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2011-12-09 06:13马树强王雅洁
关键词:腹地唐山港口

马树强,王雅洁

(河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经济与管理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马树强,王雅洁

(河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三方面分析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依据其地理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从地区共同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增强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河北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区域间存在适度的差距不可避免,并且有利于调动各区域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使其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展开竞争;但另一方面,区域发展差距过于悬殊,必然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河北省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京津两地,也落后于其他沿海城市,而且省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也比较显著。分析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依托其协调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而提出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既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又可以有效破解河北省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分析

(一)经济实力不均衡

表1选取GDP、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其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来衡量河北省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从GDP总量上来看,河北省各地区两极分化严重,唐山、石家庄2009年的GDP均在3 000亿元以上,排名最后的衡水仅超过600亿,GDP最多的唐山是最少的衡水的5.85倍。在人均GDP上,唐山远高于其它几个地区,是排名第二的石家庄的1.68倍、排名最后的邢台的3.38倍。各地工业总产值的差距也很大,最多的是唐山和石家庄,分别是第三的邯郸的1.84倍、1.41倍,最后一位张家口的8.5倍、6.52倍。人均工业总产值中,第一的唐山是第二的石家庄的1.73倍、最后的张家口的4.82倍。财政收入最多的是唐山和石家庄,二者相差不大,但远超过其它几个城市。人均财政收入中,前三位的唐山、秦皇岛、廊坊均超过1 600元,最后三位的保定、邢台、衡水仅为600元左右,各地区间存在一定差距。总体来看,河北省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较为明显,且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总体经济实力上差距较大。

接下来,选取河北省1999-2009年人均GDP指标进一步探索河北省经济差异的特征。在表2中,将超过河北省平均 GDP的数据加粗,可以发现从1999-2009年间超过河北省平均GDP的城市仅有四、五个,其余各市都低于河北省平均值。这也说明河北省经济发展好的地区与差的地区的差距较大。

进一步来看,1999-2009年河北省各地区的经济均呈上升趋势,但增长的速度有所差异:唐山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石家庄、秦皇岛、沧州、廊坊的增长速度相似;仅落后于唐山,衡水、张家口、保定的增长速度最慢。这说明河北省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将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加大。

表1 河北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2009)

(二)产业结构趋同

从河北省各市第一、二、三产业构成和从业人员比重中对比分析(表3),各市的三大产业构成类似,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占得比重不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有待提高。尽管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传统制造业在河北省各市的产业结构中仍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各市的产业基础相似,产业结构类似,产业部门同构现象使得各市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竞相争夺资源和市场,降低了地区的整体效益。

(三)固定资产投资不均衡

从表4可以看出,2002年至2009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较高的地区都是河北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石家庄、唐山等地,增幅较大,而张家口、承德等落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少,而且增加的幅度不大。

表2 1999-2009年河北省各市人均GDP(单位:元)

表3 2009年河北省各市三大产业比较

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石家庄是最小的承德的5.3倍,而到了2009年最大的石家庄是最小的衡水的6倍之多。由此来看,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有所增加。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优越的地理区位

环渤海地区现在是中国政府确定的重点开放地区之一,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河北省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带,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在欧亚经贸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东北地区与关内各省区联系的枢纽和通道。它内环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与京津两地有着悠久的地缘、人缘关系,同时又是京津地区所需商品、物资和能源的最大供应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融合程度和相互开放程度会不断提高。

(二)良好的港口资源

表4 2002-2009年河北省各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万元)

河北省海岸线上依次分布着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港口资源丰富、发展迅速。

秦皇岛港自然条件优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深水良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之一。港口经济腹地辽阔,是中国华东、华南经济发达地区主要能源供给港,也是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域的大型商贸港。在秦皇岛港,已形成机械制造、金属压延、粮油食品、玻璃工业等四大临港强势产业。

