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

2011-12-23 04:57包蕾萍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9期
关键词:刻板独生子女形容词

◎包蕾萍

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

◎包蕾萍

独生子女研究诞生以来,针对该群体的负面评价一直没有中断。有学者因此提出“独生子女神话”一词来专指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实证数据证实独生子女刻板印象是否客观存在,本研究以上海为例探索了中国城市居民对独生子女群体的普遍印象,证实了该群体的社会印象以负面刻板印象为主。研究通过形容词自由联想法和社区调查获取了与独生子女群体相关的12个高频形容词,其中积极形容词3个和消极形容词9个。在1088份拥有9-18岁子女的父母问卷中,分值最高的5个与独生子女群体相关的形容词分别为 “依赖”、“任性”、“娇惯”、“自我中心”和“爱发脾气”,均为消极意义。数据表明,在与独生子女有直接接触的城市居民中,独生子女群体的社会印象以负面刻板印象为主。

独生子女神话 独生子女刻板印象K-B法

一、独生子女神话:争议和原因

范尔博是最早注意到独生子女印象的人,她认为社会上普遍存在对独生子女群体的负面认知,而这种认知与独生子女的真实发展并不相符,只能算做一种偏见,因此,她用“独生子女神话”一词来称呼这种偏见。

1986年,范尔博等人曾对115个涉及适应、个性、社会化、成就和智力方面的独生子女研究进行了综述。元分析的结果显示同,独生子女在总体适应和社会能力上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相比并无差异。由于公众中普遍存在的独生子女刻板印象主要基于他们人格特质方面的缺点,1987年,范尔博再次重点对人格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质性分析,这次的研究数量是1986年质性分析中有关人格研究数量的一倍。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和有兄弟姐妹的同辈比较起来,在个性、社会化和人格控制方面还是没有显著的差异。

在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者通过现场观察和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研究,Zheng and Colombo检测了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和游戏活动,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并无差异。Kitzmann,Cohen,and Lockwood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小学阶段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同学相比,在亲密友谊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差异。而更具体的一些研究涉及独生子女与不同排行子女的比较,结论与上述元分析结论类似。

国内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果,风笑天曾对1980—2001间发表的305篇针对国内独生子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发现大部分研究并不能对独生子女个性、人格、合群性及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差异提供充足的证据。比如1996年,孙云晓与卜卫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研究”调查采用人格需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学习需要量表、道德自我评价量表和兴趣爱好量表等工具对12城市的独生子女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开展研究。研究者在测试的基础上总结说,独生子女人格发展存在五大优势与四大缺陷。五大优势包括充满自信、乐于助人、渴望友谊、积极寻求发展、兴趣广泛。四大缺陷包括学习兴趣较缺乏、勤劳勤俭差、在伙伴交往中攻击性较强、成就动力较弱。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结论并非建立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群体的比较或差异性检验的基础上,相反仅仅是研究者对独生子女在5种量表工具得分基础上所做的百分比高低“判断”。而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于1999年所做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思想、求职、学习、生活、经济、生活、交友、个性等8方面300个项目中,有显著差异的只占18.33%,共55项。因此,研究者认为两大群体的差异相当有限。此外,该研究中大部分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所以研究者也提出这种差异也可能是城乡差异造成,并不是独与非独的家庭结构造成的。风笑天在自己关于独生子女的系列研究中,也强烈反对独生子女“问题”说,他认为独生子女早期存在的差异,可能在后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在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媒等共同文化环境的作用下,逐渐“消磨”,最终和非独生子女没有差异。

当代独生子女研究者致力于探讨独生子女的“真实发展”,在这种探讨过程中,他们和早期独生子女研究者得出了迥然不同的结果,他们的眼光也更多地从独生子女的“劣势”转向独生子女的“优势”,比如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量文献提到,独生子女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高成就动机和高智商,特别是与排行较低及大家庭孩子相比。同样,文献也显示,独生子女的教育程度较高,更容易受到家庭的关注。Roberts等人通过对20个年轻人的深度访谈分析了独生子女的主观体验。这些成年独生子女描述了自己感受到的优点:他们满足于不需要和兄弟姐妹分享、竞争、吵闹、打架;不需要与别人分享父母的资源和关注;重视且享受独处的时间;更能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父母经济资源的优势,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和父母关系密切,更成熟,更能和成人打交道。量化研究也证明了上述访谈的结论,Riggio调查了成年独生子女的社会技能和能力,发现他们这两方面的发展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并无差异。他们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声望,结婚配偶的教育程度更相同,更希望拥有小家庭。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地位确实是多子女家庭中的孩子没有的。他们是父母资源和注意力的唯一接受者和焦点所在,他们不必去体验大部分兄弟姐妹关系中会体验到的激烈冲突和竞争。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家庭中,独生子女成年后,父母不仅会资助购房,还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照料下一代,而这种变化,在上一代人的记忆中是没有的。

