还是以手术治疗为好,从报道看,不论开放还是闭合手术疗效都非常满意。朱汉章《小针刀疗法》提出开放手术治愈率96.6%,闭合手术治愈率86.1%。但闭合手术更具有优越性,方法简单、痛苦小、恢复快、创伤小和感染机会少等特点。

我们在做针刀闭式手术时参考了朱汉章老师的经验和外科手术术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没有无效者。所有病人都恢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活动都无影响。而且未发现感染和感觉障碍。临床上,对疝孔的处理虽有缝合和扩大2种方法,但将其扩大后疝不再复发。而且对疝出的脂肪组织也无需广泛彻底的清除。本病好发于中年肥胖妇女,这显然与筋膜下脂肪组织堆积过多有关。

R686

A

1674-0742(2011)06(a)-0085-01

2010-12-09

猜你喜欢
骶髂针刀脂肪组织
腰痛也可能是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发生机制
苦瓜降低脂肪组织炎性改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