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高顺差”思路谋变

2011-03-09 02:41成万牍
产权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顺差贸易顺差贸易逆差

□ 成万牍

(农行淮安市分行, 江苏淮安 223005)

我国外贸“高顺差”思路谋变

□ 成万牍

(农行淮安市分行, 江苏淮安 223005)

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为我国6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尽管有观点认为,季度贸易逆差是个“意外”: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原油、铁矿石等中国主要进口商品进口额出现明显增长。但对一季度外贸数据发出的积极信号不可视而不见:国内长期以来的“奖出限入”外贸思路已出现根本性调整,我国外贸进出口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稳定进出口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仍然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

1 六年首现季度贸易逆差

作为陆续发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中最先披露的关键数据,一季度我国出口3996.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增长32.6%。外贸进出口6年来首现季度逆差。而去年一季度顺差139.1亿美元。

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国进口值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4000亿美元,比去年四季度增长5.1%。进口的强劲增长,导致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继2003年和2004年一季度之后再次出现贸易逆差。3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环比较2月份大幅增长51.4%,其中出口环比增长57.3%;进口环比增长46%。尽管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和日本地震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会产生短期的影响,但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复苏形势正在带动我国外贸发展。预计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将保持目前增速。

长期以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其强劲增长不仅形成巨大的贸易顺差,也带来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外汇储备达2.8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在长期的出口导向战略下以及惯性的贸易顺差面前,单月甚至季度贸易逆差的出现,立刻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希望从中捕捉到这种变化所释放的某种信号,以及可能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2 贸易逆差尚难成为趋势

然而,人们更关心的是,贸易逆差是否会成为趋势?今年外贸出口形势是喜是忧?

随着主要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持续好转,未来中国整体外贸环境将会逐步优化。近期公布的OECD国家1月份综合领先指数(CLI)继续小幅上升,表明发达国家经济加快复苏。而贸易逆差转为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状况明显好转。二季度顺差将有可能回升。

年初第一季度一般是对外出口较弱的时期,第二季度对外出口状况会逐渐好转,预计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在3月大幅回升情况下可能会趋稳。尽管外部世界经济总体环境趋好,尤其是我国主要出口目的地美国、法德等欧盟核心成员国经济复苏态势较好,从中国进口的需求会有所上升,但同时考虑到欧元区加息可能会引发欧债危机二次抬头,出口同比增速趋稳的可能性较大。不过,未来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或将持续高企,加息等货币紧缩政策仍将持续。如印度央行3月17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6.75%,这是该国自去年3月以来第8次加息。如果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紧缩持续加深,那么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环境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振荡上行。IMF3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进一步上升至198.95,已接近2008年的历史高点,其中原油指数则从2月份的184.1飙升至204.42。以美元计价的布伦特、迪拜与西得克萨斯等地原油均价也从2月份的97.73美元/每桶上升至108.65美元/每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的进口成本。

因此,国际不确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国内各种成本推动等因素都使今年出口增幅可能下降。预计2011年中国出口增长11.9%,进口增长27%。出口明显放缓,进口仍然维持较快增长,贸易顺差将迅速下降。尽管当前出现的贸易逆差现象难以持续,未来贸易顺差还会回升,但其中却传递出“贸易平衡”的趋向——贸易顺差增幅将会不断收窄,对外贸易逐步趋向平衡,中国经济高额顺差的时期已成过去。

3 利于减少国际贸易纠纷

季度贸易逆差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有人发出疑问:这是否为中国经济敲响一记警钟,“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动力正在减弱?也有分析人士据此判断,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将为负,并预测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不太乐观,甚至有出现滞胀的风险。

多年来,片面追求贸易顺差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大量外汇占款形成了对基础货币的巨大需求。这被认为是货币过度发行并造成当前通胀压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当前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贸易顺差不断收窄的趋势,一方面能够有助于缓解国际贸易纠纷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从根本上遏制通胀的形成和扩大。换言之,按照今年我国“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外贸政策,贸易逆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国际贸易纠纷,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某些国家认为中国操纵汇率的说法也不攻自破。当前我国人民币币值是合适的,我国并不刻意追求外贸顺差。海关分析表明,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是一季度我国出现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在进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进口均价普遍出现明显回升。一季度我国进口的增长速度比出口高6个百分点,我国促进贸易平衡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正如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所说,中国外贸结构的调整要通过增加进口,特别是努力扩大从主要贸易顺差国的进口来调整。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结构性调整,贸易逆差的出现未必是坏事。

4 中国外贸更加“重视进口”

4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时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当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在“入世十年”论坛中提到,中国要做到两个并重——“进口与出口并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我国在保持现有出口和外资状况的同时,将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

长期追求贸易顺差的出口导向型战略,致使我国大量货币被动发行,成为当前国内高通胀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10年,我国政府扭转了贸易发展战略,制定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平衡发展策略。“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条款,也暗示中国已经放弃了“奖出限进”的老思路,外贸政策正在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将更加侧重于进口。此次贸易逆差基本体现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指向,体现了我国贸易平衡的格局正在动态平衡中逐渐改善。

贸易逆差基本反映了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从过去单纯鼓励出口到鼓励进口、出口同时并重。现在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资本项目和一些高新技术,有效弥补我国资源产品的不足,进口先进设备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改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同时,进口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此外,增加进口也能帮助中国削减巨额外汇储备,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另外,老百姓富起来了,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对此,政府可以降低关税,使老百姓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

5 着力提升外贸质量效益

而进口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口价格过快上涨,对原材料价格具有传导作用,不仅直接提高了终端消费品价格,加大了居民支出成本,也给以进口能源、进口原材料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企业造成生产成本加大压力,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其结果有可能使我国出口企业依靠低成本获得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受到削弱,从而给整个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带来不良的连锁反应。

实际上,随着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以及制造业向越南等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国家的转移,我国在低端制造和加工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正明显下降。如果不能加快制造业升级,实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长期以来的出口优势将会减弱。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从根本上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铁矿石、原油、粮食等国际大宗交易商品进口均价延续高位,我国“用工荒”、“涨薪潮”、产业转移也将成为长期趋势,我国需要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从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环境等要素驱动阶段,转变到规模和创新驱动阶段。

从薪水方面说,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在浙江上升了60%,在珠三角地区上升了30%到50%,“涨薪潮”可能成为一个长期趋势。此外,我国其他要素成本也开始持续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短期内不能减缓,这对我国外贸进出口构成了长期的不利因素。我国低成本、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已成明日黄花。外贸进出口结构不调整就面临出局的危险,我国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适度增加非生产性产品的进口、大力增加加快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国外先进设备、技术、人才的进口是我国优化进口结构的方向。同时,我国要加强传统出口项目和新兴产业的出口力度,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跨境服务能力。

温家宝近日在浙江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时强调,今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据悉,商务部将在4月份召开扩大进口的有关会议,研究扩大进口的有关政策。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将是我国一揽子“促进口”政策的三个方向。■

猜你喜欢
顺差贸易顺差贸易逆差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双双保持顺差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