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1-12-09 06:13蒋津君徐金陆
关键词:指导员河北省居民

蒋津君,张 金,徐金陆,范 超

(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2.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三系,天津 300381)

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蒋津君1,张 金1,徐金陆2,范 超1

(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2.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三系,天津 300381)

城市社区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力量,它具有优化文化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对策

城市社区体育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社区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条件,以社区居民为对象就地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1],它是体育社会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繁荣,城市社区的建设也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社区体育这种新的体育形态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当前,体育界的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社区体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载体,是落实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经。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省市间存在较大差异,开展个案研究花费少、易深入、针对性强、有典型意义。当前有关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整体发展现状的研究较少,本文拟通过调查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力图为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决策依据,使全民健身计划能更好的落实。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城市社区体育”是指河北省石家庄、张家口、邢台、唐山等11个市的市区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开展的社区体育。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社区体育的文献资料及相应的政策法规,充分了解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本研究作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2.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设计。分别设计了《管理者问卷》和《居民问卷》。其中《居民问卷》的调查对象为河北省11个市在城市社区居住的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居民,《管理者问卷》的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管理者。两类问卷经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均达相关要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抽样的第一阶段,按2010年各市总GDP把11个城市分为高(石家庄、唐山)、中(邯郸、沧州、保定、廊坊)、低(邢台、张家口、秦皇岛、承德、衡水)三个等级,再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石家庄、沧州、廊坊、邢台、承德;第二阶段,在石家庄、沧州、廊坊、邢台、承德中随机抽取了石家庄的新华区和裕华区、沧州的新华区和运河区、廊坊的广阳区和安次区、邢台的桥东区和桥西区、承德的双桥区和营子区;第三阶段,在抽取的每个区中随机抽取3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发放一份管理者问卷,发放对象为街道办事处分管体育的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对抽取的街道办事处内的居民活动场所,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 170份,回收2 101份,有效问卷1 949份,有效回收率为89.77%。

3.访谈法

访问社区的管理干部、社区负责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居民和相关专家学者。

4.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现状

1.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现状

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方式。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主要为体育健身小组、指导站、文体站及晨、晚练活动点,其次是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小组、指导站、文体站和晨、晚练活动点等在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中发展较为成熟,而体育俱乐部类的组织较少,这一方面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目前还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也有河北省目前的经济还不够发达的原因,河北省有经济条件参加俱乐部的群体相对还是较少。

活动点的组建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点主要是锻炼者自发组织形成,占42.9%;街道办事处帮助组建的占7.3%;物业管理机构帮助组建的占6.4%;居委会帮助组建的占5.8%;驻街企事业单位帮助组建的占4.6%;还有一部分未注明,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居民都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由调查结果可知,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点主要是以锻炼者自发组织为主,其它相关部门对活动点组建的帮助相对较少,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社区体育活动点组建的投入和关注。

2.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管理现状

管理的方式。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里各社区基本上都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管理社区体育活动的负责人。在所调查的河北省社区管理机构中,社区体育设有专人管理的占28.5%。兼职管理的占53.4%。虽然大多数街道的社区体育都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者,但由于真正经常性参与管理社区体育活动的负责人较少,社区体育活动绝大多数还是由各项体育活动的发起人来组织和协调,所以当前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方式是以参与活动者自主管理为主要的管理方式,大部分还是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这就导致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过于松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比较困难。

管理的内容。街道办事处对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的内容主要为:协调场地、协调各活动站点负责人工作、登记注册、提供经费和业务指导等。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管理者在协调场地、协调各活动站点负责人工作、登记注册等方面的工作做得不错,而在提供经费和组织体育活动指导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建议各街道办事处应加强与体育局群体活动管理部门的联系,一是让相关部门了解区域内哪些活动场地要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二是可以通过体育局群体活动管理部门充分了解区域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整体情况,通过相互协调合理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到相应就近的活动点或社区提供活动指导。

调查结果表明,100%的街道办事处制定了社区体育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这说明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工作已被纳入各街道办事处的日常工作之内。但从对社区体育工作是否被列为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重点来看,所调查的街道中只有35.1%的街道把社区体育工作列为重点,这说明各街道对社区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种状况不利于社区体育的发展。同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管理者认为社区体育工作中的非经常性体育活动和经常性体育活动要同时抓。非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如组织各种球类比赛,娱乐性的运动会等,这些活动将有利于丰富社区体育活动内容,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经常性体育活动则由于它的连续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有利于居民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它对于社区居民的身体锻炼来说更有价值。

在对街道办事处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调查中发现,街道办事处对所辖区域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整体情况都没有充分的了解,这说明大多数街道与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在社区体育发展方面的沟通相对较少,此现状将不利于从整体上协调社区体育的工作。

良好的社区体育宣传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宣传工作是搞好社区体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落到实处。在对社区体育的宣传工作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各街道都对社区体育工作进行了宣传,主要是采用设立体育宣传栏,占75.6%;发放体育宣传资料,占46.4%;安排专业人员提供健身咨询,占25.7%等方式。但就地调查的社区居民来看,大部分居民回答为不太了解社区体育,社区内没有什么体育活动的宣传,这说明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情况

