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1-07-24 03:31陆秀红
河北医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降血糖西格列汀

陆秀红,何 静,张 圭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老年病科, 广东 广州 510507)

本文作者对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纳的新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 mmoL/L。

1.2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为实验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病程5-8年。B组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4例,病程5-10年。在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基础上,已经采用口服降血糖药联合治疗,但血糖和血红蛋白水平均不达标。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脏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无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1.3 治疗方法:A、B两组均采用正规的饮食控制治疗和合理运动。A组:口服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在不同的时间点服用西格列汀(100mg/d),每隔3d调整一次时间点。二甲双胍(500mg/d)均在餐前服用。采用动态葡萄糖检测系统监测各个时间点血糖值的变化,14周后比较疗效前后动态血糖及其他指标的变化。B组:每天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

1.4 监测指标:本研究对以下指标进行了监测,即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TC、TG、LDLC、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

1.5 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采用X2检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FPG单位为 mmoL/L,FINS单位为 mU/L),HOMAIR正常值为1。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糖尿病控制标准[2]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 2h 血糖<11.1mmoL/L。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未达上述标准。

2.2 治疗结果:从表1可知不同的时间点服用西格列汀,其疗效基本相当,不受饭前后服用的影响,即可以在1d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服用。

表2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比较(mmoL/L)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TC、TG、LDL-C、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的变化见表3。由表 3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 FBG、2hBG、FINS、HbAlC、TC、TG、LDL-C、HDL-C、HOMA-IR、B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lC、TC、TG、LDL-C、HDL-C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A 组HOMAIR、BMI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B 组HOMA-IR、BMI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但只有实验组可以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控制体重。

表3 A、B两组治疗前后血糖、HOMA-IR、血脂、BMI的变化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2.85亿人患糖尿病。糖尿病为人类第四大死因,全球每年有超过38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Ⅱ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诊断初期,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即损失50%以上[4]。传统治疗II型糖尿病通过口服降糖药物,但我国仍有70%以上患者无法达到理想控制血糖效果。而且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低血糖风险、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胃肠不良反应等。

2006年FDA批准了首个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我国SFDA在2009年批准该药进入中国市场。据报道,单独使用西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其对亚洲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幅可以达到1%[5],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降幅分别达到1.0-1.9mmoL/L 和 3.0-3.5mmoL/L[6]。西格列汀主要是针对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改善研制。人体肠道分泌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7]。GLP-1可抑制β细胞凋亡,促进β细胞新生,增加β细胞的数量。T2DM患者肠促胰岛素分泌的功能显著降低,且肠促胰岛素在体内两三分钟就可以被二肽基肽酶-4(DPP-4)水解。据报道[8],肠促胰岛素产生的促胰岛素分泌效应占餐后胰岛素分泌总量的60%左右。如果能抑制住DPP-4,则肠促胰岛素的水平就会升高,同时人体自身调节血糖能力也会显著提高。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而设计,对西格列汀的临床研究显示,西格列汀有以下优点,即能显著改善T2DM患者血糖水平,能与目前几乎所有口服降血糖药物连用,能改善β细胞功能,不增加体重,减低低血糖发生率,减轻胰岛素抵抗等。

本文利用西格列汀上述优点,将其与二甲双胍联用,观察了其治疗型Ⅱ糖尿病的作用。研究发现,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水平,而且不产生其他口服降血糖药物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和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并能很好的控制胰岛素抵抗和体重增加。还有一项值得关注的是,西格列汀不受餐前后的影响,即在餐后服用也能达到良好的降血糖效果,并且能维持大约12h。总之,西格列汀从新的机制上治疗Ⅱ型糖尿病,它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了新方向,再加上如上所述的优点,是新一代安全、有效的降血糖药物。

[1]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7.

[2]李学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53 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8):932.

[3]郝淑莉.参芪降糖胶囊合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适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4):21-22.

[4]Holman RR.The Treat-to-Target Trial:randomized addition of glargine or human NPH to oral therapy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1998,40(suppl 1):S21-S25.

[5]Nonaka K,Kakikawa T,Sato A,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tagliptin monotherapy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79(2):291-298.

[6]Hermansen K,Kipnes M,Luo E,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itaglipt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on glimepiride alone or on glimepiride and metformin[J].Diabetes Obes Metab,2007,9(5):733-745.

[7]K.Aaboe.Twelve weeks treatment with the DPP-4 inhibitor,sitagliptin,prevents degradation of peptide YY and improves glucose and non-glucose induced insulin se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2010,4(12):323-332.

[8]Creutzfeldt W.The entero-insular axis in type 2 diabetesincretins as therapeutic agents[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01,109(Suppl 2):288-303.

猜你喜欢
降血糖西格列汀
吃素无法降血糖
漫长的旅途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规律运动,巧降血糖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60例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