但在公众话语系统中,人们提及独生子女,大部分都关注独生子女的弱点。这种有意识的选择和放大背后有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心理基础,特别是在中国这种长期以来崇尚多子女的生育文化环境下,这一现象就更有特别的意义。德国学者巴肯在分析中国独生子女研究的早期文献时,曾注意到过一个“鸡蛋”意象,即不少研究和报道都常用“每天吃一只鸡蛋”来形容独生子女的骄气。虽然今天看来,每天一只鸡蛋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获得了一致性的认可,早期研究中的这一类论据非常值得怀疑。实际上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公众对独生子女群体确实存在负面的消极认知,即本文关注的“独生子女刻板印象”。

二、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究竟是什么?

关于刻板印象,大部分学者都只是根据已有研究中自相矛盾的结论,推断公众中普遍存在独生子女刻板印象,并没有针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本身开展研究。目前能检索到的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直接开展研究的文献相当有限,大部分是针对西方文化环境下的独生子女群体开展的。比如Nyman1995年的研究,他让大学生用形容词描述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以及他们知觉到的其他排行者的人格特点。独生子女被认为是最不受欢迎的,评价以消极为主,包括自我中心、自私、溺爱、孤独以及依赖。Nyman的研究也关注了不同性别的独生子女印象,其中独生子被评价为封闭和缺乏安全感,独生女被评价为害羞。但除了消极特质外,他也发现独生子女在人们的印象中也有一些积极特点:“独立、有雄心、社交性、富决断、负责、周到和聪明。”Musun-Miller1993年曾请父母和独生子女本人谈谈对这一群体的印象,发现独生子女父母对于独生子女存在消极信念和独生子女自己对这一群体的评价一致。研究者认为,针对独生子女的消极评价不仅仅在独生子女父母中间存在,在独生子女群体中也同样存在。除父母外,专业人士中对独生子女群体刻板印象同样存在,比如最近的一个研究发现,咨询师将来访的独生子女视为“特别容易出现问题”的人,这说明,“出生顺序也像性别一样可能引起临床诊断的偏差”。

由于钼矿石标准样品数量较少,品位覆盖不足,且基体与鹿鸣矿业钼选矿流程样品有差异,因此选取鹿鸣矿业钼选矿流程中多个经过湿法定值(Mo、Cu、S分别采用国家标准GB/T 14352.2—2010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的第2部分、第3部分和第9部分)且含量呈梯度的原矿、尾矿、快浮尾矿样品,作为校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校准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范围见表2。

上述这些研究大多是在西方文化环境下开展的,因此,在讨论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范尔博曾提出,独生子女神话最早源于早期研究者的农民意识,始作俑者霍尔最初的论点来自他对乡村的特殊感情,他希望孩子接触农村和开展社交,而不喜欢被过度保护和关在家里的孩子。在中国文化环境下,独生子女神话和乡村情感关联应该不大,更多应该源自外生性人口政策对传统生育文化的压制,人们的生育意愿不能公开表达,只能通过独生子女刻板印象这一集体潜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目前中国独生子女研究中,刻板印象本身及其与文化关系的推断还只停留于假设层面,尚缺乏来自实证研究的支持。

三、刻板印象研究:文化与方法

关于刻板印象最早的研究之一是Katz和Braly在20世纪30年代有关种族成见的研究。他们在100位普林斯顿大学生中发现,学生们在形容特定的种族时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85%的学生认为黑人是“迷信的”,同时78%认为德国人是“科学的”。遵循这一范式,吉尔伯特在1951年、卡林斯等人在1969年又分别作了类似的研究,这就是著名的“普林斯顿三部曲”。研究发现,刻板印象是一种具有时空性,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结构。比如美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由1933年的“聪明、勤勉和进取”变为1951年的“喜欢模仿、害羞和极端民族主义”,进而又变成了1969年的“野心勃勃、有效率和忠于血缘关系”。这种变迁充分说明刻板印象是一个与特定群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概念。

