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图书馆艺术类文献的管理与服务探析

2011-04-03 12:22黄祖彬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艺术类出版物文献

雷 芳,黄祖彬

(广西南宁地区教育学院,530001)

图书馆是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的基础是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灵活的服务手段。要搞好服务,必须清楚文献信息的特点,根据文献特点和学生、教职员工的需求,采取最有效的收集、整理、保存、服务措施,以达到服务质量的最优化。本文以艺术类文献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文献,以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

1 艺术文献的特点

艺术文献指记录有艺术作品及艺术各门类知识的一切载体。它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如古代以龟甲、兽骨为材料的甲骨文;以竹木、布帛为载体的竹简、帛书以及刻有铭文的青铜器等。如今,除了纸的广泛应用外,电子出版物、缩微制品、图文数据库、影视及三维形象绘画等非纸质文献亦普遍出现,多媒化呈现和海量贮存,是这些文献的主要特点。

目前图书馆馆藏资源基本上是上述纸质与非纸质文献。这些文献是学校教学、科研主要的信息参考源。图书馆在支持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服务中,首先要清楚了解这些信息参考源的特点,才能完善管理和优化服务。

1.1 从内容上看,艺术类文献内容丰富多样

如理论著作以语言文字、图画等为媒介,再现艺术创作者的思想、风格、方法方式、技巧及形成艺术流派代表人物的艺术贡献、历史成就等;造型艺术、音乐、戏剧、曲艺等较多的系原件实物和表演所展示的艺术成果。这些舞台上表演表现的艺术功底和思想的、艺术的感染效果,只有通过现代电子器材才能将它们如实地保留、再现和传播,这些文献给学校教学和科研以及人们欣赏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1.2 从经济角度看,艺术类文献价格一般比较贵

由于文献要真实反映作品本身的艺术原貌,必须保持艺术作品本身的颜色,因此,一方面要有高质量的彩色印刷;另一方面,受视觉的限制,艺术品在出版时须保持一定的比例,所以出版物一般开本比较大。受材料及印刷成本的影响,这些文献价格都定得比较高。由于价格昂贵,图书馆购买时,一方面要务求完备精品;另一方面,复本率保持最低,力争做到以有限的资金提供最大程度的文献满足。

1.3 从装帧形态看,大开本特别多

32开本以下,理论著作居多,画图作品少;彩色多,黑白印刷少;非正式出版物以原画单幅、独页本为主,以汇编选辑形式多幅为主的开本常常较大。

1.4 从载体上看,材质丰富多样

有纸质印刷作品,非纸质的画布、石膏以及光盘、多媒体等。

1.5 出版形式具有多样性

艺术类文献有正式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以及网络出版物。正式出版物如艺术理论史单本书籍、图文并茂的连续出版物、艺术精品选集式的大型汇编,以及单页或页数不多的纯绘画、音乐乐谱、曲艺、音像制品等;非正式出版物比较复杂,有自制自录,下载他人作品和本院校创作作品,如毕业生作品展。还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收集到的民间民族艺术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记录。目前发展的电脑三维动画、造型艺术设计及效果图等,已进入学校教学之中。

1.6 具有民族性和地区性文化底蕴

一所艺术高校会或多或少受到当地文化艺术的影响,培养出来的艺术工作者或以后成长为艺术家群,吸收当地民族文化营养,形成独特的艺术流派。如“漓江画派”就是在广西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积淀和哺育而成的民族文化熏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吸收民族文化营养。经过导师的指点与训练,实地采风,长年累月艰苦不懈地千万遍练习。老师经常以命题、科研课题形式训练学生。课题的完成同时又丰富了学校教学和科研教材。这些文献虽未经过出版社的正式出版,但它与正式出版物有同样的参考价值,其珍贵性有时不亚于正式出版物。

1.7 艺术文献的生命力

艺术类文献不像自然科学文献那样有生命半衰期,而是随时间增长越来越有价值。一份优秀的艺术作品会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层次美感,以及材料选择运用,设计技巧,吸引其他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成熟运用的过程,或寓意或直白或空白,均充分地展现作者思想活动。它们无论是舞台剧演绎或是一幅绘画、书法,或是一具乐器的弹拉、打、敲以及唱腔功夫、肢体语言表述等,都给人难以抹去的韵味。它也是一部名著,无论时代、年龄、性别、经历差异多么大的读者,都能从中悟出思想的、语言的美感和享受,获得潜移化的美育效果。

本系统电源模块主要由12 V蓄电池供电,为整个系统提供两种电源5 V和3.3 V,5 V电源主要为二氧化碳、氧气传感器供电,采用LM2596芯片,使外接电路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增强。3.3 V电源为单片机[6]系统、温湿度传感器、通信模块供电。5 V电源如图3所示。

高校学生的艺术作品还不能说是很成熟的,然而它却记录了学生以及学校这时期的教学成果水平。汇演和汇展是教学成果的最高总结,教师除了教学以外,也经常将自己的教学或科研成果,在校内或者校外展览,展示学校艺术的水准。这些文献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图书馆若不能全部收藏这些作品,至少留下录音、录像等,以保存这一历史。

2 艺术类文献管理

了解艺术类文献的特点,我们就可以为高等院校图书馆设计艺术类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方法,更好地对艺术类文献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

2.1 纸质艺术类文献资料的收藏

外文和部分中文绘画、彩图的出版物,一般价格都不低,在目前各院校经费较紧张的情况下,收集应以单本为主,精选个别复本;对开本比较大的画册、书法作品、乐谱,也照此法收集,保证文献内容全面,以在馆内能查阅到为原则。书法、绘画及其他形式的作品展示之后全部留存图书馆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具有经济价值和成本付出回笼等特性,所以图书馆只能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帮其保存最具代表性、水平较高的作品,以供各届学生和教职工参考。

