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消颗粒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IL-8水平的影响

2011-08-01 11:49张志勇杨巧利李子印李克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9期
关键词:级者白介素痤疮

张志勇,刘 慧,杨巧利,李子印,李克盛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邯郸市中医院,河北邯郸,056001)

寻常性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免疫反应在寻常性痤疮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过程涉及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粉刺消颗粒是本院临床应用已久的经验方,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2010年1月~2011年1月作者观察了粉刺消颗粒治疗肺胃热盛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并测定了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邯郸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共入选患者65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33例,男19例,女 14例,平均年龄24岁(18~34岁),病程3月~4年,病情分级采用Pillsbury分级法[1],Ⅰ级者3人,Ⅱ级者 18人,Ⅲ级者 12人。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25岁(18~36岁),病程4月~5年,病情Ⅰ级者 3人,Ⅱ级者19人,Ⅲ级者10人。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符合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肺胃热盛型辨证标准[3]:皮疹以红色丘疹为主,可见脓头,油脂较多,伴口干、口渴、大便干、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1.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 18~45岁;近1年来未使用避孕药或其他影响内分泌的药物,无内分泌疾患;治疗前1月内未系统使用治疗痤疮的药物,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外用治疗痤疮药物。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职业性痤疮或药物性痤疮;治疗期间中止或更换治疗药物及方法者;对治疗药物成分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口服粉刺消颗粒(邯郸市中医院制剂室加工),10 g/次,3次/d;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粒/次,3次/d。2组均同时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武汉中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1次/d,晚上使用。2组疗程均为8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皮损消退率判定疗效[2],痊愈:皮损消退率≥90%,或仅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显效:90%>皮损消退率≥60%,症状明显减轻。有效;60%>皮损消退率≥30%,症状改善。无效:皮损消退率<30%,或临床症状加重。皮损消退率=(疗前皮损数-疗后皮损数)/疗前皮损数×100%。

1.4 观察指标

1.4.1 IL-6、IL-8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检测血清IL-6、IL-8的表达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部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离心保存,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统一测试。

1.4.2 观察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2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IL-6、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IL-6、IL-8表达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组之间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水平比较(±s,pg/mL)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水平比较(±s,pg/mL)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试验组比较,##P<0.01。

IL-6 IL-8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3 106.54±57.00 30.19±12.52** 48.14±20.99 12.04±4.38**对照组 32 120.99±47.49 42.54±14.692**## 50.53±20.36 16.27±5.90**##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 讨 论

寻常性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反复发作,故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属于中医肺风粉刺的范畴,中医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探讨安全、有效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制剂一直是临床研究的一个方向。粉刺消颗粒中枇杷叶、杏仁、桑白皮清泻肺胃之热、苦参、黄芩、生大黄、生石膏、金银花、野菊花、薄荷清热泻火解毒,生地黄、牡丹皮、丹参、当归、赤芍、山楂凉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泄肺胃、凉血解毒之功效。其组方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素、黄芩、金银花表现出良好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效果[4-5]。黄芩苷、苦参碱等可能通过抑制雄性激素受体的表达而具有拮抗雄性激素对皮脂腺细胞活性的作用[6]。此外,牡丹皮、赤芍、金银花、苦参表现出拮抗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8的作用[7]。丹参提取液中的丹参酮能够减少IL-6的生成[8]。这表明中药对细胞免疫也发挥了作用。因此,粉刺消颗粒可能通过多个途径作用于痤疮的发病机制。

寻常性痤疮患者存在着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的免疫反应参与了痤疮的致病过程,并促使痤疮炎症形成[9]。在痤疮的炎症发展过程中,前炎性因子、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均参与了痤疮炎症机制,甚至存在免疫失衡[10]。角质形成细胞主动的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诱导炎性细胞向表皮浸润,继而释放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等,引起粒细胞、巨噬细胞趋化聚集,最终引起局部炎症的发生。IL-6、IL-8被称为前炎症细胞因子,均为多功能的非特异性介质,可视为有多种细胞释放的早期宿主防御因子,能够调节炎症细胞和非炎症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痤疮患者血清中IL-6、IL-8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提示这2种炎症介质参与了痤疮的发病过程[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粉刺消颗粒对于肺胃热盛型寻常性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显著的降低血清IL-6、IL-8的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免疫,这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1]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3] 杨 柳,钱 江,周耀湘,等.岭南地区寻常痤疮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95.

[4] 陈红斌,陈 钧.大黄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4):111.

[5] 朱亚芳,赵浩如.中药体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测定[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3):224.

[6] 鞠 强,尹兴平,石继海,等.黄芩苷等中药单体对人皮脂腺细胞内雄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2):167.

[7] 张云璧,瞿 幸,牛福玲.常用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及分泌白介素-8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1):18.

[8] 郭伟强,曹婷婷,徐雯婧等.丹参酮Ⅱ-A对细胞因子IL-6和IL-10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8,18(6):30.

[9] 吴小红,刘瓦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寻常性痤疮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11):915.

[10] 李佳妍.痤疮发病机制中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8):1124.

[11] 林新瑜,罗旭松,董巍等.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1a、白介素-6、白介素-8和a-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检测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6):335.

猜你喜欢
级者白介素痤疮
0.1%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分析
唑来膦酸联合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的效果评价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