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小学汉语推广工作探索
——以韩国“金海中国语教育中心”为例

2011-08-15 00:48朴钟渊庞晨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仁济师资志愿者

[韩]朴钟渊,庞晨光

(1韩国仁济大学中国学部,韩国金海621-749;2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西安710061)

韩国中小学汉语推广工作探索
——以韩国“金海中国语教育中心”为例

[韩]朴钟渊1,庞晨光2

(1韩国仁济大学中国学部,韩国金海621-749;2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西安710061)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不断发展,在海外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和根据不同国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推广工作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为促进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开展,我们立足韩国国情,在总结韩国“金海中国语教育中心”推广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四条根本性的对策:重点依托韩国本土高校;多方努力,积极争取韩国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长的同意和支持;重视师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国家汉办统筹规划、组织调动、积极扶持。

韩国;中小学;汉语推广;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进一步凸显,全球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及时把汉语国际推广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借鉴英、法、德、西等国家语言推广的经验,2004年开始在海外支持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从2004年第一个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到2009年12月,国家汉办已在全世界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1]

在汉语推广大潮中,各国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开设汉语必修课或汉语选修课。2009年12月召开的第四届孔子学院大会也将“孔子学院和大学怎样帮助当地中小学开设汉语课”作为四个主要议题之一。[2]但是作为全世界“汉语热”升温最快的国家之一,韩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却并不乐观,与其汉语学习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探索推进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对策,就成为当前韩国汉语推广工作的一个重点。

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和尝试在韩国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积累了一些推广的经验。适逢推广工作走向深入的关键时期,特将我们的思索结果整理成文,以期对这一工作有所助益。

一、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由于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已经在高中开设,同时汉语考试也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所以在高中阶段,汉语教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根据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教育统计年报》(2009年)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的高中有826所,选修的学生有130218名,占总在校生的7%;下半年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有633所,选修人数为65087名,占总在校生的3.5%。[3]

但是由于韩国政府过去重视德语、法语、日语教学,配备的德语、法语、日语老师占用了大部分二外教师编制,所以汉语师资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教育部门鼓励德语、法语老师脱产进修汉语以后担任汉语课教学。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的紧缺,但是又造成了汉语师资素质偏低、教学质量上不去的不良后果。因此汉语师资不足和教学质量不高成为制约高中汉语推广的主要因素。[4]不过,近年来由于汉语志愿者的加盟,大大改善了高中阶段的汉语教学。

初中和小学,绝大多数还没有开设汉语课。据笔者初步调查了解,目前主要有5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当地小学、初中开设“放学后汉语课堂”和“汉语选修课”,此外,韩国仁济大学在当地小学积极推行汉语教学,效果良好。

总的来看,高中阶段,由于韩国政府倡导,学生积极性越来越高,汉语教学正日益受到重视。只要假以时日,师资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普及面和选修人数将会有较大改观。但是小学、初中阶段,因为韩国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够重视,学生也没有太大兴趣,汉语教学非常薄弱。所以如何在小学和初中较大范围地开展汉语教学就成为当前韩国汉语推广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

可喜的是,已经有人认识到了在小学、初中进行汉语教学的必要性,而且在尝试推广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仁济大学就是其中一个佼佼者,其推广工作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探索韩国中小学汉语推广工作提供了诸多启发和借鉴。

二、韩国仁济大学汉语推广工作总结

仁济大学从2006年开始在金海市3所小学进行汉语试点教学,四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先后在5所小学为600余名小学生开设“放学后汉语课”;形成了一套汉语志愿者和仁济大学中文系学生搭档讲授汉语课的教学模式;承担“庆尚南道汉语师资培养”项目,对50名涉韩婚姻的中国妇女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举办“庆尚南道中小学生汉语朗读比赛”。

经过几年的努力,2009年12月,在仁济大学的组织协调下,由仁济大学、华中师大、南京大学、金海市政府、金海市教育厅共同成立了“金海中国语教育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仁济大学推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扩大推广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中心2010年有三项主要任务:一是邀请来自华中师大、南京大学的15名汉语志愿者赴韩,跟仁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搭档,在金海市38所小学、初中开展汉语教学,同时仁济大学为汉语志愿者进行韩语培训;二是培训本土汉语师资。培训工作将由华中师大、南京大学、仁济大学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完成,培训方式为函授、自学、面授、远程教育相结合,培训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三是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到中国进行汉语文化体验,组织汉语教师到中国进行汉语培训及文化体验,继续举办“庆南地区中小学生汉语朗读比赛”。

