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临床分析

2011-07-24 03:31张兴无
河北医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通腑呼气用力

张兴无

(山东省巨野县北城卫生院, 山东 巨野 274900)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间的6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病程10-26年;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病程12-32年。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公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纳入病例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皆低于70%。中医方面的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材《中医内科》相关标准制定,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型。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或喘息,痰黄稠或黏滞难咯,胸闷或痛,口燥咽干,或发热恶寒、头痛身困、鼻塞涕浊、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痰中药汤剂。基本处方:厚朴、杏仁、黄芩、炙甘草、半夏各10g,全瓜蒌20g、紫菀l2g、款冬花12g、石膏15g、大黄6g(中药具体的剂量可依据患者临床状况进行调整)。水煎取药汁400mL,1剂/d,分2次服用。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

1.4 观测指标:每日观察记录患者体温、咳嗽、咳痰量、气促、喘息及肺部啰音情况。肺功能评价采用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气流阻塞是通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减少来评估的。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法。

2 结果

2.1 两组间疗效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X2=4.931,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FVC和FEV1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684、2.322,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均数±标准差)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进行性发展,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在中医上属于“咳嗽”、“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病机以外邪犯肺、痰浊阻肺、正气亏虚为主[1]。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肺脏长期遭受多种内伤、外感之邪的侵袭,而导致宣降功能失常,日久则肺气受损,肺虚日久,则子盗母气,而出现肺脾两虚,久而病势深入耗伤肾气,最终导致肺脾肾俱虚。由于肺脾肾亏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湿瘀久化热,炼液成痰,痰浊内蕴;又由于正气亏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减慢而成瘀,久则瘀阻血脉。痰瘀互结,阻遏气机,肺气郁闭,气体交换受阻,清气不能输送濡养全身,浊气难以排出而滞于胸中,渐而成疾[2]。临床辨证多为痰热壅肺,治疗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

现代医学证明,通腑法可通过扩张毛细血管而增加散热,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菌能力,对抗内毒素而实现清热,还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和消除炎症。通腑法还可使滞留在肠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各种肠源性有毒物质和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保护重要脏器(心肺肝肾脑)的生理功能。通肺治疗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3]:①增加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②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分泌增多,从而提高肺的免疫功能。③研究表明通腑要药大黄具有抗感染、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使气道痉挛缓解,痰量减少且易咳出。④使胃肠蠕动加强,促进排便或排气,使腹压降低,胸肌运动幅度加大,直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⑤使滞留于肠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和各种肠源性有害物质、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从而保护肺、脑等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此病在中医上属里实热证,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通腑化痰法方中大黄、瓜蒌、厚朴可通腑泻热;紫菀、款冬花等可化痰止咳。全方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通腑理气之效。

[1]朱世杰.通腑法治疗内科热病发微[J].山东中医杂志,1998,17(6):245-246.

[2]陈瑞,梁凤霞.浅谈治肺当求治脾胃[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3):20.

[3]沈若冰,余小萍.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理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79-80.

猜你喜欢
通腑呼气用力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用力!用力!再用力!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暴力行为
用力过猛
通腑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