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分化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及其“大众化”

2011-08-15 00:45汪勇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阶层分化

汪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贵州550001)

阶层分化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及其“大众化”

汪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贵州550001)

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得昔日阶层、地位、利益等相差不大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等“大众”发生了明显的阶层分化且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也各不相同,乃至背逆了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政治追求,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须正确面对并加以有效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有鉴于此,科学、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我们客观正视“大众”的阶层分化,准确把握“大众”所属的阶层属性,正确而科学地推进“大众化”。唯有如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可能富有成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可能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阶层分化;大众;大众化

一、客观正视“大众”的阶层分化

客观正视“大众”的阶层分化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大众”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即所谓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彼此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相差不大。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实践,使得我国的“大众”“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1]。加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大众”自身努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除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外,在社会变革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总结我国现阶段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分化逐步覆盖并渗透原有阶级阶层,农民分化最为显著;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雇佣劳动者出现并迅速壮大;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拉大[2]。李强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表现为:身份制的变迁、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中心群体与社会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新社会阶层的形成[3]。此外,有学者还预测我国未来社会阶层分化发展的趋势:一是主流不变,伴随中间阶层的不断壮大,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将逐步从“洋葱头”型向“橄榄型”发展;二是结构多元,社会阶层分层化和群体化趋势日益加剧;三是流动加速,将实现从“身份”依赖到“契约”资格的体制性突破[4]。

再从阶层分化的极端——贫富两极分化来看,十大阶层中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收入水平是最高的,办事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收入水平居中,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收入水平较低,而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的收入最低。”另据国家发改委2009年重点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揭示,中国的贫富分化在急剧加速。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城镇居民内部差距、农村居民内部差距、城乡居民之间差距中,城乡差距最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在2007年达到64.45%。另据胡润百富榜2008年公布的中国身价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人数从101名增至130名,这个人数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而前1000名最富裕人士的财富总和从4390亿美元增至5710亿美元。中国的贫困人口估计接近3亿。根据人均每日1.25美元的贫困线推算,这3亿人一年全部的财富不足1370亿,还不到前1000名最富裕的中国人一年5710亿美元财富总额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个顶尖巨富,占有的财富相当于一百二十万穷人的家当[5]。相关数据和资料都已充分显示,我国的贫富分化在国际上已日益明显和突出。

从以上阶层分化得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大众”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原来比较单纯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基本结构已经衍生出诸多阶层,而且不同阶层均已基本成形且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政治思想意识及其利益诉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予以客观正视。

二、准确把握“大众”的阶层属性

准确把握当前“大众”的阶层属性是富有成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保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声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7]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在阶级社会中始终是指占据人口绝大多数而被剥削、压迫和奴役的广大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正因为始终谋求“大众”的解放和自由,马克思主义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才把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从而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使社会主义得到成功实践和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庄严宣称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大众”必然是占据全国人口数量绝大多数的广大普通民众。在意识形态及学术研究中,“大众”主要是指区别于党员、领导干部的普通民众。从教育实际来看,“大众”主要指没有系统地接受过中高等教育而不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何物的普通民众。再从贫富分化来看,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开始产生,不但没有随着改革和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减缓,时下仍在不断加速而越演越烈,至今仍看不到任何强有力的社会政策遏制这一发展趋势。因此,“大众”主要是总人数超过80%而又位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主要包括商业服务员工、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及所有的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等。

从社会阶层结构形状来看,李强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抽样分析,把人口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量化,结果比较惊讶,它反映的社会结构比一般的金字塔结构还要差,可以说是倒丁字形的,即约有64.7%的人处在分值非常低的位置上,其他群体则像一个立柱,群体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界限。底部的横道很大,基本上就是农民,竖道大体上就是城市中的各个阶层。并据此指出:“社会上不断攀升的贫富差距、社会价值观念的分裂、生命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倒丁字形社会的表现。”[8]根据社会学理论,“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是一种很不理想的结构,由于底层巨大容易产生社会矛盾。而“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底层更大,社会更不稳定,更容易产生社会冲突,问题更严峻。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及贫富差距拉大容易造成客观的“社会结构紧张”和人们主观上产生的“公正失衡”意识或“不公正感”,导致社会结构紧张和失衡,激化社会矛盾[9]。大众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直接后果是社会冲突和对抗的发生,特别是底层社会对于上层社会的敌视和反抗。近年来,中国已出现了底层社会并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在反社会倾向中,温和层次的“社会不满是底层社会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情绪。底层社会因在资源分享中处于相对被剥夺的地位,自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底层的社会不满是一种主导社会情绪,而其他阶层的不满则是非主导的或偶然发生的。社会仇恨则是一种强烈的反社会情绪,它一般伴有反社会行动。”[10]对此,有学者郑重指出: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所导致的利益调整,使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益处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显著不平等。如何确保绝大多数人从改革和发展中获益,从而使执政党赢得广泛的支持和信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已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三、正确而科学地推进“大众化”