(一)文化与刻板印象的关联

在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不能免俗,会采取分类的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刻板印象作为分类的一种,能够帮助我们以最快的方式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吝啬鬼”现象。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分类和评价是人类智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否则我们将无法生存。但刻板印象是一种过分的分类,通常会产生一些过于频繁或牢固的负面联想,如女性和低能力、笨等的联系,黑人与肮脏、暴力等的联系,但这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是一种认知偏差,这种偏差源自我们从小就生存其中的文化环境。

因此,在心理学家看来,所谓刻板印象就是文化熏陶下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知识、信念系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析独生子女刻板印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基础,通过对刻板印象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集体潜在的文化意识,但在进一步分析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中国文化环境下,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实际内容是什么。

(二)方法

对刻板印象进行研究的传统方法是通过问卷测量,其优点在于能够定量化地分析具体的刻板印象内容和典型性特征,缺陷在于,如果由研究者设定特定群体的形容词选项,被调查者就很容易受到研究者和被调查者的主体意识干扰与暗示。

为了避免研究者主观选定的形容词对被调查者的影响,本研究2007年采用改进后的K-B法,分三步对大众心目中的独生子女刻板印象进行内容分析。K-B法分析的优点在于,可将定性内容转化成可量化的连续性变量,对形容词性的方向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证明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存在。(1)形容词联想:形容词联想主要请16位来自不同专业的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试参加,要求他们用形容词分别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群体进行尽量多的描述(至少几个以上)。为避免顺序效应的影响,分别采用AB两套问卷,A套请被试首先联想“独生子女”的形容词,然后联想“非独生子女”的形容词,B套反之。经过3名专家组成员的评议和整理,找出前15个最能描述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褒义和贬义形容词。合并评定中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下,坚持以大多数专家意见为主,合并后得30个形容词,并从总词库里挑选另外20个词,最后得50个词的词表,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后的形容词词表;(2)社区调查:经随机数字排序,对这50个词表排序,形成形容词问卷。选取上海市卢湾区某街道一个居委会,根据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80位年龄、学历、性别各不相同的居民,请其判断形容词表中各词是否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群体。计分时不是统计每一特质形容词中出现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频率,而是采用G法反转计算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评价中出现最频的特质形容词。(3)大型独生子女刻板印象问卷调查:在社区调查的基础上选取独生子女印象的高频词10—15个,请被试用5点量表评价用15个词描述独生子女群体的符合程度。通过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上海市区抽取7所学校,郊区抽取8所学校,其中有11所中学(包含两所职校),2所重点中学、9所普通高中和4所小学 (包含1所民工子弟小学),15所学校中共有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二38个班级1152名家长参与调查。1152份问卷中共有108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4.4%。

四、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实证调查结果

(一)独生子女印象以负面消极为主

在形容词自由联想阶段,被试向研究者反映,有关独生子女的形容词很容易想到,但非独生子女相对较难。而且从词性上来看,除中性词外,独生子女相关的积极形容词平均只有4.19个,消极词为9个,后者明显高于积极形容词数量;非独生子女相关的积极形容词平均为6.25个,消极词为0.69,后者明显低于前者。

在80名社区居民调查的结果中,反转计算后,发现居民认为符合独生子女群体、频率高于70%的形容词有12个,高于50%的形容词有26个,而符合非独生子女群体、频率高于70%的词没有,高于50%的形容词为9个。

表1 自由联想法获得的形容词表

表2 社区调查50个形容词的符合频度(%)

从表2还可以看到,除“物质条件好”、“漂亮时尚”、“聪明”、“活泼”、“自信”和“阳光”外,前20个符合独生子女的高频词“依赖性强”、“娇生惯养”、“任性”、“骄傲自负”、“自我中心”、“爱发脾气”、“不合群”、“孤独寂寞”等大多都是与性格相关的、消极意义的形容词。

社区调查独生子女的12个高频词(物质条件好、依赖性强、娇生惯养、任性、骄傲自负、漂亮时尚、自我中心、爱发脾气、娇气脆弱、不合群、浪费、聪明)中我们可以看到,居民评价中,最符合独生子女的这12个形容词中,负面意义的词有9个,占75%,而且这些词与人们心目中的非独生子女印象都相去甚远,认为这些词也适用于非独生子女的比例低于20%。