仁济大学的汉语推广工作,从在3所小学试点到在38所小学、初中大范围开展;从凭经验教学到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单纯的汉语教学到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汉语推广思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校方大力支持。仁济大学一直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非常重视同中国大学的合作交流,对在中小学推广汉语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不仅为志愿者提供免费食宿,发放生活补贴,还为他们进行韩语培训。其次是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长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长直接决定中小学选修课和兴趣课的开设,所以能否得到他们的许可和支持是汉语推广的关键。仁济大学多年来为地方的环境保护、文教卫生做了很多贡献,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跟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在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的建议很快就被地方政府和中小学采纳,并给予积极的配合。第三是不断改善师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推广之初,承担教学任务的是中国交换生和仁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虽然能基本完成任务,但教学上还是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于是从2008年开始邀请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赴韩从事汉语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经过几年的摸索,建立了一套汉语志愿者和韩国中文系学生搭档授课的教学模式。采用这一模式授课,可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很受中小学生欢迎。第四是中国合作大学鼎力帮助。华中师范大学与仁济大学合作多年,彼此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几年来,华中师大为仁济大学选派了两批共计15名优秀的汉语志愿者,有力地保证了汉语教学的质量。

当然,仁济大学的推广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不少志愿者未接受过针对中小学生开展汉语教学的专门训练,每轮志愿者在教学初期,大多不能有效地管理课堂秩序,不能根据儿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汉语教学;更广泛地开展汉语教学受到了师资不足的制约;大量汉语师资得不到韩国教育部门的认证,很难进入正式教师编制;开展远程教学、师资培训、汉语文化体验等需要大量资金,推广经费不足。

总之,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遇到的问题,仁济大学开创性的汉语推广工作为我们打开思路,探索在韩国中小学推广汉语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

三、对策

为了韩国中小学汉语推广工作能取得更大进展,我们结合韩国国情,在总结吸收仁济大学和海外中小学汉语推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条根本性的对策,供同仁参考。

1.重点依托韩国本土高校

中小学汉语推广工作不只是单纯的汉语教学,还涉及到跟地方政府、中小学的沟通,师资的培养,各种比赛和文化体验活动的组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非个人或一般民间机构所能胜任。综合考察各种推动力量,最理想的推动者当属韩国本土大学。本土大学不仅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而且也是必须依靠的核心力量。原因在于:第一,目前韩国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中文课,其中绝大多数大学跟中国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16所大学还同中国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是一支非常雄厚的力量;第二,多年的合作交流,使得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汉语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第三,与本国教育主管部门来往频繁,便于为政府或中小学建言献策,其建议也更易于被采纳。

2.多方努力,积极争取韩国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长的同意和支持

据调查,目前韩国18所孔子学院(课堂)当中,有8所打算或正在当地小学、初中开展汉语教学,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都是“不好找合作学校,地方政府不积极支持”。而仁济大学的推广工作之所以那么顺利,也正是由于仁济大学跟当地政府和中小学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争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长的同意和支持是推广工作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韩国国内,一方面要重点依托韩国本土高校,积极鼓励和支持韩国本土高校跟当地政府部门和中小学校长加强沟通,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在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要发挥韩国孔子学院的优势,深入中小学作调查研究,召开研讨会,为所在地区教育决策部门提供可行性调研报告。[5]

此外,国家汉办要通过“世界中小学校长访华团”项目,继续邀请韩国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官员对中国进行考察访问。美、英两国中小学汉语推广的经验告诉我们,此项目对增进海外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官员了解当代中国及汉语言文化、认同汉语国际推广政策,非常重要。

