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与六堡茶的品质比较研究

2011-06-11 01:22段红星
茶叶 2011年3期
关键词:六堡茶样咖啡碱

段红星 杨 娜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昆明 650201)

1 前言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祖国,云南是中国茶叶的源根,普洱茶是云南的地理标志性产品。云南普洱茶以其生态优越、品种优良、营养丰富、功能特殊、历史悠远、文化厚重而著称于世,在众茶中,尤以降脂减肥、美容瘦身、耐藏耐喝、家族庞大、文化包容而独领风骚。在历经汉晋“南中茶子”、“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茶“产自六茶山”(李石)以茶易马、明“世庶所用皆普茶也”、清“名重天下”之后,今又再铸辉煌,成为举国追捧的天地人和、时尚文化饮品之宝,声名远扬于海内外[1,4-5]。六堡茶是黑茶家族中的一员,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现产于梧州茶厂、横县茶厂等地,是梧州的传统茶品,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是广西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2-3]。

本文针对目前普洱茶和六堡茶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文献记载,提出了该研究内容,通过对普洱茶(熟茶)和六堡茶内含成分含量的测定,结合感官审评,从而分析阐明两者的品质差异性。

2 材料与方法[6]

2.1 实验材料

思茅、临沧地区的普洱熟茶茶样:茶样1(饼茶),茶样2(散茶),茶样3(散茶);广西苍梧县的六堡茶样:茶样1(散茶),茶样2(梧州中茶),茶样3(散茶)。

2.2 实验方法

2.2.1 茶多酚的测定 采用GB/T8 313-2002。

2.2.2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采用 GB/T8314-2002。

2.2.3 茶叶咖啡碱的测定 采用GB/T8 312-2002。

2.2.4 水溶性总糖的测定 本实验中水溶性总糖的测定用快速测定法——蒽酮比色法。

2.2.5 水浸出物含量测定 采用国标GB8305-87。

2.2.6 依据GB/T22111-2008对茶样进行外形和内质审评。

3 结果与分析

3.1 普洱熟茶和六堡茶内含成分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测得普洱熟茶和六堡茶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茶多糖的含量如下:

表1 茶样内含成分含量测定结果Table 1 The original dates of experiments

3.1.1 氨基酸含量分析[7]目前,在茶叶中发现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大概有30种。但游离氨基酸很少,约占干物质1%~3%。茶叶中分析出来的主要氨基酸有茶氨酸(甜鲜味、焦糖香),谷氨酸(鲜味)天门冬氨酸(酸味),精氨酸(苦甜味),除这几种物质外,还有丝氨酸等。其中茶氨酸、天冬、谷氨酸三种含量较多,占茶叶氨基酸总量的80%。茶氨酸约占60%,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香味的重要物质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六个茶样含量都低,其中三个普洱熟茶茶样氨基酸含量都要比六堡茶茶样氨基酸含量高,平均高出50%以上。

3.1.2 茶多酚含量分析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的混合物,也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它对茶叶色、香、味的形成影响很大,对人体生理也有重要作用。含量一般为干重的15% ~35%,有涩味,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3]。多酚类物质作为茶叶主要化学成份之一,它不但直接决定着茶叶的汤色和滋味,而且还间接影响着其它化学成份含量的变化及其组成比例,因此多酚类的变化可以说是茶叶品质变化的中心,茶多酚含量高低、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转化对发酵茶叶品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普洱熟茶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 10.35%,9.95%,8.95%,六堡茶三个茶样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 12.00%,9.18%,8.87%,含量差异不大。

3.1.3 咖啡碱含量分析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从表1可以看出,测得的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咖啡碱的含量相差不大,在2% ~3%之间。

3.1.4 水浸出物含量分析 茶叶中能溶于热水的可溶性物质,统称为茶叶水浸出物,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它与鲜叶的老嫩、茶树品种、栽培条件、制茶技术以及冲泡水量、时间等均有密切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测得的普洱熟茶水浸出物含量明显高于六堡茶水浸出物含量,普洱熟茶水浸出物含量都在40%以上,而六堡茶水浸出物含量都低于40%,大概在30%左右。说明云南大叶种水浸出物丰富,滋味足。

3.1.5 茶多糖含量的分析 茶多糖是继茶多酚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茶叶中约含有10%~20% 的糖类化合物,他们存在的种类,含量的多少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茶多糖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果胶物质等,粗纤维的含量反应了茶叶的老嫩,淀粉是储藏物质,在加工中可转化为糊精和简单的糖类,果胶物质溶于水部分可增加茶汤滋味,由于果胶具有粘性,在茶叶成形中起一定得粘结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茶多糖含量都比较低,含量都在5% 以下,六堡茶的茶多糖含量略高于普洱熟茶的茶多糖含量。

3.2 普洱茶(熟茶)和六堡茶审评结果[8]

茶叶等级、品质的评定,需对照实物标准样,以感官检验为主,即根据审评人员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评定茶叶品质,茶叶品质的优劣,除了看外形,更重要的是看内质(即开汤审评),一般采用干湿兼评,外形与内质并重的评茶方法。

六堡茶因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的六堡乡而得名,属黑茶类,一般以一芽二三叶至一芽三四叶为原料,是一种后发酵紧压茶,外形条索粗壮,长整不碎,色泽黑润具光泽;内质香气陈醇;汤色红浓;滋味甘醇爽口,并带有松木烟味和槟榔味,叶底呈铜褐色。普洱茶产于云南省澜沧江领域的西双版纳及思茅等地。因历史上多集中于滇南重镇——“普洱”加工、销售故以此命名。普洱熟茶其外形条索肥壮、重实,色泽褐红,呈猪肝色;内质汤色红浓明亮;具独特的陈香;滋味醇厚回甜,叶底厚实呈褐红色。审评结果见表2。

表2 普洱熟茶和六堡茶审评结果Table2 The results of Review about fermented Pu’er tea and Liubao tea

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在外形上普洱熟茶干茶色泽红褐油润,六堡茶色泽青褐或黄褐油润;汤色上,普洱熟茶红浓明亮,而六堡茶茶汤偏黄;滋味方面,普洱熟茶比六堡茶更醇厚,润滑,回甘生津好;叶底,六堡茶颜色更显黑、粗硬。

4 结论

4.1 实验数据表明,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和茶多糖含量存在差异,有些成分普洱茶熟茶含量高,有些成分六堡茶含量高,说明加工原料和加工工艺有差异,导致其物质转化量不同。

4.2 通过对六个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普洱熟茶和六堡茶在外形和内质上有明显差异,具有各自独特的品质特征和地方特色。

4.3 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成分分析,普洱熟茶和六堡茶在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 黄桂枢.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

2 吴 平.“六堡茶”与《六堡茶》标准.广东茶业,2008,2:12-14.

3 韦静峰,文兆明.广西六堡茶.广西农学报,2008,23(3):45-47.

4 周红杰,李家华,段红星.普洱茶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5 蔡 新,周红杰,吕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

6 黄意欢.茶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7 宛晓春主编.茶叶生物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8 陆松侯,施兆鹏.茶叶审评与检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六堡茶样咖啡碱
安徽农业大学揭示茶树咖啡碱合成调控机制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试制不同茶类的品质分析
喷灌、遮阴对夏季绿茶干茶色泽、汤色的影响研究
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宜昌绿茶和宜昌宜红感官品质研究
19份茶树资源鲜叶中咖啡碱合成酶的活性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速溶茶中咖啡碱的研究
与茶相逢在六堡
几种信阳毛尖茶的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