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并移位髋臼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1-04-09 06:57李长红
河北医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性骨折髋臼骨盆

李长红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同时伴髋臼移位性骨折损伤严重,治疗困难,其治疗疗效直接影响患者日后工作、生活能力及质量[1]。我院于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间对37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同时伴髋臼移位性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观察组共37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同时伴髋臼移位性骨折患者,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4-59 岁,平均(37.2±4.2)岁。37 例患者中交通伤所致者26例,重物压伤所致者4例,坠落所致者7例;其中Tile分型[2]为B型11例,包括B2型4例,B3型7例;C型26例,包括C1型14例,C2型9例;C3型3例。37例患者中合并有直肠破裂者2例,血循环不稳者26例,泌尿道损伤者4例,脾破裂者2例,下肢骨折者6例,坐骨神经损伤者3例。37例患者髋臼骨折合并中心性脱位者3例,合并关节后脱位者6例。37例患者均于伤后6-20d进行手术,平均(11.5±2.0)d。

1.2 方 法

1.2.1 术前处理:术前积极抢救各项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症,如对合并血循环不稳者积极进行抗休克对症治疗;对合并直肠、脾破裂等损伤者立刻进行剖腹探查并进行修补;对合并下肢骨折、关节脱位等可先进行牵引治疗。37例患者术前均进行骨盆X线、CT扫描等常规检查,并与术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等。

1.2.2 手术方法:患者于仰卧位进行全麻手术,对需将后侧显露患者可以健侧卧位便于前后翻转。37例患者中3例患者扩展髂骨股骨入路,21例患者以髂腹股沟延伸为手术入路,13例患者以股沟联合为手术入路。对耻骨联合分离者,可经复位钳使联合面达到复位后用钢板将其固定。对耻骨支发生骨折且有旋转畸形者,可根据杠杆原理用克氏针将旋转畸形调整并将髋臼骨折复位。骶髂关节有脱位者,可用螺钉、钢丝将骨折脱位处临时固定。髂骨翼发生骨折、耻骨支骨折、横行骨折等,可先以Kocker-langenbeck为手术入路将髋臼后骨折复位,后以髂腹股沟进行延伸入路以手术复位骶髂关节前方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复位后经模板塑形以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钢板长度以骨折线外2枚螺钉长度即可,对骶髂关节处则以1枚螺钉固定即可。

1.2.3 术后处理:37例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1周。对髋关节有脱位者术后进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时间以2-4周为宜;对不进行牵引治疗者采取屈髋屈膝位。术后逐渐进行功能锻炼,从屈髋30°开始,2-3周后屈髋90°,4周后可扶双拐下地行走,8周后可进行患侧负重锻炼,10-12周后逐步进行安全负重锻炼。

1.3 疗效评定:患者骨折复位经Matta标准[3]进行判定:随机取Judet位X线片3个,如其骨折移位在1mm内即达到解剖复位,如在3mm以内可认为复位满意,如超过3mm则视为复位不良。复位满意度以解剖复位及复位满意之和计算。根据患者随访后行走、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治疗效果评定[4]:13分以下视为疗效差;13-14分视为疗效一般;15-17分视为疗效良;18分视为疗效优。

1.4 统计学方法:观察数据经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3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以甲级愈合,无1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其中有2例患者切口发生少量渗液,给予定期换药后痊愈。37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1-45d,平均(31.5±5.0)d。37 例患者均进行 2-6 年随访,平均(24±6)个月,所有患者经X线或CT检查见骨折愈合,且未见畸形、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骨折愈合平均时间(4.8±0.4)个月。37例患者骨折复位达解剖复位者 22例,复位满意者15例,复位满意度100%。37例患者治疗效果优者12例,良者19例,一般者5例,差者1例,优良率为83.8%。

3 讨论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同时伴髋臼移位性骨折属于严重骨折,其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有效复位并重建骨盆稳定性。早期进行切口复位及内固定治疗,能极大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本研究观察分析,笔者认为尽可能将骨折复位以恢复其解剖形态,尽可能科学固定以恢复其力学性能,将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等,如本研究通过有效复位及重建钢板治疗,患者复位满意度100%,治疗优良率为83.8%。

同时,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同时伴髋臼移位性骨折手术时机的把握具有重要意义,有文献[5]研究认为受损后5-7d为最佳手术时间,且不宜超过2周,过早过迟手术均会降低手术治疗疗效。在本研究中37例患者均于伤后6-20d 进行手术,平均(11.5±2.0)d,其中1例患者因合并血气胸、湿肺等严重创伤而于受损后20d进行手术,术后临床疗效较差。

临床上已有大量研究[6]认为,切口复位内固定远期疗效好,病残率低,但骨盆环内固定重建方法的选取对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重建钢板内固定中螺钉及钢板在体内能形成一个微型固定支架以有效支撑骨盆并重建骨盆力学性能,且对骨膜血循环破坏少,故术中出血相对少,操作更为方便。

此外,在本研究中,37例患者骨折愈合较快,平均时间仅(4.8±0.4)个月,且未见严重肺部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这主要与重建钢板治疗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早、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有关。

[1]白大峰,霍明哲,孙宇哲,等.重建钢板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及髓臼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1):24-25.

[2]Tile M.Pelvicring fractures:Should!heybefixed[J].Bont Joint Surg,1998,70:1.

[3]MattaJM,MerrittPO.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s[J].Clin Or thop,1988,(230):83-97.

[4]王世东,赵连河.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并移位髋臼骨折32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0(200):91.

[5]张前法,庞清江,葛志斌,等.骨盆后环损伤内固定重建方法的选择[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12):1214-1216.

[6]刘建军,李大廉,李玉华,等.骨盆环重建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5):399-400.

猜你喜欢
性骨折髋臼骨盆
老年糖尿病患者须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及转归分析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