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观察

2011-07-24 03:31邓益泉
河北医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心肺存活率剂量

邓益泉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 都江堰 611830)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临床急救工作中常见的最危急且最难处理的问题,其病死率极高。肾上腺素作为心肺复苏中首选的一线药物[1],其单独使用时无论是标准剂量还是大剂量,均不能改善患者存活率和远期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给予外源性血管升压素可明显改善心肺复苏期间各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提高自主循环的恢复率。本文将肾上腺素与血管升压素联合应用于心肺复苏的救治中,并与标准剂量和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作对比,旨在探讨联合使用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4例心跳骤停患者,所有患者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听诊心音消失、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且经心电图证实。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6.9岁,病因包括冠心病16例、脑血管疾病12例、肺心病8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药物中毒4例、触电1例、原因不明3例。将此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18例,肾上腺素大剂量组(B组)18例,肾上腺素联合血管紧张素组(C组)18例。三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因、复苏前心博骤停时间及心肺复苏开始至用药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s)

A组18 10 8 18-78 56.8±16.3 8.34±5.61 1.25±0.78 B 组 18 10 8 20-78 56.3±16.7 8.40±5.12 1.27±0.75 C组18 10 8 19-77 56.4±16.4 8.37±5.33 1.24±0.77

1.2 抢救方法:所有发生心室纤颤患者首先给予直流电除颤,按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处理标准处理;所有患者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心电、血压等检测。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如果自主心律未见恢复,每隔3-5 min重复给予肾上腺素的首次剂量1mg,直至自主心律恢复或停止抢救[1];肾上腺素大剂量组首次剂量的肾上腺素为0.1mg/kg静脉推注,若未见自主心律恢复,每隔3-5 min重复给予肾上腺素的首次剂量[3];肾上腺素联合血管紧张素组首次给予肾上腺素1mg和血管升压素0.5u/kg静脉推注,若自主心律未见恢复,每隔3-5 min重复给予以上两药的首剂剂量。所有患者在药物复苏的同时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胸外心脏按压、持续心电、血压监护等,如自主循环恢复后,进入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此时注意维护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1.3 判断标准:①心肺复苏终止标准:用药致自主循环完全恢复或经采用各种措施抢救治疗60min后无自主循环及心电活动,则终止复苏。②自主循环恢复标准:出现窦性、房性、交界性、加速的室性逸搏等规律性的自主心律,且血压≥90/60mmHg,并维持此种状态30min以上。③1h有效率标准:复苏1h内,自主心律恢复,但血流动力学情况还不稳定,有再次复苏心脏停搏的可能。④24h存活或出院存活标准:自主循环恢复正常,有或无自主呼吸且存活时间≥24h;自主心律、自主呼吸和意识基本恢复到心跳停止前的水平,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存活出院。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计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检验标准为 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心肺复苏的疗效比较:三组患者自主循环、1h有效率、24h存活率、最终出院率的比较显示,肾上腺素大剂量组(B组)的疗效优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而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C组)同时治疗的疗效有显著优于单用标准剂量(A组)和大剂量(B组)肾上腺素组,P均<0.05,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心肺复苏后疗效比较 n(%)

2.2 三组患者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及恢复时间的比较: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组(C组)和肾上腺素大剂量组(B组)患者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均显著高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也都短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而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组(C组)和肾上腺素大剂量组(B组)两组间的比较显示: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组(C组)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和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都优于肾上腺素大剂量组(B组),P也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及恢复时间的比较n(%)/(±s)

表3 三组患者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及恢复时间的比较n(%)/(±s)

注:*表示与A组的比较,#表示与B组的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总例数 自主循环恢复n 平均时间(min)自主呼吸恢复n 平均时间(min)A 组 18 5(27.78) 21.3±2.0 4(22.22)122.3±11.7 B 组 18 11(61.11)* 10.3±1.9* 9(50.00)* 81.2±9.3*C 组 18 17(94.45)*# 8.4±2.2*# 15(83.33)*# 52.1±7.9*#

2.3 三组患者从开始用药到恢复自主循环所用肾上腺素的总剂量及应用周期的比较:以单次静脉给药为一个周期,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组(C组)的用药总剂量和平均用药周期均少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和肾上腺素大剂量组(B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而肾上腺素大剂量组(B组)的用药总剂量随大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但其用药周期明显短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详细情况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从开始用药到恢复自主循环所用肾上腺素总剂量及应用周期比较(±s)

表4 三组患者从开始用药到恢复自主循环所用肾上腺素总剂量及应用周期比较(±s)

注:*表示与A组的比较,#表示与B组的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总例数 开始用药到恢复自主循环恢复所用剂量(mg)用药剂量 平均用药量(min)肾上腺素应用周期(个)周期数 平均周期A组18 1-22 19.18±4.12 1-22 18.30±3.83 B 组 18 1-32 25.09±4.67 1-9 6.81±1.59*C 组 18 1-7 5.64±1.25*# 1-7 5.35±1.05*#

3 讨论

目前肾上腺素仍作为心肺复苏中的首选药,主要因为其具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特性,能在心肺复苏中增加心肌和脑的供血,但其β-肾上腺素能样作用能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减少心内膜下的血液供应,所以其是否有利于复苏尚有争议。上世纪90年代Lndner等[4]发现复苏成功的患者中血浆血管升压素(AVP)水平明显高于复苏失败的患者,提示外源性血管升压素可能在心肺复苏期间发挥有益作用[5]。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肺复苏中采用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无论在自主循环和呼吸恢复、1h有效率、24h存活率、最终出院率方面,还是其总用药量和用药周期方面均明显优于和短于标准剂量肾上腺素和大剂量肾上腺素的治疗效果,其中肾上腺素大剂量组的疗效也显示更优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肾上腺素大剂量组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相比,虽其用药周期明显缩短,但因其每次给药剂量更大,其总用药剂量大于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心肺复苏中使用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较之单独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更能提供自主循环的恢复率,缩短自主循环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而与大剂量肾上腺素的治疗相比,其减少了肾上腺素的首剂使用量,相对较少了大剂量肾上腺素所并发的毒副作用,克服了其对心肌的损害和对大脑复苏的不利作用,也提高了存活率。

综上所述,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升压素在心肺脑复苏中的有效率及存活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标准剂量或大剂量的肾上腺素,通过联合用药,发挥药物协同的作用,以减少药物使用的总剂量,并减少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从而提高患者自主循环的恢复率和存活率。

[1]李春盛,杨铁成.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续完)[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70-373.

[2]李春盛,樊寻梅.聚焦2005年ECC及CPR治疗推荐国际会议[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0):871.

[3]Vilke GM,Chon TC,Dunford JV,et al.The three-phase model of minimal delay arrest as applied to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a large,urba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J].Resuscitation,2005,64(13):341-348.

[4]Lindner KH,Keller A.Release of endogenous vasopres sors during and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8u8citation[J].Heart,1996,75(2):145-150.

[5]李培杰,陈天铎,张京梅,等.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加压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1):28.

猜你喜欢
心肺存活率剂量
·更正·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心肺血管病杂志》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