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成批烧伤患者的管理及护理

2011-04-12 21:22李丽芳王文玲朱秀珍韩银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2期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长创面

蔡 雷,李丽芳,王文玲,朱秀珍,韩银风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成批烧伤是指同一灾害中的多人烧伤,多由意外事故导致。其特点是人数多、来势凶猛、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常伴有复合伤,救治难度大,伤员病死率颇高,达到20%~30%[1]。成批烧伤属于突发事件,社会影响较大,伤员救治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危机的转归,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这其中,大量医务人员参与治疗及护理,包括非专科临时调配人员,因此,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必须采取科学应对措施和有效的质量监控。本院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临床救治的3批20例烧伤患者,通过多年的人才储备及系统的救治护理流程管理,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批患者中,病例为4~1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含孕妇1名;年龄 22~78岁,平均40岁;最大烧伤面积95%(深Ⅱ~Ⅲ度),最小烧伤面积3%,平均烧伤面积31%;出现重度低血容量休克2例;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5例,5例行气管切开术,3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按烧伤程度确定诊断标准[2],20例中15例为天然气爆炸烧伤,5例为火焰烧伤。轻度烧伤4例(20%),中度烧伤1例(5%),重度烧伤7例(35%),特重烧伤8例(40%)。经治疗护理,20例患者,2例患者因伤势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10%;18例行创面切痂、削痂、手术植皮处理,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36 d。

1.2 护理组织与管理方法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科学、有效、易于操作的护理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变能力[3]。护士接到成批伤员到达或抢救通知后,逐级上报,立即执行预定方案,做好救治患者准备。

培训护理人员:目前医护人员的专业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标志[4]。为提高急救技能与应急能力,实行年轻护士长、护理骨干到ICU 3~6个月培训,新护士3~5年内大轮转,轮转期间要求烧伤科学习3~6个月,以保证随时能拉出一支应急队伍。

成立指挥系统,合理安置患者:接到任务后,护理部启动应急程序,成立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手术室、监护室及供应室护士长组成的护理应急管理小组。将轻、中度伤员转入普通病房,重度和特重度伤员转入抢救室或烧伤监护病房。

调配人员,合理排班:①合理安排人力。根据当日患者情况,合理安排人力。入院48 h内,治疗、监测项目较多,一般患者安排每班一对一护理,严重患者安排二对一护理,每班由1名高年资专科护士担任责任组长,除负责危重患者护理外,还负责检查其他患者治疗护理完成情况。为保持护理人员体力,护士1天分4班,完成护理工作;患者较多、病情较重时,护理部还抽调烧伤科出身的护士长现场参与抢救。②注重护士的心理调节。烧伤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量较大。创面引流液、异味、烤灯的辐射、各种抢救仪器的噪音等及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要求,都会给护士尤其是增援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部分护士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现象。护理部定期询问并查看特护护士的日常表现,分析原因,做好思想工作,协助科室完善防护措施,帮助护士克服个性弱点,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及时交替换人上岗,以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③物资设备管理。充分、细致的物品准备是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的基础。要求由护士长和1名护士准备和检查各种抢救药品、多功能床及床头设施及各种需要使用的监护仪器,做到“四定”。备齐各类特殊型号的胃管、尿管、气管插管、吸痰管、电极片等,随时清点数量及质量。烧伤患者渗出较多,换药次数多,需要大量无菌敷料,护理部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增加供应次数,由1天2趟变4趟。在每间病房配备1辆换药车及足量的敷料,减少护士进出病房的次数。每床准备4~6只橡皮包裹的翻身枕及大量灭菌中单,以备更换体位。

建立质量控制体质:①工作流程化。护理部组织外科护士长等根据烧伤患者的特点,制定各班工作流程,将各班职责时间化,打印后,人手一份,使护士能抓住工作重点,做到忙而不乱。每个患者建立治疗、护理卡,每班书写需交代护理重点,帮助护士掌握病情。②实行三级质控网络[5]。成立护理部主任、外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组成的质控网络,分工负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护理部主任负责对护理人员的选派、调整和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工作及组织护理会诊;科护士长落脚到烧伤科,指导、帮助护士长进行现场管理,协调与相关科室的外联工作。护士长每日“五查房”,检查各项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包括管道护理、呼吸道管理、饮食及心理护理,解决疑难问题并及时反馈、汇报;并负责医嘱查对及落实、相关物品药品的检查、与家属沟通等。

严格院感控制:控制感染的关键在于预防。病房实行无陪护管理,用1:400消毒灵液擦拭门窗、地面、病床等,2次/d;紫外线循环风消毒4次/d,并进行空气培养1次/月;工作人员进入病房一律穿隔离衣、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换药时做到一房一车一桶一巾。感染科每周现场检测,3批中,有1次结果显示床头桌菌落数超标,护理部随即查找原因,要求工勤人员增加擦拭次数并加强监控,未再发生类似情况。3批伤员中,未发生1起因感染致死病例。

