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血清钠离子的关系

2011-06-22 01:19张俊仁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血钠钠离子低钠血症

阎 平,张俊仁

(1.太原市中意友好急救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2.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脑钠肽(BNP)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已逐步开展。BNP的检测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实验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血清钠离子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血浆脑钠肽水平与血清钠离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BNP在脑梗死患者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脑梗死的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在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为病例组,平均年龄(60.2±8.9)岁。

1.2 入选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性别不限;发病在24 h以内,首次发病。

1.3 排除标准

除外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和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急慢性感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代谢性疾病及饮食障碍等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糖尿病;低血压休克;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1.4 试验方法

按 Pullitonio公式[脑梗死体积(cm3)=长×宽×CT扫描阳性层面数÷2]计算脑梗死体积,>10 cm3为大面积梗死组,4 cm3~10 cm3为中面积梗死组,<4 cm3为小面积梗死组,病例组分为大面积梗死组68例,中面积梗死组42例,小面积梗死组38例。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抽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的早晨7点空腹肘静脉血2 mL,注入含有10%依地酸二钠30 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试管中,混匀,放置离心机内以3 000转/min离心15 min,分离上层血清,放入-7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同时采血检测血钠浓度,血清钠<135 mmol/L为低钠血症。

试验前将保存的血清标本放于4℃恒温冰箱中解冻冷藏12 h后统一检测,BNP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本实验试剂盒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单位为pg/mL,灵敏度为30 pg/m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BNP浓度和血清钠离子水平的比较

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BNP浓度和血清钠离子水平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大面积梗死组血浆BNP浓度较中、小面积梗死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中面积梗死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及对照组(P<0.05);小面积梗死组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组的血钠浓度低于中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及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BNP浓度和血清钠离子水平的比较 ()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BNP浓度和血清钠离子水平的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大面积梗死组比较,2)P<0.05

?

2.2 不同梗死面积组内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梗死面积组内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 (例)

由表2可以看出,大面积梗死组内低血钠症31例和正常血钠37例,中面积梗死组内低血钠症4例和正常血钠38例,小面积梗死组内无低钠血症。大面积梗死组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5.60%,中面积梗死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9.51%。大面积梗死组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小面积梗死组(P<0.05);中面积梗死组与小面积梗死组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大面积梗死组内低钠血症和正常组血浆BNP水平比较

低钠血症组血浆BNP浓度(587.04±110.16)pg/mL,正常组血浆 BNP 浓度(463.92±89.31)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图1。

图1 大面积梗死组内低钠血症和正常组血浆病例BNP浓度比较

2.4 大面积梗死组血浆脑钠肽浓度与血清钠离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对大面积梗死组血浆脑钠肽浓度与血清钠离子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r=-0.545,P<0.01。结果见图2。

图2 大面积梗死组血浆脑钠肽浓度与血清钠离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BNP是一种血管活性多肽,主要由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脑梗死后梗死区也可以产生分泌BNP。外周循环的BNP主要作用于肾脏,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摄取及转运,产生利钠利尿作用。脑内释放的BNP可直接抑制下丘脑-神经垂体分泌精氨酸加压素(AVP),减少AVP的释放,减轻脑水肿;还可参与中枢利钠、利尿、排钾;同时作为神经递质调节外周BNP的释放,影响血浆BNP水平。

Nakagawa K等[1]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患者血浆BNP浓度可升高,王蓉等[2]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梗死面积大小与BNP浓度有关。本实验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梗死面积越大血浆BNP浓度越高,BNP浓度随着脑梗死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BNP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消除钠潴留,收缩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的作用,保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3]。目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浓度变化研究较多,但对入院时血浆BNP浓度与血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报道较少。本组资料显示脑梗死急性期大面积梗死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血钠水平却明显降低;大面积梗死组低钠血症组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血钠组明显升高,血浆BNP与血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由此提示急性脑梗死血浆BNP与低钠水平有密切关系。脑梗死后引起低钠血症其可能的机制是脑耗盐综合症(CSW),CSW是指在脑损伤基础上发生的肾性失钠。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明确的是颅内病变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内分泌和神经调节机制来影响肾脏对钠的重吸收,BNP是与CSW发病关系最密切的血管源性内分泌利钠因子,血浆BNP含量的变化是血钠紊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1 h~2 h即可出现脑水肿,3 d~5 d达高峰。大面积脑梗死后血浆BNP在发病24 h内明显升高,48 h~72 h达高峰,持续4 d~7 d后开始下降[4]。BNP是一种强利尿剂,脑梗死后血浆中BNP水平逐渐升高,BNP促进尿钠排泄引起血清钠离子水平降低,减轻脑水肿。但BNP水平持续升高又可引起低钠血症。文献报道大面积脑梗死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9%~29.6%[5],本实验中大面积脑梗死组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5.60%,出现此误差可能与样本含量较少,外界混杂因素较多,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有关。低钠血症的发生可导致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进一步加重,诱发脑水肿和出血性脑梗死[6],此外BNP浓度升高能诱导血容量减少性低钠血症,引起有症状的脑血管痉挛,加重脑损伤。因此可认为BNP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充当了一把双刃箭,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伴血钠明显降低是病情加重的信号,研究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不仅有利于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也有利于指导治疗。

虽然有学者对血钠和血浆BNP分别进行过动态研究[7],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动态演变规律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仅研究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血钠水平与血浆BNP之间的变化关系,未进行病变过程的动态监测。若条件允许可以对二者进行动态观察,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

[1]Nakagawa K,Yamaguchi T,Seida M,et al.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e Dis,2005,19:157-164.

[2]王蓉,李友,元杨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6,25(5):356-357.

[3]Marie P,Normand M.Role of extracellular domain dimerization in aganist-induced activation of 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A[J].Molecular Pharmacology,2008,73(2):431-440.

[4]范小琴,吴喜萍,王海峰.脑梗死后低钠血症与脑钠素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997-999.

[5]Riggs J E.Neurologic manifestation of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J].Neurol Clin,2002,20(1):227-231.

[6]Martin R J.Central pontine and extrapontine myelinolysis:the 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s [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4,75(supplⅢ):22-28.

[7]Yip H K,Sun C K,Chang L T,et al.Time cours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lasma levels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J].Circ J,2006,70(2):447-452.

猜你喜欢
血钠钠离子低钠血症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SWAN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的使用及维护研究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不同血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钠离子通道与慢性心力衰竭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42例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