唐山港的曹妃甸港区地处环渤海区域的中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大型综合性港区的天然“钻石级”港址。曹妃甸港区经济腹地广阔,直接面向京津冀经济区,而且可延伸至西北地区。依据国家、河北省对曹妃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曹妃甸将建立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链。京唐港区的经济腹地可覆盖京津唐、华北、西北等地区,是集运输、仓储、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黄骅港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部,是河北中南部及鲁西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西部等地区物资出海走向世界的便捷通道。黄骅港在强化能源大港基础上,拓展综合运输、临港工业、仓储、物流等现代港口功能,逐步发展成为集煤炭、杂货、集装箱和液体化工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三、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3]。区域协调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研究得出的新的重大理论认识,它揭示了区域经济运行的内在和谐机理,指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道路。河北省需要施以相应对策,加大区域统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全省综合竞争力。

(一)促进发达、不发达地区共同发展

河北省不发达地区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同时借助环渤海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和发达地区的同步发展。在具体实行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加快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比如,承德地区可重点发展旅游业,并着力发展与其相关的服务业、餐饮业、特色文化产业等配套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快速发展;二是同环渤海发达地区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河北省不发达地区可以积极和北京、天津以及其它发达地区制订合作战略,吸引这些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加强合作与对话开拓本地市场乃至范围更大的市场。

政府也要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政策支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加大对口扶贫力度,鼓励社会各方面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首先,河北省应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地承接来自京津的辐射。唐山、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和秦皇岛等环京津各市的一个重点应放在与京津多方位合作上,充分利用京津的经济、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条件,以京津为经济带动点,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其次,在河北省内,突出石家庄、唐山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石家庄和唐山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基础好,各项发展均处于河北省前列,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这两个城市要加快发展步伐,分别提高其在冀中南、冀东板块的经济影响力,增强自身的集聚力和对其它城市的辐射力。同时,各地做好铁路、公路、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间的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提升中心城市在河北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三)增强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

港口的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存在着很明显的正向拉动效应[4]。河北省的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都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毗邻京津,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各个港口应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合理分工,发挥港口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和枢纽作用,形成沿海与腹地地区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第一、充分发挥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地港口优势,建成合理分工、协调合作的区域港口群。秦皇岛港在煤炭大港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集装箱和其它散货运输等综合运输业务,成为环渤海经济带上的新亮点;唐山港应充分发挥曹妃甸深水大港的优势,建成北方最大的能源、原材料枢纽港,打造成为河北第一经济增长极;黄骅港建成以专业性为主的集装箱港,成为冀中南地区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增长极。

第二、促进临港产业发展,拉动腹地经济增长。临港产业发展促进腹地产业的调整与升级,从而实现港口和腹地的互动,带动腹地经济的增长。秦皇岛港以煤炭运输、制造业为主体,唐山港以能源、矿石等原材料为主体,这两个港口主要服务于冀东地区,该地区可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钢铁、石化等产业。黄骅港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主要服务于冀中南地区,可带动该地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的港口物流、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拓展港口对腹地经济的辐射作用。

第三、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构建港口和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便捷通道。围绕着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分别建立以港口为龙头,出海通道为骨干,包括铁路、公路、航运和航空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方便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和协作,统筹推进沿海经济隆起带与其它地区的发展。

(四)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功能优势,促进区域间产业的分工和协作,有效提升我省总体产业水平。具体来说,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培养主导产业和知名品牌,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并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加快冶金、医药、化工、机械、建材、建筑、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使之成为我省的优势产业;积极开发或引进高新技术或产品,如电子信息、通信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一体化、环保产业等,使之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抓好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和产业园区建设,形成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与我省优势产业相关的现代物流、会展、工业设计、新产品研发等服务业。

[1]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2000-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0.

[2]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新见解 [J].学术交流,2009(3):101-105.

[4]丁井国,钟昌标.港口与腹地经济关系研究——以宁波为例[M].经济地理,2010,30(7):1133-1137.

On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MA Shu-qiang,WANG Ya-jie
(School of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F127

A

1674-7356(2011)03-0019-05

2011-06-02

河北省发改委招标项目《河北省三大经济板块协调发展研究》;河北省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1457202D-81)

马树强(1951-),山东阳谷人。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腹地唐山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港口上的笑脸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王大根
惠东港口
厦门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