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性*

2011-08-15 00:43刘福江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经常性学生党员党员

★ 刘福江 陈 敏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最积极、最活跃、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做好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保持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重视不够,从事党员教育工作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重发展、轻教育”,忽视入党前教育和入党后教育的有机衔接,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缺乏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目前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前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学生入党前一般要经过非党积极分子培养班和重点发展对象培训班两个层次的培训,进行较为系统的党的基础知识教育,许多高校在发展前还要举行专门的《党章》知识测试,在入党宣誓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还要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谈话。但有些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后的经常性教育和严格管理缺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不仅使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陷入误区,而且使得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的表现迥异,“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较为普遍。

“目前,各高校学生党员的比例达到6%一8%,有的甚至更高,而从事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力量却非常薄弱”[1]。学生党支部建在班级以后,由于党支部数量的增多,支部工作几乎全部是由学生干部担任和学生辅导员来兼任。他们由于日常学习和学生管理工作事务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他们缺乏党务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不够,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抓不住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脉络以及社会焦点、热点,常常处于“吃不透精神、抓不住关键、找不到方法”的状态,从而导致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处于弱化状态。

2、理论教育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

受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有用才学、没用不学的“快餐文化”的影响,不少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着急功近利、重形式轻内容、重娱乐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问题。加之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缺乏吸引力,“没有很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没有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结合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和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2]。尽管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上安排了专门时间,但是这种专门的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停留在“读文件,念文章”的层面上,文章念完了,学习也就结束了。整个理论学习少有发言者,更没有形成对问题的争论和探讨,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普遍存在着“为学而学”和“以活动代替学习”的倾向,理论学习难见效果。长此以往,党员对理论学习产生了厌倦和应付的心理,甚至把理论学习当作负担,使得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3、组织生活不经常,创新性不够

目前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不太经常,即使是在难得召开一次的组织生活会上,大学生党员也往往不敢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剖析问题避重就轻,分析原因不着边际。一些学生党员对同学的缺点和不足很少提及或者只提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一些学生党员对自己周围出现的不良现象,不敢理直气壮地指出来,怕得罪人,怕影响同学关系,怕影响自己在各项评优中的“选票”。同时,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性,直接影响了党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基层党组织来看,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对学生党支部正常的活动能不组织的尽量不组织。一般每学期就组织一到两次,内容不外乎是传达上级的文件或是发展新党员,民主生活会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的优良传统已变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缺少经常性的党内组织生活的锻炼和培养联系人的经常性帮助教育,从而导致部分党员理想信念淡薄、素质不高。

4、教育方式滞后,现代性不强

由于学生党员特殊的角色,一些高校在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给受教育提供更新、更多、更有说服力的信息,甚者脱离教育实际,抓不住学生思想脉络以及社会焦点和时事的热点。有的教育手段落后,方法简单,存在灌输多、讨论少,实效性不强,学习形式单调,感染性不强,没有触及或无法解决学生党员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理论往往难以为学生所掌握。在现代化网络教学的新形势下,相当多的学生党员教育仍然是传统式的开大会、读报纸、拉横幅、写标语、出展报等,没有新鲜感,基本上是学习、讨论、总结的格式,千篇一律,从理论到理论,党员在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

二、高校增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探析

1、建立党校理论教育、学生党员日常主题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三位一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体系

首先要结合学生党员的特点,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要根据学生党员在学生中具有较强号召力的优势和学生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学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宿舍卫生、联系班级等党员责任区,使学生党员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其次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党员挂牌活动。针对学生特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佩带标志党员身份的徽章,时刻提醒自己是个党员,也时刻使学生党员处在全体同学的监督之下,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还使“角色意识”牢牢定格在思想和意识中。再次要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参观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等,让他们近距离地瞻仰革命前辈的风采,学习他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精神。再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且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识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解决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立场、理想、信仰问题。教育大学生服从党的领导,并把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转化成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行动。真正把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2、构建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主题的教育载体

大学生党员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艰苦社会实践的磨砺,对社会生活的感触不深,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不足,理论与社会实际联系不紧,难以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认识社会现象,这不利于他们党性意识的增强。因此高校党组织要加强与厂矿企业、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的广泛联系,通过与他们建立校外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施展才华搭建舞台;要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党员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增强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达到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的目的。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公寓”、“党员示范寝室”等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不仅创新了党组织与广大同学的联系渠道和联系方式,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大学生党员与广大同学的联系,使学生党员在这些具体的活动中扩大其影响力,从而使高校党的建设由虚变实,由无形变为有形,让学生党员在活动中接受经常性教育。

3、规范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考核制度,将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纳入学分制管理

要建立学生党员量化考核体系,定期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评价,增强学生党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考核的内容应包括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逐条对照进行。考核应分为个人自评、群众评议、支部考评三级进行,考核结束后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对考评不合格者应限期改正,并提出口头批评或通报批评,严重的按党纪党规和校纪校规进行严肃处理。通过考核,达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范畴。每周安排1—2个课时,集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并规定相应的学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党员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和课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将经常性教育纳入常态化管理

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首先是学习意识养成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再次是争当模范,勇创一流的引导,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教育引导贯穿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始终。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首先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配足人员。要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领导机构,组建一支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师资队伍,配足配强基层党总支、支部书记和辅导员队伍。其次是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教育,使经常性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高校党组织要对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实行目标管理,树立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典型,表彰在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把党员经常性教育经费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确保经费上的投入,积极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建立健全组织生活机制。学生党支部必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听取学生党员关于自己思想、学习和工作、生活情况汇报,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党员情况。要健全组织生活通知制度、请假制度、考勤制度、评估制度等管理制度以及量化考核和定性考核办法,并加强监督检查,以保证教育管理取得实效,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增强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经常性学生党员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