2 护 理

2.1 休克期观察及护理

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是血容量减少所致,一般伤后6~8 h最快,严重烧伤2~3 h达到高峰[6]。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输液管理是最有效的抗休克措施,而成人烧伤面积>20%(Ⅱ0)或>10%(Ⅲ0)者,均可发生休克。因此必须短时间内,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如有穿刺困难或大面积烧伤需迅速深静脉置管补液治疗。第1个24 h补液量的1/2应在前8h内输入,后16 h输入其余 1/2,水分[一般为 5%葡萄糖盐水(GS)]匀速输入。胶体、水分、电解质交替输注,特别是不能短时间内输注大量5%GS,以免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精神状态、末梢循环情况及皮肤温度、消化道症状、实验室阳性体征等,根据监测指标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及种类,既要防止补液不足,也要预防因输液过快而导致的脑水肿、肺水肿及心衰的发生。一般成人尿量应为0.5~1 mL/(kg·h)[7],少尿或无尿时可调整输液速度或遵医嘱使用小剂量利尿剂。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吸氧外,观察病情时要注意患者有无鼻毛烧焦、口腔黏膜有无水泡形成、有无声嘶、呼吸异常、肺部罗音、“鱼唇”现象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本报告中,12例患者有吸入性损伤,5例较为严重,给予气管切开术,2例早期行气道灌洗术,以清除气道内烟雾及颗粒、痰痂以及坏死脱落组织,防止窒息,灌洗次数按病情而定。灌洗时,2人配合进行,1人用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5~10 mL,刺激患者咳嗽,另一护士迅速吸痰,吸引压力不超过19.6 Ka(200 cmH2O),两次灌洗时间间隔30 min左右,灌洗前后应吸入高流量氧5~10 min。气管切开患者做好相关护理,定时更换气管套管处敷料,检查细带松紧度,使用蒸馏水4~6 mL/h气道泵入,根据痰液性状、黏稠度调节泵速。同时应用超声雾化吸入,2次/d,2~3 h翻身拍背1次,以促进引流、排痰。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动作要轻,防止损伤黏膜。吸痰中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若出现心率明显增加,血氧饱和度下降,应暂停吸痰,给予增加氧流量,待回升后再进行。对于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以防止误吸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3 加强创面护理

积极处理创面,控制创面感染是治疗烧伤的关键。20例患者均对创面进行简单清创,使用纳米银和昆脂愈肤灵敷料包扎或暴露疗法,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实行清创术。密切观察创面渗出液的量、颜色、气味,用无菌棉签清除渗液,创面渗出较多,敷料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消毒中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肢体包扎后应用皮枕抬高30~40°,利于静脉回流;2~3小时翻身1次,防止创面长期受压;对边缘翘起的痂皮用无菌剪刀修剪,防止痂下空洞。大面积烧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使用翻身床,充分暴露创面,促进干燥,方便大小便护理。翻身过程中,需2人配合,保持管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心率、呼吸的改变,防止气管套管滑脱、坠床、呼吸道阻塞。

2.4 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舒适

通过观察患者体位、面部表情、情绪状态、面色、出汗情况,监测脉搏、呼吸、血压等,并使用“长海痛尺”评估疼痛程度,采用听音乐、交谈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药物镇痛如镇痛泵等。同时,治疗护理中,要细心,注意环节,如换药前,遵医嘱使用镇痛剂,必要时在麻醉下换药;更换内层敷料时,用消毒液充分浸湿后更换;包扎创面时,松紧适宜;使用烤灯照射时,用手背试温,距离创面30 cm左右,温度32~34℃,防止烫伤。

2.5 饮食护理

小面积烧伤患者伤后4~6 h,大面积烧伤患者24 h后,酌情给予少量温热、清淡流质,如米汤等,少量多餐,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情况,根据胃肠功能状况,逐渐增加饮食种类、量。对头面部烧伤、口唇肿胀、张口困难的患者,可使用小汤勺或吸管喂食。护士每班评价进食量及观察伴随症状,口服不足时,留置胃管,输入要素饮食,如能全力等,以保证患者营养供给,输注过程中,床头抬高30~45°,吸痰时暂停滴注,防止反流引起误吸。20例患者中,3例留置胃管,输注营养液1 000~1 500 mL/d,未发生1例误吸。

[1] 季世敏,冯中梅,李松岳.成批烧伤患者救治的护理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18):5.

[2] 黎 鳌.烧伤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

[3] 陈莉萍.护士实行ICU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36.

[4] 王 燕,张海林,吴继云.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0):56.

[5] 周清宏,王凌云,宋新然.救治84例烧伤患者的护理管理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6,6(8):26.

[6] 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9.

[7] 黄跃生.烧伤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53.

猜你喜欢
护理部护士长创面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
正确处理正副护士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