3.重视师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和初中的汉语课都不是必修课,不会影响他们的升学,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如果有意思又有收获,那么以后他们还会继续学习,否则,他们就选择别的科目。另外,他们的反馈意见也是校方决定是否继续开设的依据。所以教学效果的好坏,关乎受教育者日后很长时期内对汉语的态度,也关乎汉语课能否长期受到校方的重视和支持。因此不管是刚开始试点还是已经有一定的推广基础,改善教学效果始终要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汉语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重中之重是汉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但就目前来看,汉语志愿者和韩国本土汉语师资的培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汉语志愿者的培养要更有针对性。推广初期,汉语志愿者为缓解韩国中小学师资不足,推进中小学汉语教学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国内培养院校没有很好地根据韩国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所以志愿者在工作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实践能力较弱,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不能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教学的能力有限;无法跟学生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这些问题其实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的过程当中也遇到过,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2007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中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重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汉语教师。应该说这个培养方案的出台非常及时,其培养目标很切合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需求。培养单位如能针对韩国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注重强化教学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会有质的飞跃。[6]

其次,要及早解决韩国本土汉语师资的认证问题。因为在韩国,中小学师资有严格的考核和认证标准。要想成为国家正式编制的中小学教师,首先必须在国内专门的师范大学、教育大学院或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学习规定课程,然后才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师范考试,合格之后(每年录用名额非常限制,所以绝大多数通不过),再通过面试才会被聘为正式教师。所以很多中、韩联合培养或中国单方面培养的汉语师资,成为正式编制教师的可能性非常之小。要想解决汉语师资的认证,当务之急是通过官方的沟通和合作,参考中国已经制定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制定出一套新的可被韩国教育主管部门接受的汉语师资认证标准,使培养的优秀汉语师资能较顺利地进入正式教师队伍,或者可被优先考虑作为外聘教师从事汉语教学。只有这样,师资培养才有价值。

4.中国国家汉办要统筹规划、组织调动、积极扶持

首先,中国国家汉办作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领导机构,最具权威性。如果汉办能从大局出发,把中小学汉语推广作为下一阶段韩国汉语推广工作的重点,进行合理的部署规划,那么包括孔子学院和姊妹大学在内的各方力量就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来推进这一事业。

其次,要定时组织召开专门的研讨会,推介成功经验,共同探讨推广对策。同时要发掘各方潜力,调动各方积极性,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大学和个人,尤其是韩方的大学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7]

再次,对推广工作要积极扶持。比如:编写针对韩国中小学生的教材;派遣优秀汉语志愿者;为韩方中小学汉语老师提供观摩教学、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为韩方中小学生提供短期语言文化体验的机会;推荐汉语学习网网站,赠送中文报刊、图书、教材;为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提供资助等等。[8]

四、结语

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国际汉语推广的一个新的趋势,相信在各方努力下,立足韩国本土实际,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推广对策,韩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1]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http://www.hanban.edu.cn/ 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2] 网络孔子学院.http://college.chinese.cn/conference09/.

[3]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教育统计年报》(2009年)[EB/ oL].www.mest.go.kr.

[4]韩容洙.韩国汉语教学概观[J].汉语学习,2004,(4): 73—75.

[5]许琳.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J].语言文字应用,2006,(4):8—12.

[6]周士宏.汉语国际传播师资问题初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62—65.

[7]张晓曼.试论我国对韩国的汉语推广战略[J].东岳论丛,2009,(2):169—171.

[8]沙平.汉语国际推广刍议[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1—4.

[责任编辑 王炳社]

Abstract:As the international popularizing of Chinese progresses,it is a new trend that Chinese is taught in oversea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we should popularize Chinese according to varying situa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Based on the case of“Jinhai Chinese Education Center”in Korea,we propose four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Korea:first and foremost,relying 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second,seeking the admission and support of officials in local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headmasters of those schools;third,emphasizing on teacher train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fourth,China National Office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s plan,support and organization as a whole.

Key words:Korea;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countermeasure

A Study of Popularizing Chinese in Primary and M iddle School in Korea
——based on the Case of“Jinhai Chinese Education Center”in Korea

PIAO Zhong-yuan1,PANG Chen-guang2
(1 Department of Chinese,Inje University of Korea,Jinhai621-749,Korea; 2 Chinese School,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H102

A

1009—5128(2011)01—0021—04

2010—11—19

朴钟渊(1969—),男,韩国庆尚北道人,韩国仁济大学中国学部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史、汉语词汇、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庞晨光(1973—),男,山西原平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词汇、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仁济师资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血脂水平对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分析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