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

2011-04-09 06:57缪希红
河北医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降糖药低血糖病情

兰 玲,缪希红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76岁,1988年7月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当时测静脉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7.6mmoL/L,尿糖(+++),住院进行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控制饮食,1月后空腹血糖降至7.2 mmoL/L,尿糖(+),出院后患者继续工作,始终坚持服药,病情控制较稳定。从2003年开始出现眼部并发症,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检查提示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随病情波动,视力下降明显。2004年出现肾脏并发症,双下肢浮肿,查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增高,血压升高,再次住院治疗,改用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两个月后浮肿消失,尿蛋白(+),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出院后家中治疗。20多年来患者曾3次住院,第一次因糖尿病,其余两次均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未出现心、脑并发症,空腹血糖5.5mmoL/L,餐后血糖 7.2mmoL/L,尿糖(+),肌酐尿素氮各项检查接近正常,其他无特殊变化。

2 家庭健康教育

2.1 掌握健康知识,通过健康教育能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刚患病时,患者压力很大,病情始终不稳定,血糖经常反复升高,通过住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关心和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糖尿病,也使患者在多年的家庭治疗中有了一些经验,心情逐渐平静,病情较为稳定。

2.2 治疗原则[1]

2.2.1 要坚持服药,指导患者正确口服降糖药物,必须熟悉药物的性质、目的、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服用双胍类药物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瞩其餐中服用磺脲类药物,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与剂量过大、饮食不配合、降糖药物作用有关,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需严密观察用药后有无低血糖发作。2004年患者出现肾脏并发症后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此时也要注意低血糖反应,感觉自己全身无力、出虚汗、心慌、头晕时立即口含糖果,安排好进餐与用药时间,每次注射胰岛素后20-30min内进餐,避免剧烈运动,注射部位不能按摩,以免加速胰岛素的吸收引起低血糖。经常查看注射部位有无硬结及感染。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在2-8℃)。胰岛素注射的部位在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

2.2.2 控制好饮食:糖尿病患者一日至少进食3餐,要定时定量,限制饮酒,每日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5-6g以下,注意饮食与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免发生低血糖。烹调口味要清淡为宜,尽量不食腌制食品、煎炸食品。水果一般放在两餐之间为宜,当外出旅游或者参加体育活动时,进食量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或者相应减少胰岛素、口服药物的剂量。

2.2.3 保持良好心态,20多年来,患者住院3次,其余时间均在家中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子女轮流陪床看护,为他读书读报,使患者真正感到每个家庭成员对他的关心,在家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现其生存价值,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2]。

2.2.4 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时应注意:运动时间每日20-30min,一般不超过1h,每日一次或每周4-5次,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低血糖。经常测运动后血糖,不再胰岛素作用高峰运动,避免运动肢体注射胰岛素。应注意运动停止后数小时可出现的迟发性低血糖。运动禁忌症:急性感染,糖尿病坏疽,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禁忌运动[3]。

3 讨论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糖尿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情况下,采用家庭健康教育、认真指导家庭护理方法,使患者不住院也能得到连续、有效的护理和治疗,以达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

[2]郑新玲.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J].河北护理杂志,2003,8(2):37-38.

[3]袁衬香.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112.

猜你喜欢
降糖药低血糖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