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艺术在科学性上的美学追求

2011-08-15 00:43
剑南文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腔体歌唱者唱法

同 飞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710062

歌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种类之一,以人类自身作为乐器,直接抒发人们的感情,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在我们的身体中,由于不同的肌肉组合,歌唱者在歌唱时,根据不同歌曲的特点,控制这些肌肉组合,使发出的声音完美表达歌曲的内涵。因此,在歌唱中,如何控制发声载体,诠释歌曲内涵,这需要科学理念的支撑。

一、科学的发声状态

发声的过程是指呼吸器官呼气时声带震动,通过各种共鸣腔体的协调,引起共振,产生大量的泛音,成为圆润、明亮、穿透力强、传得很远而优美的声音。嗓音专家冯葆富所说:“科学、正确的发声状态,应当是运用最节能发生能量,发挥发声器官最大声学作用,达到最佳艺术效果。”[1]遵循科学的歌唱生理规律,才能使歌唱艺术生命长青。

歌唱的声音包括真声、假声、混声。真声是指由声带做整体震动,音量打、泛音多,接近日常生活语言发声,常用与中、低音区。假声是指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使部分声带发生震动所发出来的声音这种声音比真声要高要弱,常用与高音区。混声是指由部分声带振动,音色介于真假声之间,音区过度统一没有痕迹感,并且头腔和胸腔共鸣结合密切。

在唱歌时,不同的音色要求我们利用各共鸣腔体进行调配,使它们达到最佳状态。我们人体自身有许多共鸣腔体,可分为: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而这些共鸣腔体所产生的声音效果有所不同。头腔共鸣是指在鼻腔上方以窦部所固定的各空间,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使声音通过鼻腔进入头腔,产生共鸣,使声音色彩明亮柔和。口腔共鸣是指包括口腔、喉腔为可变共鸣腔,加强各种共鸣的效果及修饰吐字的作用,它是歌者嗓音个性的体现,同时也是共鸣的基石。胸腔共鸣是指声带以下以胸腔为共鸣腔体,以其宽阔的腔体美化声音的色彩,加强声音的浑厚感和震撼力。

真正科学、正确的发声就要求在音高的过度当中真假声互相衔接一致,各个共鸣腔体呈动态平衡状态,形成混声状态。通过混声状态的训练达到统一声区的目的。

二、歌唱技巧的科学性

歌唱技巧科学性的本身就是中外各种唱法所共有的共同特征。科学的发声技巧要求歌唱者喉头打开、自然发声、声音拥有高位置、气息流动,主要体现在声音位置与气息支持这一辩证关系的统一问题。

不管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我国的民族唱法都有着自己独特发声的科学性。金铁霖教授说过“科学性的本身是共性,是中外各种唱法所共有的……不同语言、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欣赏习惯是会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唱法也随时而发生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变得不科学了,而是在科学的共性之下体现出来的个性不同罢了。”[2]

因此,歌唱技巧的科学性在不同唱法、不同作品、不同的歌唱者也体现了不同的科学性。与美声唱法有所不同,民族唱法的声音更加集中、亮。但这并不意味歌唱者为了音色靠近,而偏离科学的发声方法。 对每一位歌唱者来说科学的歌唱方法是通往声乐艺术道路的大门。歌唱艺术是一门以人身作为乐器的音乐艺术,拥有良好的歌唱方法才能保护声带不受损害,延长歌唱艺术生命。然而,每位歌唱者的自身条件不同,不能要求所有歌唱着都要喉头打开的一样,腔体打开的一样,因人而异。歌唱者应该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嗓音条件,身体条件的歌唱方法。才能真正的体现歌唱中的科学性。

三、把握歌曲韵味审美的科学性

在演唱的过程中,歌者对歌曲从刚开始学唱到最后演唱的过程中,需要从歌曲的歌词行腔,曲式曲调,情感韵味中把握歌曲的风格特征。歌者应该在科学的范畴里强调、借鉴、发展歌曲中所蕴含的个性风格,把握歌曲的韵味。(由于西方艺术歌曲、歌剧,在其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演唱模式。下面主要阐述的是中国民歌的演唱。)

长时间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误区,认为只要用一种唱法就可以诠释所有歌曲。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在演绎各种高难度的西洋歌剧咏叹调时游刃有余,但他在唱美国的流行歌曲是却直着嗓子在“吼”。因此拥有科学的发声技巧而没有科学正确把握歌曲的韵味只能说你的演唱成功了一半。如何正确把握歌曲的韵味?

1.语言是人类情感交流最直接、形象、具体的工具,在歌唱的过程中,语言是歌曲韵味的一大特征。比起西方的歌曲,中国的民歌则体现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如陕北民歌《赶牲灵》,歌者一开口,听众便知是西北一带的民歌,她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的特点及方言。

2.声音音色的选择是体现作品风格的关键因素。音色分很多种,在演唱中国歌曲时,因该选择有真声色彩的混声,这种声音与中国语言特色接近的,具有透、亮特征,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音色。根据歌曲风格的不同调整真假声的比例,如演唱《小河淌水》时应该采用假声较多的混声,音色甜美、圆润;演唱《信天游》时采用真声较多的混声,音色清脆、嘹亮、苍劲。

3.注重曲调中的加花手法—润腔的变化。与西方歌曲中的装饰性华彩手法不同,润腔手法则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倚音、滑音、叠音、带音、豁音等等。如贵州雷山的高腔飞歌《客来到家啦》,第一句的上挑音比作“高山”,最后一句下滑音比作“流水”。[3]还有在中国戏曲和曲艺的演唱中也有代表各自风格的行腔与润腔。

因此,笔者认为,科学认识唱法间存有许多的共同点,其发声原理是一致性,即都是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而在科学唱法的基础上,又必须科学地从传统演唱经验与审美趣味的角度,进行歌曲文化背景的探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歌唱技艺的提高。

[1]冯葆富著《艺术嗓音的保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0月.

[2]金铁霖、邹爱舒著《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2月.

[3]金铁霖、邹爱舒著《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2月。P107.

猜你喜欢
腔体歌唱者唱法
浅谈HVI维护中马克隆腔体的更换步骤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浅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浅析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腔体一体化的研究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情感体现与艺术处理
腔体深度对吸声系数的影响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