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

2011-08-15 00:52
关键词:慈善事业慈善公民

王 晶

(1.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河南郑州 451191;2.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号召要“增强社会慈善意识”。这些都说明,公民慈善意识的研究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的多元化带来社会结构乃至社会阶层的变化。贫富差距的存在乃至进一步扩大的客观事实,造成了一批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存在,这就需要慈善公益组织来发挥作用,分担政府压力,缓解社会矛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2]。慈善事业涉及对利益的调整,通过对社会财富另一种意义上的重新分配,可以实现社会相对公正、和谐的目标。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它的发展需要一种社会氛围,即需要公民慈善意识的支撑。我们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着力培育慈善意识。

一、对慈善与慈善意识等相关概念的厘清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慈”的解释是“慈,爱也”[3],对“善”的解释是“善,吉也”。[4]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孔孟之道也讲究慈善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孟子主张“人性之善”。此外,慈善、慈善意识还与宗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由于各派宗教都提倡救世、布施和行善,这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宗教是慈善之母”,宗教的慈善活动是其信仰实践的组成部分,是宗教信仰的外在与物化。[5]

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慈、慈善可以看做同情、关怀、仁爱;从本质上看,慈善既是一种崇高的思想理念,也是一种高尚的志愿行为。慈善意识、慈善理念的外在行为化、经常化、组织化、规模化、制度化就形成了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涉及施惠者(慈善主体)与受惠者(慈善对象)两个基本要素。慈善主体包含任何阶层,不仅仅指富有阶层。归纳起来,慈善是个人或群体基于人道精神,通过某种途径自愿地向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无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援助行为。这种救助或援助,有善款、善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发展到今天,现代慈善事业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囊括文化、教育、环保等诸多公益领域。

公民慈善意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慈善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6]慈善意识应包括公益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内容。当慈善成为愈来愈多的个体自觉的内心要求和内在精神力量时,人们之间就会有更多的理解、沟通和关心,就会推动社会和谐局面的形成。人们的慈善意识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慈善行为,是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最深层因素。

二、公民慈善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救济的灾民、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为数不少。但是,在当代中国,由于受历史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慈善意识普遍缺乏。相当一部分人对慈善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观念上的障碍,良好的社会慈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我国慈善意识薄弱及慈善事业落后的现状,一方面与慈善机构自身机制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公信力不够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职能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没能有效利用、广大公民未能积极参与有关。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公民缺乏责任意识、公益精神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尚未形成浓厚的慈善意识氛围的主要原因。

概括起来,当今中国慈善意识的缺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部分人虽然积累了财富,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只想将财产留给子孙,为子孙奠定一份基业,而鲜有慈善之举。同时,在中国传统的治国思想中,统治者的仁政与民间的慈善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排斥性,很多人认为,政府是社会福利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提供者。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民间慈善机构的救济行为很容易就会引起政治上的猜忌。在近代,慈善机构数量增多,慈善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政权的更迭,这种状态发生了转变,慈善观念和人道主义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受到批判,持续时间将近三十年,最终导致慈善事业、慈善意识的断裂。

2.财富观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相当一部分富有群体,而同时,社会困难群体和需要帮扶对象也出现增多趋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上一些人特别是弱势群体产生了仇富心态。这种心态的产生是有根源的。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历来崇尚平均,提倡公平,把“贫富不均”视为不公;另一方面是由于贫富差距扩大,甚至已呈两极分化之势。据问卷调查资料,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贫富差距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此外,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出0.4这一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巨大的贫富悬殊带来极大的心理落差,加之某些富人的财富来源不正当,甚至是通过贪污腐败、贩毒走私、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手段获得的,而政府在这方面却监管不力,惩治不强,这些就造成了公众的仇富心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初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标是“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当先富者拥有巨额的财富之后,往往把财富视为专有,仅供自己享用,忽视了财富与社群的共生关系,既未真正担当起“带动后富”的责任,也没切实履行好“回报社会”的义务。实质上,仇富是对财富分配不公等现象的一种心态的表达、一种情绪的宣泄。

同时,富有阶层的藏富心态,使得我国的企业家不像欧美等国的富豪们一样热衷于慈善公益事业。如果他们积极参与,则会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据调查,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却不到10万家,即只有不到1%的企业曾参与捐赠。[7]

3.价值观念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紊乱、错位现象,传统伦理道德缺失,人文精神匮乏。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些不良的社会价值观不利于公民慈善意识的形成。慈善事业是一项公平、公正的事业,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志愿性、无偿性等特征,这就需要公民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意识,如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公共精神、责任意识等。社会慈善意识的觉醒是与这些意识紧密相关的,当前,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等还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慈善意识的形成。

4.慈善公益组织缺乏公信力

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缺乏是良好慈善氛围难以形成的重要原因。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慈善事业的地位、性质、运作机制等没有作出统一、完整的规定。一些已制定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内容不具体,覆盖面也有限。例如,对慈善募捐的组织、募捐过程、获得募捐的财务运转等缺乏制度规范或规定不明确、不细致。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备,如没有及时建立对慈善公益组织的监督机制、自律机制、激励机制、评价考核等机制。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总之,当前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缺乏是历史和现实等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途径

公民的慈善意识深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包括文化环境、社会氛围、法规制度以及公民自身素质等。对此,就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提高公民慈善意识水平,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发展。