2.2 音像制品的收藏

不论是从出版社购买的,还是学校自制的教学片、多媒体教学软件、毕业生、研究生或教师作品汇演或展览的录相带、录音带、VCD及其他形式记录学校教学成果的,我们都应加强收集与保存。它们是十分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原始文献资源。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些形式的作品进行收集、整理、保管、使用。音像制品内容的真实性,通过表演者优秀的音质、舞姿、唱腔以及乐器演奏者的行为表现出来,它的特点是落蒂即消失。因此,要求图书馆配备摄影器材和专业人员,保留这一过程,丰富馆藏资源。这些作品具有它独特的存在意义。一是历史性。它标志着学校各个不同时期的教育成果;二是参考性。学生学习、教师科研以及学校教改时参照他人的经验、成果时,本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是最重要的参考源。站在他人成果之基础上,使学生阅读、教师科研以及教学改革等各方面都达到更高水平,这些文献具有开拓其科研视野,有不可多得的参考作用,避免重复前人或与他人的研究,节省时间和精力;三是荣誉性。学生毕业汇报、教师科研成果,都是学校教学科研最高水平的结晶,是学校向世人或同行展示学校办学水平之资本。学校获誉高尚,则众望所归,使学校成为众家长寄以厚望、孩子放心托付之基地。

2.3 剧本与舞台服装的收集

戏剧、舞蹈、演唱、演奏的演出设计与剧本撰写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思想及艺术功底。文学符号表达、肢体表现等,都是编剧和导演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图书馆要在演出前,下到院系、教研室征集。有条件的话,舞台服饰也可以收集与保管并展示参考,如不能获取原件,可摄录下来,同样是一校艺术成果的表现,图书馆对之收集,参考意义非同一般。

2.4 积极参与政府或文艺机构收集地区民族文化、民间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

3 优化艺术类文献读者服务

优化读者服务,应根据艺术类文献的特点和教职工学生的需求设计服务形式,把图书馆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支持者。

3.1 积极采用各种方法,宣传图书馆资源及服务

如书目数据馆内展示并挂上校园网,方便读者异地查询,同时介绍馆藏和推出的服务内容,把图书馆资源搬到读者的身边,支持他们的学习和科研。

3.2 对特殊文献采用特殊服务形式

对于部分价格昂贵的图书和画册、乐谱,图书馆因资源有限,图书馆服务形式应根据情况作出决策,如设样本或贵重书画阅览室,不可外借,但可复印、摄录,方便读者使用。

要求学校增加复制和视频设备,解决音像类文献资源使用问题,方便读者随时调阅或复制。艺术学科学习之特点是长期的模仿和观察砺练,在熟练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参考先进的技艺,提高创作能力,向创新方面发展。除了本校已有资源之外,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较多的经典、不同流派优秀的中外艺术作品,供读者练习参考;国外名校之教学音像片、机读资料也应成为我们收集参考之重点,使学生在世界水平的教学条件下学习,以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学生学习面貌的改观,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就是图书馆人挖掘服务潜力,扩大服务空间,优化服务质量所取得的直接效果。

3.3 树立敏锐的艺术文献捕捉意识

高校读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掌握的艺术信息相当前沿,一般的国内文献或国外文献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图书馆在文献采购调研上,必须征求读者意见,在信息前沿上下功夫。艺术发展是无止境的,文献出版也在不断地追随艺术的发展而发展,高校的教学亦同。支持读者的发展,满足信息需求的前瞻性,是图书馆人的服务职责所在。前沿性文献一般首先发表于报刊上,对报刊的选订就显得十分重要,图书馆必须加强对报刊的研究精选,以最具参考作用的文献供应给读者。

图书馆的发展速度同样推动和影响艺术前沿信息的快速传递。艺术无国界,图书馆参考文献若过于保守或守旧,将落后于时代的进步,更有悖于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员应该比读者更具敏感性,尽量用先进的设备,取得高水平的信息资源,动态化地跟踪世界艺术研究的前沿,尽量发挥图书馆专业能力,将捕捉到的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学校读者群或科研群个性化地推送,随时随地支持教学和科研,做好服务工作。

艺术类文献的严密性和可复制性,对图书馆工作提出较其他类型文献工作更高的要求。文献收集必须严肃认真,如一组曲目、一则舞谱是个完整体,不可缺一丁点,一旦有很细微的散落,缺页或缺角,都不能成为参考资源。它不像数理科学,可以用公式或原理推算出缺失部分,弥补文献缺失之不足,艺术文献,尤其是沉淀几十年、几百乃至上千年的艺术作品,缺失更是不可原谅的。

总之,面对艺术文献的诸多特殊性,摆在全体图书馆员工面前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高等艺术院校有特殊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图书馆同样以其特殊的服务手段,研究设计自己的馆藏和服务。文献出版的内容和载体的特殊性要求图书馆管理必须特事特办,不能完全按其他专业文献的管理模式,要树立科学的服务效率观,使图书馆面向教学第一线,服务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

[1]李 丽.试论新形势下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工作[J].图书馆界,1999,(3).

[2]周建屏.艺术文献检索系统特征[J].苏州丝调工学院学报,1999,(6).

[3]李桂珍,杨丹慧.高校灰色文献的收集与开发[J].辽宁财专学报,2002,(4).

[4]吴媛姣,陈燕鸣.西部高校图书馆对民族传统艺术文献的馆藏管理及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猜你喜欢
艺术类出版物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艺术类专访心得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2017年出版物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