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2011-08-06 02:50叶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尿潴留芬太尼受体

叶秀丽

(福州市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 福州 350009)

子宫切除患者术后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手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从生理到心理,影响术后恢复效果,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是静脉自控镇痛,临床上常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其镇痛效果确切。但因其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等较多,极大地限制了在临床上的使用。地佐辛是新型的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强于喷他佐辛,是k受体激动剂,也是μ受体拮抗剂,成瘾性极小。本实验对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分别使用地佐辛或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年龄在29~67岁,平均(45.5±5.6)岁,体质量在46~71kg之间,平均(62.2±3.5)kg;对照组年龄在28~65岁之间,平均(46.4±4.7)岁,体质量在47~70kg,平均(60.6±4.1)kg。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均为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方法相同,手术之前教会患者使用PCA(患者自控镇痛术),并掌握VAS评价方法,治疗组患者术毕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5mg(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批号07092701),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902)观察5~10min使患者VAS≤4[1],如果VAS达不到要求再追加一次[1],最高可使地佐辛达到10mg,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经静脉通道,连接PCIA泵,治疗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8mg/kg+格拉司琼6mg+0.9% NaCl共100 mL,对照组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16ug/kg+格拉司琼6mg+0.9% NaCl共100mL。PCA参数设置为,持续剂量2mL/h,PCA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术后镇痛时间48h。

1.3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应用麻醉药物后,2h、4h、24h、48h镇痛评分(VAS)及相关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为无痛;<3为优良,3~5满意,>5不满意,10为剧痛。观察并记录有无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等。

1.4 排除标准

颅内压增高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不能理解VAS评分或者不会使用PCA患者等[2]。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应用麻醉药物后,2h、4h、24h、48h镇痛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镇痛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镇痛比较(±s)

组别 例数 2h 4h 24h 48治疗组 30 3.34±0.54 3.21±0.21 2.61±0.10 2.58±0.15对照组 30 3.42±0.57 3.42±0.32 2.72±0.23 2.71±0.32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患者嗜睡2例占6.67%,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5例,占16.67%,嗜睡4例,13.33%呼吸抑制2例,占6.67%,皮肤瘙痒3例,占10%,尿潴留2例,占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可以引起术后一系列的机体反应,能引起机体释放儿茶酚胺、皮质醇-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内源性物质释放,导致患者的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全身血管阻力增加,高血压,并促进机体水钠潴留,心脏负荷增加,甚至出现脑血管以外、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静脉镇痛是较好的方法,可有效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同时也是一种μ2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果确切,由于芬太尼镇痛的同时有兴奋迷走神经作用,以及作用于极后区化学感觉区,可引起恶心、呕吐,增加输尿管平滑肌张力,并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引起尿潴留。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对k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属于阿片类强效中枢镇痛剂[3],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可待因、镇痛新的镇痛作用比较强。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术后镇痛评分(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应用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可产生与芬太尼同样的镇痛效果。有研究表明地佐辛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其主要提倡绿色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少,成瘾性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地佐辛组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明显发生率明显比芬太尼组减少。

综上所述,地佐辛应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理想的术后静脉镇痛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

[1]陈珏,施晓华,胡晓影.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小儿眼科术后镇痛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1(6):416.

[2]许立新,余守章,许学兵,等,等效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应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5):280-282.

[3]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6(4):255-256.

猜你喜欢
尿潴留芬太尼受体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