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区域生产、消费和流通

2011-06-11 01:22许咏梅
茶叶 2011年3期
关键词:消费量省份状况

许咏梅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杭州 310018)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传统的茶叶消费大国。200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76.18万吨,2007年印度茶叶消费77.13万吨 ;2008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84万吨,超过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大国。国内茶叶消费需求地迅速增加,加速了茶叶从南方产地销往销地流通速度,促进了茶叶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和贸易,降低了茶叶的区域化垄断,使国内区域市场不断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并促进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因此学术界研究着重于茶叶出口贸易,而很少关注国内市场茶叶的销售和流通状况,本研究着重对国内范围内的茶叶生产、贸易和流通状况进行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空白。由于受到数据资料来源的限制,2008年、2009年茶叶相关统计数据不能从正规统计年鉴获取,本文利用2007年我国茶叶生产、消费、贸易数据对中国茶叶内销市场供求、流通现状进行分析讨论。

1 中国茶叶在全国各地区的生产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经营制度的改革,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茶农户拥有了自己的茶园,大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使全国茶叶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90年代后,由于名优茶的兴起,名优茶以质量优价格高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各地茶叶自由交易市场也迅猛发展起来,使全国茶园面积迅速扩大,茶叶产量大幅度提高,茶类的生产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具体见下表1。

表1显示,我国茶园面积分布于全国20个省份,2007年全国实有茶园面积1613.3千公顷,茶叶产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其中茶叶产量最大的省份是福建,云南,浙江,四川,湖北等省份,茶园面积最大的省份主要是云南省,福建省,浙江省和四川省。

2 中国茶叶在全国各地区的消费状况

中国是传统的茶叶消费大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茶与健康的进一步认识,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量在不断上升,从2008年起中国成为世界消费茶叶量最大的国家,约84万吨,超过了印度。从2000-2008年变化来看,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从2000年的0.37公斤增加到2006-2008年的0.61公斤,增幅达到65% 。由于茶叶的消费量受到区域环境、传统习惯、经济水平、消费偏好等的影响,各个地区消费也不均衡,下面是我国各地区茶叶消费现状,具体见下表2和表3。

全国各地区茶叶消费量包括城镇居民茶叶消费量和农村居民消费量,农村居民消费量等于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各地区农村居民人数。

表1 2007年我国各地区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单位:吨;千公顷

表2 2007年我国各地区茶叶消费人数单位:10 000 persons;人均消费量单位:千克/人;总消费量单位:吨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人均茶叶消费量没有统计数据,所以本研究中(选择一些典型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的实地调查数据来进行计算。在我国西北地区,人们饮用的是边销茶(即紧压茶),这个数据可以从全国国家指定的茶叶企业生产边销茶的产量而得到。具体见下表3。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茶叶消费不平衡,城市人均茶叶消费量高于农村人均茶叶消费量;茶叶产区茶叶人均消费量普遍高于不产茶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茶叶消费量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受到人们消费传统习惯、偏好的影响。

表3 2007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茶叶消费状况

3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状况

中国是世界茶叶出口大国,2007年茶叶出口28.95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金额6.08亿美元,居世界第四;其中绿茶出口到102个国家和地区,共出口22.4万吨,出口金额4.3亿美元;红茶出口3.03万吨,出口金额4318万美元;乌龙茶出口2.17万吨,出口金额5608万美元;花茶出口7691吨,出口金额3338万美元;普洱茶出口6131吨,出口金额4309万美元。我国各地区茶叶出口具体状况见下表4。

表4 2007年我国茶叶各地区出口状况单位:吨

表4显示,我国很多省份茶叶出口,各地区茶叶出口数量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茶叶产地出口数量较多,例如浙江,云南,福建,安徽等产茶省份;除此之外,我国茶叶消费区域也出口茶叶,主要出口的是再加工茶,例如北京,天津等地;各个地区出口茶叶数量不同,茶叶类型也不一样。

4 中国茶叶进口状况

我国是世界传统的茶叶出口大国,每年出口大量的茶叶,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普洱茶,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市场茶叶也进入中国,而且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下面是我国茶叶进口状况,具体见下表5。

表5 2007年中国茶叶进口状况单位:吨,万美元

我国各地区在出口茶叶的同时,也从国际市场进口茶叶,各个地区茶叶进口的数量和茶叶的种类各不相同,主要进口地区有福建、广东、云南、浙江、安徽、上海、广西等地。进口价格也不相同。

5 茶产品在我国内销市场的供需均衡状况估算

我国内销市场茶叶的供需状况主要由我国茶叶产量、茶叶的消费量、茶叶出口量和茶叶进口量综合决定,本研究中由于2007年我国茶叶数据资料收集比较齐全,因此利用该数据对我国内销茶叶市场的供需均衡状况进行深入的探究,使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我国各区域茶叶的剩余与短缺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内销市场茶叶供需均衡状况,具体见下表6。

表6 2007年度中国各地区茶产品供需均衡状况单位:吨、%

表6显示,全国各地区茶叶市场呈现不均衡现象,很多地区为茶叶调入省份,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上海,吉林等地;很多地区为茶叶调出省份,如: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

进一步从表6可以看出,一些茶叶调入省份实际上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例如:浙江和江苏省,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绿茶生产和出口基地。一些茶叶调出省份实际上不生产茶叶,如陕西省。

区域间呈现不均衡现象,大大刺激了茶叶在国内的贸易流通,而流通的主要方向,总体来看,茶叶从南方茶叶产区流向北方销区,流量很大,达到年千万吨;主要由浙江、福建、云南、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流向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省份;深入来看,绿茶从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绿茶产区流向北京、山东、上海以及北方绿茶市场。

6 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茶叶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我国内销市场茶叶消费需求地迅速增加,茶叶消费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加速了茶叶从南方产地销往销地市场的流通速度,促进了茶叶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和贸易,使国内区域市场不断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我国茶叶市场供求均衡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区茶叶市场呈现不均衡现象,很多地区为茶叶调入省份,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很多地区为茶叶调出省份,如: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重庆。而浙江、江苏既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也是重要的茶叶出口省份,成为重要的茶叶调入省份,也是茶叶调出省份。

区域间呈现极其不均衡现象,大大刺激了茶叶在国内的贸易流通,而流通的主要方向为:总体来看,茶叶从南方茶叶产区流向北方销区,流量达到年千万吨;主要由浙江、福建、云南、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流向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省份;深入来看,绿茶从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绿茶产区流向北京、山东、上海以及北方绿茶市场;红茶主要从湖南、云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流向华北及广东市场;乌龙茶主要从福建省、广东等省份流向华南地区;紧压茶主要从湖南、四川、湖北、浙江、贵州、云南等省份流向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其它茶主要从四川、贵州、湖南、福建、安徽等省份流向全国各地。

1 辛贤,尹坚.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肉产品区域生产、消费和流通.中国农村经济,2004,(4):10 -16.

2 蒋乃华.全国及分省肉类产品统计数据调整的理论和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02,(6):14 -20.

3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中国茶叶,2008,(6):4-6.

4 丁俊之.世界茶叶产销综述.茶博览,2010,(1):34-37.

5 边销茶课题组.久远的边销茶.中国民族,2008,(3):4-8.

6 梁 黎.边销茶.中国民族,2009,(Z1):188-189.

猜你喜欢
消费量省份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N2015083 中国铜铝消费量料在未来十年达到顶峰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