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71例临床体会

2011-08-14 00:47潘慧明
河北医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肺心病血气呼吸衰竭

潘慧明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BiPAP)是近些年发展应用的抢救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之一,为深入探讨BiPAP治疗疗效,我院对2006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71例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且年龄≥60岁患者在常规吸氧等治疗外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并以同期收治的仅给予常规治疗的69例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衰老年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40例,均为我院2006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且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同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病史及辅助检查包括胸片、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气分析等诊断为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1]。随机将140例分为观察组71例、对照组69例,观察组71例中男64例,女7例;年龄 62-84 岁,平均(72.1±5.2)岁;其中合并COPD者59例,合并支气管哮喘者7例,合并支气管扩张者5例。对照组69例中男63例,女6例;年龄60-85 岁,平均(72.4±5.1)岁;其中合并COPD 者57 例,合并支气管哮喘者6例,合并支气管扩张者6例。140例患者均神志正常,未见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未见昏迷,无有创通气治疗指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及基础疾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1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①给予抗生素有效控制患者肺部感染。②积极清除患者口腔、鼻咽、气管等分泌物,维持患者呼吸气通畅。③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④可短时程给予利尿剂脱水治疗,以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该治疗基础外另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给予患者面罩吸氧,采用S/T模式,呼气正压初始设置在4cm水柱以下,吸气正压初始设置为8-10cm水柱,根据患者耐受、适应情况逐步增加正压通气,并维持吸气正压14-24cm水柱,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最佳,每天正压通气时间在18h以上,且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4-10L。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方可逐步降低呼气、吸气正压及每日通气时间,且待患者吸气正压降低到初始压力方可停用呼吸机。停用后2d内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并监测血气分析,如2d内患者感觉有胸闷、出汗、心率增快、呼吸急促,二氧化碳分压增加10mm汞柱以上需再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如通气治疗中患者病情加重,肺部感染加重,低氧血症,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等应及时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检测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定:患者经正压通气治疗后病情有明显改善,好转出院,视为治疗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病情为改善或有加重、恶化,转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或死亡,视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其中定量资料进行t检验、定性资料经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处理。P<0.05视为两组差异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正压通气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检测指标及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见表1。两组治疗后SaO2、pH、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 或 P<0.01);治疗后观察组 SaO2、pH、PaO2、PaCO2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各观测指标变化情况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71例患者治疗有效者61例,有效率85.9%,患者正压通气时间(6±2)d。其余10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中8例转为有创通气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患者病情加重、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对照组69例中治疗有效者38例,有效率55.1%,另31例患者经有创通气治疗后,5例放弃治疗,24例好转出院,2例并发严重肾衰竭死亡。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16.1,P<0.01)。

3 讨论

通过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 SaO2、pH、PaO2、PaCO2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得出,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酸碱度、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从而纠正患者呼吸衰竭。同时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还可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有效减轻体内炎症反应。这可能与BiPAP呼吸机治疗快速改善体内缺氧、改善组织灌注有关[2]。此外,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衰疗效确切,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治疗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严格把握好转为有创通气治疗指征,对BiPAP治疗3h后病人病情无改善或有加重,或排痰困难、气道分泌多,应及时转为有创通气治疗[3]。②可根据患者浅快呼吸指数判定患者BiPAP治疗撤机与否。浅快呼吸指数为呼吸频率、潮气量比值,是能较好反映出患者撤机失败的指标之一[4],如患者浅快呼吸指数在 105 分·min-1·L-1以上,不宜撤机。

综上述,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可快速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轻体内炎症反应,是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2):23-25.

[2]潘素素,陈瑶.BiPAP对老年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血气、血液流变学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2):129-131.

[3]杜薇,刘建德,赵蕴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3):275-277.

[4]任红岩,马晓曼,黄小波,等.浅快呼吸指数对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病人撤机临床意义的评估[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0):902-903.

猜你喜欢
肺心病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