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

2011-08-15 00:50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领导部门

冯 茜

(大庆市让胡路区审计局,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浅谈基层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

冯 茜

(大庆市让胡路区审计局,黑龙江 大庆 16371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率的途径,一是强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科学安排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二是拓展审计内容,全面开通审计信息渠道;三是加大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完善联合审计制度,等等。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挥作用有效程度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长期有效地开展。如何提高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是实践工作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

一、影响审计结果利用的主要因素

(一)实效性不强。主要在一些地方,大多开展的领导干部离任后的审计,一些领导已在新部门任职,审计部门按照纪委、组织部门的要求进行例行审计。由于一部分领导干部已升迁或者平调,不仅领导干部本人不重视,而且被审计单位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尤其是对已升迁的领导干部,被审计单位人员不愿意提供真实情况,文过饰非,并粉饰其成绩。对于平调和已退休的领导干部,被审计单位配合不主动、不积极,审计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二)质量不高。地方党委、政府希望通过审计后能提供利用价值较高的审计信息,但由于部分经济责任审计没有从传统的审计方式中分离出来,主要表现在审计的基本情况不清,或者单纯的罗列数据,具体体现在“三多三少”,即审计出来的问题以反映单位的问题多,而涉及个人的问题较少;审计评价反映工作成绩的较多,而反映经济活动的决策、监管、执行情况的较少;审计情况定性的反映多,而定量的较少,因而使各级党政部门对审计结果无法利用或利用的较少。

(三)信息渠道不畅。审计信息不畅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审计部门自身没有开通审计渠道,实行“封闭”审计;二是只审计调查了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情况,而没有向纪检、司法、财政等综合部门审计调查有关情况,同时也没有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公示;三是审计调查和座谈的方法落后。

(四)与其他部门配合不够。目前在经济责任审计查证中,主要由审计部门独立完成。由于审计职能的限制,使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仅靠审计手段难以查证。一是审计外调的难度加大。审计外调中一些单位和个人以不属于审计监督对象为由拒绝,或不提供真实情况。二是对一些审计调查事项需要纪检、司法部门及时介入的没有抓住有利时机,使一些案件线索放弃。

二、原因分析

(一)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等同,观念陈旧。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人格化的审计,其主要目的是要弄清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职情况,因此,它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在于问题产生的根源和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而在审计中对问题往往只注重表面现象,对已发现的问题没有进行深挖细查。

(二)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适应。一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具有较强的财务专业知识,而缺乏其他方面知识,对一些审计项目绩效难于评价;二是一些审计人员政治素质不高,导致审计的重大问题不能揭示和反映。

(三)审计评价标准不易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建立规范的审计评价标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特别是对收入、支出的合理、合法性必须通过定量指标来说明,有关部门才能利用。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标准,不能考核其支出的合法性、效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利用效果。

三、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率的途径

(一)强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科学安排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主的方式,由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或组织部门将每一年度需审计的对象年初将计划一次性下达到审计部门,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又有利于审计关口的前移;在具体方式上实行“先审计、再任免”方式;建立健全经常性审计机制,将监督关口前移,实行任中审计、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确保将领导干部有计划地纳入审计监督范围。

(二)拓展审计内容,全面开通审计信息渠道。一是必须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规定纳入审计范围。要将规定归纳的禁止和不准违犯的行为,作为领导干部是否为官清廉的审计评价依据。二是全面开通审计信息渠道。要通过审前新闻、政府、被审计单位审计公示,开通电子信箱,采用联合座谈、个别座谈、外部延伸、审计结果公示等方式保证审计信息畅通。三是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应通过将审计的情况在被审计单位公告的方式,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将形成正式的审计结果报告对社会公众公告,从而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三)加大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力度,完善联合审计制度。一是实行直接联合审计方式。通过审计、纪检或司法部门联合审计,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执法手段不足的矛盾。二是实行审计部门先行审计。对审计出的有嫌疑的案件线索及时与有关部门通气,提请司法、纪检等部门提前介入。三是建立案件互移制。即纪检、司法部门对涉及到领导干部有举报线索或需审计部门鉴定的事项应及时移交到审计部门,逐步建立起双向联合审计制。四是建立审计报告的规范文本,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率。

(四)建立审计评价体系,确保审计评价的科学性。一是应按行业制订不同的经济责任评价标准,利用财政绩效评价标准的有关指标进行考核。二是在一个地方,审计部门应明确经济责任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确保评价内容的一致性,提高利用率。

(五)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一是定期召开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审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在审计报告中没有反映的事项应进行通报。二是建立经济责任动态档案,对领导干部进行动态管理。将审计结果报告放入领导干部档案,作为干部管理的参考依据;纪检监察部门要建立廉政档案,把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依据。三是通过制定法规把干部任免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凡正职调动,其审计的材料要同其他材料一起上报,作为研究干部任免意见的直接参考依据,强化审计成果利用力度。

(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建立审计质量追究制。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强力推进计算机审计和提升审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自觉运用唯物辩证观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审计工作。强化廉政责任建设。审计人员如出现不廉洁问题审计组长负连带责任,审计组长出现不廉洁问题分管局长负连带责任,分管局长出现不廉洁问题局长负连带责任。谁出现廉政方面的问题,取消当年的年度奖和各种评先资格,视其情节进行经济处罚、行政处分。通过制度、机制建设,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审计结果利用率的提高。

〔责任编辑:李 霞〕

F239.47

A

1002-2341(2011)02-0113-02

2011-02-14

冯茜(1976-),女,黑龙江大庆人,审计师,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领导部门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