1.弘扬传统慈善美德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历来尊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并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奉为美德,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精神,我们不仅要努力挖掘其丰富的内涵,更要结合现实,赋予其时代精神。例如,中华民族历来提倡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对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感恩意识,让感恩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提高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

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良性运行对慈善意识的培育和形成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已正式登记在册的慈善公益组织数量偏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已登记的慈善公益组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良性运行和制度化管理,缺乏公信力,影响了慈善意识的形成。

慈善公益组织要提高公信力,就要在“政府引导,民间主办,社会参与,科学运作”方针的指导下,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透明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度化地从事公益事业。此外,慈善公益组织也要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争取海外慈善组织的资助。中国加入WTO以来,慈善事业的活动范围也日趋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慈善组织开始参与中国的慈善事业,不仅为中国的慈善事业拓宽了善款、善物的来源渠道,也带来了全新的慈善理念和经验,这些都会推动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慈善意识的培育单靠道德说教是很难长久维持的,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对慈善事业加以规范引导。例如,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财税政策,加大对慈善事业的宣传力度,倡导成立私人基金会等。

针对目前慈善事业的现状,政府要把慈善事业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站在战略角度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有制度保障。政府要健全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自律机制、考核评估机制,明确慈善公益组织的运行、管理模式。另外,政府也要加大对慈善事业的直接投入力度,对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个人,政府要设立专项基金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表彰奖励制度。政府也要对参与慈善活动的典型人物或单位进行广泛宣传,为大众树立榜样,引领社会风气。此外,政府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以激励企业和个人投身慈善事业。2007年1月18日,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6号)规定,凡是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凡符合有关规定条件并经财政税务部门确认后,纳税人通过其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可按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时在所得税税前扣除。我国慈善捐赠免税范围虽然有所扩大,但是,目前仅对向中华健康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等5家单位的捐赠予以税收优惠支持。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应继续完善财税政策,以适应慈善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应实施财税约束政策,如遗产税、赠与税,并倡导成立私人慈善基金会,这也是发展慈善事业所必需的。

4.鼓励公民积极参与

慈善意识的养成,不是仅仅靠少数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社会大众的支持,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只有广大公民具备慈善意识,形成慈善理念,人人都能各尽所能投身慈善事业,自觉奉献出自己的爱心,整个社会的慈善氛围才能形成。慈善事业是一项光荣的社会事业,慈善事业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有能力的企业和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普通公民的广泛参与是慈善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例如,美国社会公众有为慈善事业捐款的习惯。据对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和1998年的统计分析,全美国70%以上的家庭都对慈善事业有某种程度的捐赠,平均每年每个家庭捐赠900美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2%。[8]公民的积极参与,必然会促进整个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由于施惠者与受惠者之间人格是相互平等的,所以公民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就要注意在表达自己的关怀和同情时,以尊重为前提。

公民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与公民的责任意识、公共精神、奉献精神等是分不开的。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公民只有具备责任意识,才会自觉地以爱来回馈社会和他人。而奉献精神对于提升公民的思想境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的进步等是必不可少的。公民参与慈善活动的方式之一——志愿服务,就是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强调志愿者发自内心的真情付出,以博爱精神和平视的姿态,无私帮助别人。总之,慈善活动应当融入公民的日常生活,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参与慈善活动成为公民的日常行为。

5.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

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对慈善意识的培育有着促进作用。营造良好慈善氛围的途径有:慈善公益组织可以通过借助现代手段如声像媒体、网络媒体等大力宣传慈善公益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使慈善事业深入人心。对慈善公益活动的宣传,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对需要关心和扶助的事件和人物能有及时、全面、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慈善事业走向透明化、正规化。同时,慈善公益组织也要积极探索新途径,努力拓宽新渠道,使慈善公益活动的形式更趋多样化。例如,设立慈善爱心日、慈善超市、慈善医院,开展以慈善公益为目的的娱乐活动,如义演、义卖等,使人们在娱乐中奉献善心,陶冶情操,培养慈善意识。此外,由于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力较普通人而言更大,所以还要重视发挥公众人物的社会效应。

6.重视发挥家庭、学校、企业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场所,家长和老师在对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的所有慈善捐款中,约有80%的捐款来自普通百姓。[8]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具备了慈善意识。因此,家长要做出表率,成为孩子心目中有善心和善行的好父母。例如,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慈善公益活动,让他们从中体会慈善的真正含义,进而形成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品质。而学校在培养学生慈善意识之时,应使慈善意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切实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困难同学和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可以定期到福利院等场所进行义务劳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理解慈善的意义和价值,并获得深刻的慈善情感体验。

企业也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在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个人捐赠、基金会捐赠、遗产捐赠和企业捐赠构成。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水平就显得较低,但这同时也说明,我国企业的慈善捐赠还有潜力可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捐赠水平需要政府、慈善组织、媒体、社会相互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捐赠制度环境和慈善文化氛围。

[1]党的十七大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许慎.说文解字(下)[M].柴剑虹,李肇翔主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602.

[4]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5]陶飞亚.宗教在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64-66.

[6]杨方方.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应该认识的几个基础性问题[J].社会科学,2004(3):52-58.

[7]张晓玉.加强中国社会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思路与对策[EB/OL].[2008-07-25].http://zyzx.mca.gov.cn/article/yjcg/shcs/200807/20080700018807.shtml.

[8]姚俭建,JANET COLLINS.美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一种比较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4.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慈善公民
论公民美育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十二公民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提高基金会透明度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