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攻暮补法在慢性肾脏病应用中的理论初探

2011-04-09 10:58赵景辉李明权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覆盆子蝉蜕邪气

赵景辉 李明权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损害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73m2)持续3个月。肾脏损害是指肾脏形态学和(或)病理异常,或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1]。我们根据《黄帝内经》相关记载,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晨攻暮补”法的服药方法治疗CKD,即晨以攻为主,暮以补为主,每日2次服药,兹探讨如下。

1 晨攻暮补法理论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指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两段经文皆强调了四时之气不同,机体亦随自然界的阴阳盛衰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日之中自然界的阴阳亦有昼夜消长盛衰的规律,人体为了维持阴阳平衡,防止病邪侵袭,亦随之及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具体表现为:平旦阳气始生,以应春(生);日中阳气盛,以应夏(长);日入阳气始衰,阴气始盛,以应秋(收);夜半阴气盛,阳气内敛,以应冬(藏)。朝则正气始盛,邪气始衰,故病情较轻;日中正气旺盛,正气盛则能胜邪气,故病情安静;夕则正气渐衰,正气衰则邪气渐盛,故病情加重;夜半则阳气潜伏于内,邪气独盛于身,故病情严重。当机体阴阳受邪气影响,当生不生,当消不消或当生反消,当消反生之时,则会发生疾病。清·徐灵胎《医方源流论》云:“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故中药的服用当根据人体阴阳变化、病情轻重缓急及昼夜阴阳节律辨证择时服药。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着为粗”。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言:“故良工顺天之时,以调养五行之气,则病之起可与之期。若不知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理者,不可以为工矣”。由此可见,晨时阳气渐升,对于侵犯人体的外邪,当以药力借助人体的阳气、脏气充盛之势祛之,夕时阳气虚衰,邪气始生,当以补虚为主,以防邪气独居于身。金·李东垣《脾胃论·用药宜忌论》言“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万物之发生,耕耨料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象万物之收成,推陈致新,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象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而“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故一日之中服药亦可参此律。张仲景认为“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即9:00~15:00时阳气最盛,对于初犯人体的外邪,以药力借助人体的抗病能力可一汗而解;“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伤寒论.辨少阳太阴少阴病脉证并治》),即23:00~3:00时阴气由强变弱,阳气始生,对于治疗抗病能力极弱的少阴病,人体正气可借助药力以补充,故此时应用各种补益方剂疗效最佳。清·魏之琇《类名医续案》“一病痰者,朝以异功散加味清理痰气,夕以独参汤下来复丹搜涤痰积”,“一病水妇人,月经不通,朝以葶苈丸利水,夕以归脾汤培补脾气,渐愈”,皆为“晨攻暮补”之治法。

2 晨攻暮补法在CKD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典籍中没有关于CKD的明确记载,但根据其症状和体征,可将归属为水肿、腰痛、虚劳、尿血、肾劳等范畴。我们认为,CKD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及五脏虚损,其中以脾、肾虚为主;标实多为水湿、湿热、瘀血、毒浊,可夹杂出现,总结为“正虚、风邪、湿热、血瘀”四大病机特点。目前西医对CKD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方法。而中药汤剂多为每日3次服用,给患者生活及经济带来不少负担,而且也加重了患者的胃肠道负担,同时也未体现中医顺应人体阴阳变化、正邪衰弱等规律治疗疾病的特点。我们根据CKD的病机特点,结合人体阴阳变化规律及多年临床经验,制定出了CKD蛋白尿的基本方,并应用晨攻暮补法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整药物用量,使早晚治疗各有侧重。基本方:柴胡15 g,黄芪20 g,白术 15 g,防风 15 g,沙苑子 20 g,覆盆子 15 g,蝉蜕15 g,丹参 30 g,川芎 15 g,薏苡仁 30 g,甘草 6 g。用药方法:晨时阳气渐升,对于侵犯人体的外邪,当以药力借助人体的阳气、脏气充盛之势祛之,故晨时以祛邪为主,兼顾补虚。方药以利湿祛瘀为主,补益脾肾为辅,同时兼顾祛风。基础方调整为丹参60 g,薏苡仁45 g,蝉蜕30 g,川芎20 g,柴胡 30 g,黄芪 20 g,沙苑子15 g,覆盆子15 g,白术 15 g,防风20 g,甘草6 g。方中丹参、薏苡仁、蝉蜕重在活血利湿祛风,为君药;柴胡、黄芪、白术补脾升阳,为臣药;川芎、沙苑子、覆盆子、防风补肾固精、活血祛风,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夕时阳气虚衰,邪气始生,当以补虚为主,以防邪气独居于身,故夕时以补虚为主,兼顾祛邪。方药以补益脾肾为主,辅以利湿祛瘀祛风。基础方为调整为黄芪 60 g,沙苑子30 g,覆盆子30 g,白术15 g,防风 15 g,柴胡 15 g,川芎 15 g,丹参 30 g,薏苡仁 30 g,蝉蜕 15 g,甘草6 g。方中黄芪、沙苑子、覆盆子增强补益脾肾,固精之功,为君药;丹参、川芎、薏仁、蝉蜕活血利湿祛风,为臣药;柴胡、白术、防风补脾升阳祛风,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此法对CKD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为中医药治疗CKD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小 结 临床上CKD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治疗,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中药每日3次服药的方法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在保障甚至提高中药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改良服药方法,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中药的便利性等是中医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晨攻暮补”的服药方法顺应了自然及人体阴阳变化和气血运行的时间规律特点,因势利导,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在CK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减少了服药次数,提高CKD患者接受中药治疗的依从性;方便上班人群服药,尤其是中午不方便服药者;2次服药减少了中药的用量,减轻了患者的胃肠道负担及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1]王海燕.肾脏病临床概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440.

猜你喜欢
覆盆子蝉蜕邪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覆盆子酮油析结晶过程研究
蝉蜕
幸福来自感动
滴心湖:致蝉蜕
MIPs-HPLC法同时测定覆盆子中4种黄酮
“超级果实”覆盆子
别轻易拔罐刮痧
童年的覆盆子
蝉蜕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