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011-09-12 03:25陈宪泽
卫生软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评判指标体系

陈宪泽

(福建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1018)

伴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加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如何衡量与评价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并促进其更好地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重点问题。

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1.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我国卫生管理专业教育,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过程而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爆发的禽流感、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都给公共卫生安全敲响了警钟,加强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2009年3月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这对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提出了创新与发展的高要求。

1.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基础薄弱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起步于1982年的上海医科大学设立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过去的20年中,全国医学院校大多设立了卫管或卫管相关专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还处于摸索和模仿阶段,虽然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专业卫生管理人才,但整体的专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1]。表现为专业的定位、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都比较薄弱。

1.3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定位缺乏特色

卫生事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应用学科,涉及管理、卫生、医学、经济等专业知识,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卫生、医学知识,还要求掌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这使得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兼顾医学与管理知识的讲授,从而形成在有限的学时数中,无法让学生学精学专的局面。正是对专业特色理解的不同,全国卫生院校在专业定位上缺乏共识,出现以“以医为主,以管为辅”、“以管为主,以医为辅”和不分轻重的专业定位,从而使专业定位越加模糊,无法形成特色,不利于提高卫生事业管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2]。

1.4 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培养了大量服务于卫生岗位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专业发展的衡量和评价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标准,还需要全面的评价指标来衡量,而当前缺乏有效评价指标体系来获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所处的发展状态和阶段。因此,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更有目的、有规律和有步骤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当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服务学生为导向,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同时借鉴及参考国内专业评价指标体系[3],并结合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分为二层评价指标体系。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实习与毕业论文质量、就业率五个方面作为第一层指标。其中专业定位细分为专业定位的特色性、培养目标的明确程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合理性;课程体系分为课程结构比例合理性、教材质量、知识结构与卫生岗位需求匹配度;教学质量分为师资力量、学生认可程度、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实施;实习与毕业论文质量分为实习单位质量,实习点的范围大小、学生收获的实践能力、毕业论文选题及质量以及就业情况分为一次性就业率,工作领域的社会地位,对卫生事业的贡献价值,收入水平和工作稳定度等作为第二层指标,具体见表1。

表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评价指标体系

3 基于模糊数学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评价方法研究

由于专业发展中许多因素都属于定性因子,难以用一般方法进行量化,因而给专业发展的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定性定量化的思路,本文采取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客观地定量评价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二层结构的指标体系,根据模糊数学理论构成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4],步骤如下:

3.1 确定专业发展的评判指标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得到评判指标集U,按其属性被分为:U={U1,U2,U3,U4,U5}、U1={U11,U12,U13}、U2={U21,U22,U23}、U3={U31,U32,U33,U34}、U4={U41,U42,U43,U44}、U5={U51,U52,U53,U54,U55}。

3.2 确定评语集V

给评价对象指定评定值,记为V=(V1,V2,V3,V4,V5)。采用五级评语制,评语集V ={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这些评语都是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3.3 指标权重的分配

根据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和专家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记向量 A=(A1,A2,A3,A4,A5)为主准则层的权重。记向量A1=(a11,a12,a13)、A2=(a21,a22,a23,a24)、A3=(a31,a32,a33,a34)、A4=(a41,a42,a43,a44,a45)和 A5=(a51,a52,a53,a54)为各分准则层的权重。

3.4 确定单因素评判矩阵Ri。

Ri是第i个因素集到评语集的模糊关系矩阵。根据问卷调查的方法确定各因素的模糊关系矩阵。具体如下:因素U1的评价矩阵,即模糊关系矩阵R1:

同理可得因素U2评价矩阵为R2,因素U3评价矩阵为R3,因素U4评价矩阵为R4,因素U5评价矩阵为R5。

3.5 分层计算。

第一层计算:由前面可知专业发展的各具体指标权重如下:A1、A2、A3、A4、A5、A6,则:因素 U1的综合评价有:

同理可得其他因素的综合评价为: B2、B3、B4、B5。

第二层计算:由上可知U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B1、B2、B3、B4、B5,则一级指标的权重A=(A1,A2,A3,A4,A5),于是二级评判向量为 B=(A1,A2,A3,A4,A5)·(B1、B2、B3、B4、B5)3.6 由评判结果B得出结论

根据模糊数学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选择评判向量B中的最大值相对应的评语,即为此次的评判结果。根据实施情况作出相应的结论,以便分析、研究,从而改进目标。

4 总结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但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存在着单因素评判矩阵具有较强主观性成分,要求在评判时尽量提出剔除,在应用过程中还必须结合评价对象的特征进行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

[1] 张 旭,陈立明.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35(6):564-566.

[2] 揭建旺.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1:166-167.

[3] 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 许亮文,孙淑秀,徐洁蕾.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R].浙江: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2008.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评判指标体系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浅谈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卫生事业绩效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