社区体育活动费的状况是影响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费缺乏将会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来源的调查结果表明,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为自筹,占27.6%;相关管理部门的拨款很少,仅占2.2%;没有经费的占到46.6%。由此看出,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经费的来源较少,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对社区体育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将直接影响着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关部门还需进一步从经费上进行多渠道投入,从而推进社区体育的开展。

(三)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现状以及居民目前参与体育健身常选择的场所

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的缺乏是我国社区体育在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河北省在“十二五”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中,针对此现状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具有河北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使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化,保证群众健身有场所。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正规场地相对较少,只有11.5%的活动点有正规的体育场地。其余的有41.6%选择公园广场作为锻炼的场地,其次有20.2%是住宅小区的场地,有部分选择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场地的占8.1%,还有的选择在湖畔、河畔等地方进行锻炼。由些可见,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场所较为分散,大多为公园广场、住宅小区、公共场所等,而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场地却没有很好的被利用起来,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充分利用好其资源,同时也应逐步加大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加快体育场地的建设。

(四)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分为公益型和职业型两类[4],由于河北省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是近两年才逐步开展起来的,数量过少,固本文不对这类指导员作具体分析。

截至2010年底,河北省总人口约7 000万人,河北省获得技术等级的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有21 067名,其中国家级108名,一级784名,二级8 795名,三级11 380名(见表1)。其整体学历结

表1 河北省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分布统计表

构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7.2%、大专学历的占22.3%,高中和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共占50.5%。年龄结构为:45岁以下的仅占45.9%,45至60岁的占到28.6%,60岁以上的占到25.6%。由以上数据参照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基本结构要求可知:第一,河北省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数量较少,平均每3 000多人才有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与平均每1 000人至少有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有较大差距;[3]第二,等级比例失调,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明显过低;第三,学历层次整体偏低,中低文化层次所占比例偏高;第四,年龄结构老化。

(五)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参与成员的基本情况

1.参与者的年龄和性别状况

在对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参与成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男性中,30岁以下的占 37.8%,30-50岁的占 21.1%,50岁以上的占41.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男性在年龄上表现出两端化的特点,30岁以下的中青年及50岁以上的中老年参与活动的较多,而30至50岁的中年参与活动的较少,这可能与男性在这个年龄段承担着来自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较大、事务较多有关系。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女性中,30岁以下及30-50岁的分别占21.8%和20.1%,而50岁以上的占58.1%,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女性以中老年明显居多。在对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男女总数的比例调查中,我们发现,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男子占37.6%,女子占62.4%。从整体上分析,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成员以中老年人为主,且女性比例明显大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的女性参与者最多,整体上呈偏老龄化和女性化的特点,这一方面可能与中老年女性对身体的锻炼越来越重视有关系,别外50岁以上年龄的大多为退休或将要退休参与者,他们的子女也都已长大成人,相对有较多闲暇时间用于体育活动。

2.参与者的月收入状况

不同的个人收入水平是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参与者月收入的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为3 000元以上的最多,占35.6%;1 001-2 000元之间的占27.4%;1 000元以下的占20.3%;2 001-3 000元之间的占16.7%。这说明居民的个人收入与其健身锻炼的关系并非是呈直接关系。通过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参与锻炼者所占比例居中,随着收入的增加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反而呈下降趋势,收入处于中间层的参与锻炼者比例最小,这一层人以追求更多经济收入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主,健身的重要性反而有所下降。而当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时,人们就开始逐渐感觉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就是有最多的财富也就无法享受到更多的快乐,生活的质量也不能真正提高,此时,人们就开始转而又开始注重锻炼身体,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3.参与者的文化程度

在对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参与者的文化程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人群的以大学学历为主,大专、大本学历的居多,占有58.7%。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学校长时间受到体育教育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有关系。

(六)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项目及其参与活动人员的特点

经调查发现,由于受城市的发展规模、地域文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项目主要依次为以下几类:传统武术类、健身舞蹈类、球类、健身健美操类等。武术是河北省广泛流传的传统项目,河北沧州还是我国的武术之乡,武术在河北省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项目以传统武术类的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这些中老年喜爱的项目最多,占28.6%;健身舞蹈则因其特有的简易性、节律性、广泛适应性及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运动,受到广大中老年女性朋友的欢迎,其参与人数也较多,占25.7%;球类项目组中如乒乓球、羽毛球、软排球等项目,其趣味性强,有一定的竞争性,且受伤机率相对足球、篮球等项目较小,因此也较受欢迎,参与人数占16.6%。健身健美操组和时尚项目组中的项目运动量相对较大,对动作的要求较高,音乐节奏也相对较快,较多受到年轻女性朋友的偏爱,但参与这类活动项目的总人数相对较少;此外,还有较多居民采用慢跑、散步等方式自行进行锻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参加较多的项目具有非竞技性、保健性、表演性等特点,并且对活动场地、器械的要求不是太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河北省城市居民的锻炼内容仍停留在较为基本和简单的层面,同时也反映出设施与场地缺乏。应着重加强设施场地的建设,以便能更好的开展更多能吸引中青年人参与的活动项目。

