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理咨询的神秘世界

2011-10-10 05:51
BOSS臻品 2011年10期
关键词:恐惧症咨询师心理咨询

就在9月,某位DJ因抑郁无法自拔而自杀。是什么心理问题造就了他的行为?各种各样的恐惧症又到底是怎么样的心理原因造成的?近日,记者和一位有着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对话,他向我们讲述了心理咨询师和多位咨客的“神秘”心理世界。

故事一:抑郁之痛

我和他之间的对话从一个有些“特殊”的案例开始。

39岁的高中教师高红近半年来总是感觉情绪低落,常常感觉特别自责,精力下降,什么事都不想做。她认为自己对不起丈夫,失眠、早醒,时常冒出自杀想法。同时自己认为没有生存价值,近两个月来不能工作,找寻过多家医院后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她的心理问题却一直难以解决。经过慎重考虑后,她在心理咨询门诊找到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期望改变自己的现状。在她与咨询师的对话记录中,咨询师发现了问题的缘由。

原来高红与自己的领导发生过一次不正当的关系。但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包括自己的丈夫,这是她最痛苦的。高红还是爱着己的丈夫,觉得自己对不起他,常常自责,感到无地自容,生活没有价值。

咨询师说:

俗话说,人在事中迷。高女士的心理问题是对自己遇到问题的关键之处想不开,找不到解决办法,因而难以解脱。但她是成年人,本身就有较强的自制力,而且自己也有改变这种状况的愿望,因此,咨询师只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帮她点透后,她的心理问题就比较好解决。

故事二:网瘾之苦

如果你不上网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你会不会不由自主地查看电子信箱?……这是有关网络成瘾诊断表里的内容,五六十道各种类型有关网络的问题,若得分在80到100之间,你的网瘾问题已经到了影响正常生活的严重程度,就要求助心理医生。

大二男生李俊就是这“80分到100分”之间的孩子。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他就整天泡网吧,沉醉在虚拟世界,日渐憔悴疲乏,情绪低落,并伴有莫名其妙的言行,甚至有过自杀的想法。他还喜欢在网上以性别错位会友聊天,生活中不善言谈,在网上却口若悬河。在现实生活中,他几乎没有什么太知心的朋友,在同学们中间,他越来越不爱说话,变得木讷笨拙。这是典型的网络成瘾案例,程度已经非常严重。

咨询师说:

沉溺网络的人在茫茫网海中的冲浪行为,就像口唇期的婴儿在摇篮里舒适、安静、幸福地入睡,对归属感的追寻得到了暂时满足。因此,沉迷网络的孩子多半都是自卑的,他们不敢面对现实,为了寻求解脱,沉溺网络生活中而不能自拔。但作为咨询师,有时候也会有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其原因主要是见不到真正的咨客,即需要咨询的主体。前来咨询网瘾情况的几乎都是孩子的家长,他们一边讲述自己的担忧,一边介绍孩子目前的情况,但就是见不到孩子本人。

故事三:恐惧之扰

在接待的咨客中,各种各样的恐惧症也比较普遍。考试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等等让许多人痛苦不堪,并渐渐与人群疏离,过上了一种“另类”的生活。

潘女士因为家中卧室的玻璃窗一次不小心破了,玻璃碴落了一地,随后就时常怀疑自己家到处都是玻璃碴,特别是卧室内。她怀疑床上、枕头上、地上的玻璃碴随时都可能粘到自己身上。发展到最后,潘女士连卧室房间都不敢进入,甚至怀疑丈夫身上也到处都是玻璃碴。咨询师说,这种情况很少,目前还没有名字。暂时就叫它“玻璃碴恐惧症”吧。

咨询师说:

恐惧症在治疗中一般都要反其道而行之。越害怕什么,就要让咨客越接近什么。例如对恐高症的治疗,就要想办法让他站到更高的地方。走出这一步的确很难,但摆脱心理问题就是这样,它远远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难把握和治疗。

心理咨询中有4条名言:“记住你该记住的,忘记你该忘记的,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这4句信条也应该是每位生活在都市中人们所应有的人生信条。

猜你喜欢
恐惧症咨询师心理咨询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我有开学恐惧症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被盯恐惧症
别笑,这些都是认证过的
心理咨询不简单
诠释证件照心态度 从此克服“证件照恐惧症”!
同感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