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特异性感染的防护与处理

2011-04-12 21:22张丽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2期
关键词:过氧乙酸锐器刀片

张丽华

(江苏省江都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江都,225200)

手术室特异性感染是指一种致病菌仅引起一种特定性的感染,此类感染属烈性传染。对特殊感染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要求越来越严格,特殊感染的有效控制已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1]。

1 临床资料

本院洁净手术室于2009年投入使用,至2011年9月共收治特殊感染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8~74岁,平均51岁。其中结核性腹膜炎3例,肺肿瘤伴结核1例,肠结核并发穿孔、梗阻、出血7例,气性坏疽1例。住院日10~36 d,平均15 d。

2 护 理

2.1 术前准备

严格报告制度:手术通知单上必须注明隔离种类和感染疾病病名,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准备提前通知手术室。

加强环境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布局按功能流程和隔离预防原则设双通道。

手术间的准备:手术室设专用负压隔离手术间,并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手术间的设置应有利于环境和物品消毒。物品放置不可过分拥挤,检查手术间内固定物资,并将与手术无关的物品尽量移出手术间的指定地点,不能搬移用清洁大单遮盖,术前30 min开启层流净化系统并在手术间门口挂“隔离手术”标识。

插口的准备:除各种手术所需器械,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手术衣、料、针线、吸引瓶、手术推车铺的床单,所需物品以够用为标准,物品尽量准备齐全,尽最大可能减少手术过程中与外室的接触,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备齐术后工作人员消毒物品表面消毒所需的消毒液。

手术人员的准备:特殊感染手术需安排技术熟练且经过专门培训的经验丰富的护士参加,安排1名内巡回,1名洗手护士,负责该手术间的手术配合,安排1名外巡回护士,凡参加手术的人中应无皮肤缺损和损伤,均按要求换鞋更衣入室,穿好隔离服,带好帽子口罩加强手术人员的交叉感染和消毒隔离观念。袖口及裤口紧缩,穿一次性过膝、防水防漏的纸靴,手术台的人员应穿塑胶围裙后再刷手,穿防水手术衣,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可有效预防眼部的喷溅[3],若潮湿或疑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患者的准备:将患者整个包裹起来,途中避免不必要的停留,包裹物用后即换下处理,设专用感染卡,以提示工作人员采取隔离方法。进入手术室后,按手术要求的体位,躺在铺有一次性使用单的手术床上。

2.2 术中处理

严格限制手术间人数,此类手术谢绝参观,减少传播扩散机会。手术人员需戴双层手套,双层手套不能防止被轧伤,但可以减轻轧伤的深度,使直接进入皮肤内的血液或体液减少,从而降低被感染的几率[4]。

护士在手术过程快速传递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时,容易受到刺伤;或这些器械放置处置不当,容易造成误伤,术毕清洗器械时,方法不当造成误伤[4]。有资料显示,污染的锐器误伤是导致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5-6]。因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锐利器械损伤,针头、刀片用后应及时放入锐器盒中,护士在传递器械时锐利器械要妥善摆放。弯盘是用来传递锐器的,术中应将手术刀置于弯盘内递给手术医生,以免在传递过程割伤自己或医生的手。手术中应强调使用持针器装卸刀片,禁止用手装卸刀片。术毕勿将锐器和其他器械混杂,应卸下刀片连同手术缝针一起丢入锐器物品回收器内[7],若确定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要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治疗措施,做早期预防[8]。

术中使用过的敷料、引流液、冲洗液、切除的组织和脏器等,应集中放置于无渗漏口袋或容器内,如有血迹流下,可先用喷雾器内装10 000 mL 20片泡腾片进行局部喷洒,滞留5 min后再做处理。

2.3 术后处理

接患者的平车使用后用有效氯消毒液洗刷擦拭,平车上的被服类应高压灭菌。

对必须重复使用的物品,在隔离室内装入黄色塑料袋,并贴红色标识,注明病名,按双袋法加封后高压灭菌消毒,在消毒间内经2 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后再送洗衣房清洗。经二次灭菌后做细菌监测,无致病菌后方可使用。

标本的处理: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识的专用标本袋内,袋外贴红色标识,并注明病名、标本名称,戴手套密闭运至病理科。

手术间的环境及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手术间回风口过滤网用1 000 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按20 mL/m3用量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h后需更换,手术间内空气及物品用3 mL/m3过氧乙酸溶液密团熏蒸消毒2 h后做空气培养,手术间内用物均用高效消毒剂1 000 mg/L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消毒液洗刷,擦拭消毒处理。

术后器械处理:用过的器械打包后直接放入高压灭菌装置内消毒处理。按消毒或灭菌—清洗—消毒—润滑—干燥—包装—灭菌的步骤,清洗烘干后的器械及用品应尽快打包,以免再污染。严格区分污染前后的器械及盛装容器和运送工具,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盛装器械的容器和运送工具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立即消毒。

[1] 徐秀华,殷大奎,于宗和,等.临床医院感染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86.

[2] 张国福,王向阳.介入手术室的感染预防及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30.

[3] 冯素贞.手术室护士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J].护理研究,2005,19(6):113.

[4] 陈宗翠.护士在急诊手术中的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9(1):133.

[5] 赵 虹.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学,2008,7(2):51.

[6] Collins D.Quantification of facial contamination with blood during orthopaedic procedures[J].J Hosp Infect,2000,45(1):73.

[7] 张传玲,陈雪英,毛巧云,等.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931.

[8] 曾 俊,杨燕妮,任 辉.护士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59.

猜你喜欢
过氧乙酸锐器刀片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利用具有过水解活性的乙酰基木聚糖酯酶催化制备过氧乙酸
圆盘剪高速剪切时的刀片温度分析
消毒剂中过氧乙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圆刀片切削力计算方法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圆刀片淬火裂纹分析及防止措施
谈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厂房设计
啤酒工厂发酵车间过氧乙酸消毒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