(七)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形式、时间及目的

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参与锻炼的人群中,选择与朋友一起参加锻炼的人最多,占32.1%;其次是选择与家人一起锻炼,占21.2%。参与活动的时间以早晨8点以前最多,占66.8%;其次为晚上6点以后,占22.4%;中午和上午参与活动的人数很少。每次参与活动持续的时间在1-2小时的占82.5%。由每次参与活动的持续时间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锻炼较为科学。在对居民参与活动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表2),我们发现,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最多,占96.4%;其次为休闲娱乐、健美体型、拓宽社交,分别为46.6%、41.4%、33.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中,体育的健身功能最为突出,其次社区体育也有较高的娱乐和社交功能。

表2 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目的调查表

(八)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不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原因

调查显示,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不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客观因素依次为:工作或家务忙、没时间,缺乏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缺少专业体育人士的指导等。而主要主观因素则依次为居民不知道哪种健身项目适合自己,没有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缺乏体育健身意识等。

可见,加强宣传体育健身的作用及重要性,提高居民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培养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和习惯是发展社区体育的重要途径。此外,在影响居民进行体育健身的客观因素中缺少锻炼设施、场所、指导人员等也是我们不可忽视并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第一,组织管理不足。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点主要是锻炼者自发组织为主,其它相关部门对活动点组建的帮助相对较少,反映出相关部门对社区体育活动不够重视;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较少;街道在协调场地、协调各活动站点负责人工作、登记注册等方面的工作做得不错,而在提供经费和组织体育活动指导的工作还需要加强;社区体育的宣传工作虽然在做,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第二,活动经费及场地设施缺乏。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来源较少,主要为参与者自筹,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对社区体育的投入不足;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也相对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同时也是阻碍社区居民参与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客观因素之一。第三,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较慢。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起步较晚,公益型和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都偏少,年龄、学历及等级结构不够合理,不能满足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第四,参与者偏老龄化和女性化。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成员以中老年人为主,且女性比例明显大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的女性参与者最多,整体上呈偏老龄化和女性化的特点;社区体育活动参与人群中以大学学历的居多;月收入在中层的人群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所点比例最少,如何引导这类人群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五,社区体育活动的功能发挥较好。社区体育活动者活动时间的安排以早晨和傍晚活动为主,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以1-2小时为主,从持续时间来看,如果锻炼强度适合,是可能达到锻炼效果的,能够较好地发挥体育的健身功能。同时,社区体育在满足人们的娱乐及社交上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二)对策

第一,完善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针对河北省相关管理部门对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不足的问题,应着力发展社区体育协会来承担起社区体育的具体管理工作。体育管理部门可与民政部门共同制定社区内正规民间体育组织的建立条件和程序,并对其发展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等,适当放宽社区内体育社团的建立条件,加强对松散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第二,加强各方合作,充分利用资源。针对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不足及经费来源单一等问题,首先应加强与区域内学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设施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一方面鼓励学校的场地设施在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训练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秩序的为社区居民开放;另一方面也可鼓励广大体育教师在余暇时间为社区居民进行辅导,缓解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其次,在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的筹措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上应该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筹措办法。相关管理部门不仅要加大对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并纳入财政预算,还应通过其它各种筹资渠道如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等来增加社区体育场地建设的经费,也可适当鼓励社区体育组织通过合法经营活动、有偿体育服务等手段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以此来增加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和加快社区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建设,为市民健身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从整体上对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注重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培训,着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同时,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绩进行有效地考核和相应的奖励,确保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的充分发挥。第四,丰富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可根据各城市的地域特色开发一些适宜的体育项目,如水多的城市可举办一些像龙舟这类活动;山多或公园较大较多的城市可举办一些像定向越野、攀岩、爬山等项目;像乒乓球、羽毛球、软排球等老少皆宜且有一定竞争性但受伤率又不高的运动项目要进一步在各城市加强开展,最主要的是在开发开展运动项目的同时,与相关运动项目配套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需要到位。第五,加强社区体育宣传,增强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加强宣传体育健身的作用及重要性,提高居民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培养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和习惯。可以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运用表演、比赛等各种宣传形式,积极进行舆论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体育意识,逐步树立终生体育观念,让体育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尽可能为居民更好地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最终使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1]崔丽丽,叶加宝,苏连勇.天津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26-29.

[2]李云鹏,李云龙.社区体育的内涵、特点及其发展的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2(4):16-18.

[3]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R].2011-03-01.

[4]李相如,刘国永.关于我国两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比较研究——兼论构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的设想[J].体育科学,2005,25(3):78-80.

Urban Community Sports in Hebei: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JIANG Jin-jun1,ZHANG Jin1,XU Jin-lu2,FAN Chao1
(1.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2.Department NO.3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Urban community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boosting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 Literature review,survey, mathematic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re employed in this articl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sports in Hebei Province in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Hebei Province;urban community sports;situation;countermeasure

G80-05

A

1674-7356(2011)03-0087-06

2011-07-03

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01101143)

蒋津君(1979-),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指导员河北省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用工指导员+”激活集体协商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高台居民
命运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