理论之所以能够掌握大众,是因为理论能够解决大众的现实问题,满足大众的现实需要。科学彻底的理论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大众并随着大众的实际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任何一种脱离大众需要、孤立封闭的理论都必将被大众所摈弃。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紧紧地抓住“大众”本身,使之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并积极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就在于他看到了“以往的哲学在理解人和社会活动时,习惯于用他们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11],不知道“任何个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惟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任何一个社会在没有完全消除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分裂的情况下,“人本身的活动”仍然是“压迫人”的力量,利益仍然是人的根本需要,是人类行动的杠杆和动力。总而言之,“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满足“大众”的现实需要及其利益追求,“大众”才可能接受并把之作为自己实践的理论指导,从而才能最终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广大民众的掌握。反之,则不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并非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深玄奥、晦涩难懂而需要阐释并使之通俗易懂而为“大众”熟知或记住一些词句或概念。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邓小平晚年也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4]浅显易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在品质所在。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归结为一点,就是要消除人的异化而使“大众”获得自由和解放。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大众”所面临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各种现实需要及其利益追求,并非所谓的“通俗化”或“普及化”。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要求“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正如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理查德·诺曼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吸引力在于它表现了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更美好社会的向往,这种批判和向往来自于深刻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对阶级利益的反映,它是有理性基础的。人们被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是基于这样一些判断: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剥削和压迫基础上的,它压迫和束缚人的生命力,阻碍人们充分实现人生潜能,它应该让位于社会主义社会,在那里人们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平等,社会主义不是那种用意识形态的合理化来为社会现状作辩护、保护持权者利益的制度。”[1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大众化”,而是着眼于维护并为那些在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中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但却获益不大,甚至没有受益乃至受损“大众”的利益;不是既存利益分配格局及其秩序的巩固,而是调整和改善利益分配,使公平正义得到弘扬和光大。“正义呼吁人们把他们从那些惟一只顾自己利益的冲动中解放出来。”[1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主持公平正义,调整并处理好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始终决定着马克思主义能否大众化及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解决“大众”的现实需要为突破口,让“大众”切实感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确实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服务的理论。这就要求“我们的财政政策以及其他若干政策都需要反思: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应该给13亿人提供机会,而不是只对极少数人提供机会。”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决消除那种背离马克思主义宗旨及其价值追求而无视“大众”的现实需要及其意志的各种不良言行;坚决消除那种仅仅把人民的利益挂在嘴上或印在纸上,而实质上却只顾自己利益和需要的各种形式主义或官僚主义;坚决消除那种不关心民众疾苦、不反映民众需求、不体现民众意志,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意志,把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强加于人,甚至把与自己的希望或期待不尽一致的“大众”需要和意志视为破坏社会稳定的违法乱纪,乃至犯罪等;坚决消除有悖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追求的恶劣言行。唯有如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彻底,才能说服并掌握“大众”,从而实现“大众化”。否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但不可能真正赢得民心而无法“大众化”,反而会遭到唾弃,甚至重蹈覆辙。在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加快改革力度,着力调整和解决劳资利益关系、城乡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行业利益关系及阶层利益关系等矛盾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努力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防止阶层之间或利益群体之间的严重不公及其利益的严重对立。同时,更要特别注意利用公共权力、制定倾斜政策,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使其能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及平等自由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5.

[2]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新华文摘, 2009,(2).

[4]王刘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现状及其走势[J].学术交流,2009,(6).

[5]薛涌.中国必须对贫富分化说“不”[J].中国新闻周刊,2009,(4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285,195,8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95.820.

[8]李强.倒丁字形社会与“共同富裕”渐行渐远[J].绿叶,2009,(12).

[9]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社会学研究,2004,(6).

[10]李强.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8-6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15](加)罗伯特·韦尔.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1.

[16](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77-278.

The View of Stratification on Modern Chinese Marxism Popularization

WANG Yong
(Marxism School,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making old class,status and interests of the smal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orking class,peasant class and intellectuals place a clear class division and sharing of social development outcomes also vary injustice and unfairness and even go against the political pursuit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becom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that Marxism must be right face and effectively solve.For this reason,scenically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Marxism’ popularity of contemporary China need us to objectively address the“public”class division,accurately grasp the“mass”of the strata property,correct and scientific way to promote“popular”.Only in this way,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is possible and fruitful advanc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possibl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marxism;stratum;mass;popularization

D616

A

1009-6566(2011)04-0036-04

2010-03-10

汪 勇(1971—),男,贵州安顺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大众化阶层分化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