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思考

2011-08-15 00:50刘俊杰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精神思想

张 雷,刘俊杰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

对大学生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思考

张 雷,刘俊杰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

当代一些大学生存在的集体主义意识淡化、自我意识强烈但合作意识薄弱的现象,是社会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要在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崇尚友谊、团结协作的自觉性;三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教育功能;四要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内容。

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必要性;实现途径

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和谐发展。当代大学生是一批时尚个性的群体,他们具有极强的自信和自尊,喜欢张扬个性,但部分同学缺少容忍、谦让和合作的品质。生活习惯的差异使部分同学在集体生活中面临着人际交往、自我约束、心理承受等多方面的考验。因此,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体上是稳健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出现了集体主义意识淡化、自我意识强烈但合作意识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在政治参与上,功利主义作祟的苗头逐渐出现;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过分关注个人发展;在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过于强调二者的统一,“等价交换”的潜规则意识严重;在价值观念上,越来越认同应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兼顾而不是为了集体利益就该牺牲个人利益。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的缺失是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大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问题本质不在学生本身,而是社会现象在大学中的反映。”[1]具体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全面发展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今时代,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等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各种多元的文化思潮逐步向高校蔓延、渗透。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与道德发展滞后性的矛盾作用下,伴随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而出现的人情淡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诚信缺失等与传统道德标准不相符的道德现象,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享乐主义、利益至上等错误的利益观都冲击着社会,也直接影响着青年大学生。

(二)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各种知识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信息渠道的日益畅通带来的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以网络为载体的国际文化竞争和思想文化渗透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中不乏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倾向。这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观念的改变产生重要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主流价值观念发生了动摇。

(三)家庭背景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困境。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深受家长的宠爱,这种家庭成长环境很容易导致他们形成自我意识强烈,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更习惯于关注自我的价值取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部分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同学彼此间的相悦相容欠缺,不能做到团结友爱,阻碍了集体主义观的培养,甚至形成了个人本位主义。

(四)部分学生对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重视不够,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到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班级专用教室越来越少,教室班级的概念趋于淡化,客观上影响到了学生间的交流,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个人与集体之间不能很好的权衡。再加上从小学到大学持续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引起了青年学生对集体主义、团队合作思想的叛逆与反感,导致部分同学认为,集体主义、团队合作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合,大学没有必要进行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应该摒弃。

二、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2]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处于相互协调和功能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发扬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和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需要各社会主体和谐一致的积极参与,因此,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统一的法规、政策以及协调有序的运行机制,这种经济体制客观上也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的有机结合,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因此,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前提。只有坚持和发扬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确立国家、人民利益高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才能把整个国家、民族团结起来,走向共同富裕,将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和困难降到最低限度,使之向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全社会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从而获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胜利。

(三)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维护大学生个人正当利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互相印证,相互依存。集体必须尽力保障每个成员的个人正当利益和尊严,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集体事业兴旺发达、健康发展。因此,保障和维护当代大学生的正当利益和尊严是集体主义、团队合作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外,当代大学生年轻、文化层次高,对社会抱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崇尚精神上的超越,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实现其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和谐一致,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正处于个性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素质意义深远。具体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灌输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不是具体哪一门课程的事情,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为主脉,以其他课程教育为支脉,使大学生了解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的科学内涵,形成对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的理性认识,以正确把握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自觉坚持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的价值观。

(二)在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崇尚友谊、团结协作的自觉性,提高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实践活动尤其是团体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各类生活实践、专项实践、军事训练以及各类集体比赛竞技活动,建设富有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各类隐形资源的积极作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

(三)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我修养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影响作用。发挥社会各界的综合教育功能:一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重视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良好氛围;二要搭建家长与学校定期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家校共管的长效机制;三要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把社会和学校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觉的意识和品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蓬勃向上的力量,其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很强的可塑性,要通过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引导大学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形成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的价值取向。

(四)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主义教育的内容。丰富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内容:一要挖掘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的精神资源,将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与传统美德及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二要不断运用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丰富大学生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建设等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思想新思路等扩充到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的内涵中去,使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强的感染力;三要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使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的内容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得到完善和发展;四要依托网络阵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图像、声音、互联网络等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

[1]徐文良.辩证地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R].郑州:200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 霞〕

G641

A

1002-2341(2011)02-0137-03

2011-03-08

张雷(1972-),男,山东新泰人,党总支副书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精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想与“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拿出精神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