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提高难治性白血病疗效的思路

2011-08-15 00:51王建敏浙江省乐清市中医院乐清3256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青黛鸡血藤胃气

王建敏 浙江省乐清市中医院 乐清 325600

难治性白血病指符合下述任何一种情况者:①诊断时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②一岁以下的婴儿白血病;③染色体核型为t(4;11)t(9;22)异常者;④成熟B-ALL;⑤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成的白血病;⑥用标准方案不能获得CR者和早期(18个月)发生复发者,称为难治性白血病[1]。目前西医常采用细胞毒性药物和激素治疗,虽近期缓解较好,但易复发并存在诸多副作用,使得患者难以耐受。鉴于此,寻求提高治疗这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显得尤为重要。

1 把握化疗尺度,掌握三顾原则

难治性白血病在诱导缓解阶段,热毒较盛,温热邪毒伤髓入血,由里外发,波及全身,高热难退;热入营血,耗血动血,故见出血;热毒瘀阻气血,壅塞脏腑,则见癥积,肝脾肿大;热毒流注骨关节,而致关节肿痛;热炼津液成痰,而成痰核;热毒内伏骨髓,耗灼津血,而致贫血虚损。在临床治疗中,邪毒得到控制则诸证随减;邪毒嚣张,难以控制,则诸证俱增,故应恰当把握化疗尺度,热毒去则止,不可过猛伤正,致使邪毒再侵。同时一定要把握其热毒的病理特点,遵循三顾原则。

1.1 顾护津液 白血病属于热性病,温热之邪最易伤阴。在热性病中,津液的存亡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津回则生,津亡则亡”。因此,在做化疗伴有高热时适宜用甘寒清热解毒,养阴之品顾护津液,通常选用:玄参、青黛、莲子心、竹叶、麦冬、水牛角、丹皮、生地、黄连、金银花、紫珠草,燥热伤津之品应慎用。

1.2 顾护胃气 疾病本身和化疗药物的使用,均会耗伤胃气,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纳呆等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胃气的存亡与否,同样是决定愈后的关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因此,当脾胃受损时,应当及时采用健脾和胃之法顾护胃气,通常选用黄芪、太子参、北沙参、薏苡仁、白术、扁豆、淮山药、茯苓、山楂、麦芽、神粬、鸡内金等,以保证治疗成功。

1.3 顾护元气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疾病的消耗,化疗药物的攻伐,均会损伤元气,出现虚弱乏力,甚则衰竭之状。元气的盛衰对于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元气损伤,标志着病情的危重。因此,要加强多种支持疗法,顾护元气。通常选用高丽参、鸡血藤、茜草、龟板、紫河车、山萸肉以等。

2 把握因病致虚,明确难治因素

难治性白血病是邪热为患,伤耗阴血,阴损及阳,终致阴阳两竭、因病致虚的过程。病理改变为邪毒伤髓入血,正气亏虚,虚实夹杂。

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也是其难治的根本因素,邪伏体内之后,其发病的急缓与预后也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邪轻,精血正气消灼较慢,则发病较缓,预后较好;邪重,则大损精血,正不胜邪,发病较急,预后较差。此时治疗应祛邪扶正,除选用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外,配合中药青黛、黄药子、蜈蚣、水牛角、生地黄、丹皮、知母,或直接选用中药如砒霜、轻粉、水蛭、猫爪草、白花蛇舌草。但对于砒霜、轻粉的应用,一定要适量、慎重,观察其毒副反应,中病即止。

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白血病患者有克隆性和获得性染色体异常,基因的变异是白血病的分子基础,染色体畸变、核型异常提示预后差,复发率高。白血病发病发展及预后的内在基础,与中医“正虚邪犯”的观点一致[2]。

痰瘀互结是导致难治性白血病发病及迁延难愈的又一重要病理因素,存在于难治性白血病整个病程之中,由于邪毒之盛,壅塞气血精液,酿成瘀血痰液互结,阻塞各部所致,即邪毒致瘀。急性白血病由于发病急,迅及全身,故常见肝脾肿大(瘀阻),淋巴结肿大(痰核),发热、关节痛、皮肤瘀斑(热毒)。慢性白血病,病势稍缓,常以局部体征突出,如慢粒多见癥积(肝脾肿大),慢淋多见痰核(淋巴结肿大)。可因不同情况,向不同证型转变,更易向热毒灼盛型转变,二者相兼,往往使病情加重,故通常选用炮山甲、地鳖虫、水蛭、鸡血藤、猫爪草、海藻、牡蛎、大黄、蛰虫等。实验研究证实传统消痰化瘀中药有减轻、缓解白血病细胞对肝脾浸润的作用。

3 把握化疗时期,抓住病理特点

诱导期患者反应比较剧烈,例如发热、出血、感染、呕吐等,此时的病理特点一般为正虚邪盛,但此时虚不受补,不耐苦寒,不耐大热,宜小量中药平补平泻,可选用茜草、白花蛇舌草、白术、半枝莲、黄芪等。在巩固期,正邪相持,正气恢复,邪气大减,此时宜祛邪扶正,例如选用青黛、黄药子、蜈蚣、全蝎等。在维持期,患儿经过猛烈的化疗一般肾气已亏,血已虚,表现为正气大虚,邪气已去,宜补宜调,选用皂矾、海马、西洋参、当归、黄芪、鸡血藤等。强化期患儿表现为阴阳平和,宜调不宜补,可选用青黛、金银花、白菊花、半夏、茯苓、鸡血藤、陈皮、菟丝子、枸杞子、冬虫夏草等。

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虚实夹杂,痰瘀互阻,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化疗疗程中,生湿化热,高热难退,心肺肝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3]。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1-172.

[2]郭天剑,谢政军,宋兰林,等.176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及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07-1309.

[3]王泽民,杜艳林,王婧.孙一民应用中药鲜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经验[J].北京中医药,2008,27,(01)51-52.

猜你喜欢
青黛鸡血藤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鸡血藤药膳五款
化学指纹图谱法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鸡血藤饮片煮散质 量体系进行探索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单味青黛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