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08-06 01:53李小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充血性阻滞剂

李小红

(湖南涟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 涟源 417000)

卡维地洛是一种神经激素拮抗剂,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神经递质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降低心肌耗氧,抗氧化、消除自由基,降低炎性分子[1,2]。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我们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卡维地洛,观察其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湖南涟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推荐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评定标准[3],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59.50±5.33)岁;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心功能分级方案进行评价,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6例。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为48~73岁,平均(59.20±6.05)岁;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16例、Ⅳ级5例。所有观察对象排除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等。两组性别、年龄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苷类、利尿药、血管扩张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等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观察组开始服用卡维地洛,初始剂量从2.5mg,2次/d。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心率超过60次/分,每2周递增剂量2.5mg,2次/d,直至20mg,2次/d或达到目标剂量,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在治疗前后均做心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

1.4 疗效评定标准[4]

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2个级别,为显效;较治疗前改善1个级别为有效;改善不足1个级别或者症状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用Excel输入,由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LVEDd及LVEF比较

两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超声心动图示LVEDd在缩小,LVEF也在增加,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 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LVEDd及LVEF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LVEDd及LVEF比较(±s)

观察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心率(次/min) 87±13 70±12 89±14 80±13 LVEDd(mm) 66.3±4.3 55.2±4.1 67.9±4.8 60.5±4.3 LVEF(%) 36.4±7.6 45.7±3.7 36.8±7.9 40.8±4.0

3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致死率高、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是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5]。

自1975年瑞典学者Waagstein等开创了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先河以来,β受体阻滞剂由过去心衰治疗的禁忌证转变为适应证[6]。而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改善心脏功能[7]: ①降低心率,延长舒张期充盈时间及增加冠状动脉灌注;②降低心肌耗氧;③ 抑制儿茶酚胺介导的游离脂肪酸释放,从而改善心肌动力;④上调β肾上腺素受体并减少心肌氧化反应负荷;⑤心脏电生理机制,包括心率减慢、异位起搏自行放电减少,传导延缓及房室结的不应期延长。卡维地洛[8]是一种肾上腺素α、β受体阻滞剂。其阻滞突触后膜α1受体,可扩张血管和降低外周血管循环阻力。阻滞β受体,可抑制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与其他β受体阻滞剂不同,本品不上调心脏β受体密度,而是抵抗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其具有抗氧化、心脏和神经元保护等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三月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心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超声心动图示LVEDd在缩小,LVEF也在增加。表明卡维地洛不仅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而且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1]马宏华,王正栋,吴亚东,等.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30-31.

[2]白冰,王志敏.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炎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5):383-384.

[3]杨巍,梅育嘉.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药物与床,2009,12(6):440-443.

[4]贺红祥.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20例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7):1310-1311.

[5]陈才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6,27(4):331-332.

[6]马元,罗明.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1):100-103.

[7]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721.

[8]徐文泉,丁淑芬,懂华军.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07,42(10):62-64.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充血性阻滞剂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探讨超声在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非同步化运动中的应用效果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