社区调查非独生子女高频词中可以看到,一方面,非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特征相对不如独生子女突出。没有高于70%的词,所有高频形容词的频率都分布在50%—60%间,而且与独生子女的差异也不大,另一方面,人们认为适合非独生子女的这9个高频词(团结合作、成熟懂事、谦让、节约节俭、宽容、独立自主、稳定、友爱、体贴父母)全部为积极意义,没有一个为消极意义。显然,人们对非独生子女群体的印象总体来说更偏向积极一面,但不如独生子女印象明确。

(二)独生子女群体的核心印象:依赖,任性,娇惯,自我中心,爱发脾气

社区调查的样本过小,不足以反映整个社会对独生子女的普遍印象,且百分数的解释力有限,不足以反映集中和离散趋势,但社区调查可以起到试调查的作用,进一步确定形容词量表的项目。在此基础上编制5点量表,通过全市性随机抽样调查,在大样本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独生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全市性调查使用的工具来自从社区调查中筛选出来的15个高频词制成的5点量表。其中5个正向积极意义的词(自信、漂亮时尚、物质条件好、聪明、有个性),10个负向消极意义的词(自私、社交性差、骄傲、孤独、依赖、浪费、任性、娇惯、爱发脾气、自我中心),请拥有9—18岁子女的父母对用上述词语描述独生子女群体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调查发现,人们认为最符合独生子女的形容词前十个分别为“依赖”、“任性”、“娇惯”、“自我中心”、“爱发脾气”、“浪费”、“自私”、“孤独”、“骄傲”和“聪明”。其中前五位得分最高的形容词均为负面消极意义。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针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在中国社会中并非虚构,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K-B法三阶段测量的结果均取得了一致的结果,同时也证明了本研究的假设,中国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人们普遍对其抱负面刻板印象。三个阶段的研究发现:(1)形容词自由联想阶段:与独生子女关联的消极形容词无论在数量还是一致性上都超过积极形容词。(2)社区调查阶段:人们普遍认同的符合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频率高于70%的词有12个,而符合非独生子女群体高于70%的词没有;12个符合独生子女群体的高频词中有9个均为消极意义,只有3个是积极或中性偏积极意义的形容词。这说明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非常显著,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更偏向消极负面意义。(3)问卷调查阶段:前两步筛选出的15个形容词中按符合程度评分,得分最高的5个核心词分别为“依赖、任性、娇惯、自我中心、爱发脾气”,均为负面含义。

五、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意义

研究证实了西方文化环境中存在的独生子女刻板印象,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同样存在。但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和西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和西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内生性的“少子化”现象不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作为一种有效缓解人口与资源困境的社会控制手段出现的,具有外生性和迅速性。和西方缓慢的生育文化转型不同,中国的生育文化是在外力作用下转型的,这种突然性的政策转变对于植根了几千年的集体文化来说是一种“非比寻常的事件”,势必造成文化的“变化”。虽然有李银河曾将中国“多子多福”传统取笑为“生育冲动”文化,但这种传统是几千年沉淀的结果,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规定只能生一个,相当于靠外力突然将生育特别是生育男孩的模式化意义从家庭—生育的关系中驱逐出去,而非等待集体文化自发重构、抑制生育行为。对于集体文化来说,这种强制性的符号互动无异会带来一种“创伤”体验,并以各种形式潜伏在集体潜意识中,伺机而发,独生子女刻板印象很可能就是这种集体潜意识的表现。当然,这种意义假设还有待研究者的进一步验证和讨论。

①Adriean Mancillas(2006),Challenging the Stereotypes About OnlyChildre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Journal of Counseling&Development,Summer 2006,Volume 84.

②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M].知识出版社,2004.

③包蕾萍.独生子女公众观的变迁[J].当代青年研究,2008(6).

④伯格.巴肯.何百华译.西调东弹──关于中国的独生子女[J].当代青年研究,1994(1).

⑤Katz,D.&Braly,K.(1933),Racial stereotypes of one hundred college students’in Journal of Abnormal&Social Psychology,28.

⑥Jeffrey C.Alexander.文化创伤与集体认同[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USA,2004.

⑦李银河等.一爷之孙[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纪 峰

C913.5

A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猜你喜欢
刻板独生子女形容词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认识形容词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