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政企博弈分析*

2012-01-05 01:46张晓晶王彧琳
关键词:动机收益补贴

李 媛,张晓晶,王彧琳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沈阳 110870)

基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政企博弈分析*

李 媛,张晓晶,王彧琳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沈阳 110870)

在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出口企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政府的鼓励下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外,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中政企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无政府补贴情况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政府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相对于出口收益,政府和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能得到更多的收益,而政府的鼓励政策将会帮助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

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决策;投资条件;政府补贴;博弈模型;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即一个主体(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通常把各博弈方在博弈中同时进行决策、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行动的采取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一方不知道先行动一方的行动策略的博弈过程称为静态博弈。若各博弈方不是同时而是先后依次进行选择或行动,且后选择方在自己进行选择之前可以观察到对方的选择、行动的,则这种博弈过程被称为动态博弈[1]2。

一、对外直接投资中企业与政府的博弈模型

本文的博弈论模型涉及政府和企业两个参与主体,且以政府作为先决策的一方。假设企业和政府都是理性的,在投资和支持促进国际投资时,行为双方决策的关键是看能否从行为中获得利益。

一般说来,对企业来说,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降低服务成本和运输成本,可以绕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但企业也会增加组织成本等。本文将外商投资收益和成本综合后,进一步假设外商直接投资可以获得的收益为a(a为收益减成本),通过出口获得的收益为b,所以外商因选择直接投资而放弃出口获得的收益为a-b。只有当ab>0时,外商才有可能进行直接投资。同样,对政府来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出口、缓解产能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促进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国家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的收益为w,从企业出口中获得的收益为t,如果w-t>0,则政府会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因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为

而国家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为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为

国家政府支持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为

式(3)与式(1)相比,企业自身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能会使a-b<0,但是因为国家政府的补贴和支持,只要a-b+P>0还是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政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补贴一般不会对国家收益影响太大,所以在这里默认为当式(2)成立时,式(4)也成立。

二、无政府补贴情况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根据2005年商务部对七百多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作的调查,分析整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如表1所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主要有:寻求和开拓国外市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寻求生产要素。下面根据这3个动机进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条件的博弈分析。

1.寻求和开拓国外市场动机下的决策条件

以寻求和开拓国外市场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会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收益(模型中的a部分)。自从中国加入了WTO以来,越来越多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瞄准了国际市场,并把国际市场作为提高业务增长的重要手段。显然,在国外直接投资并按当地的文化习俗以及消费习惯提供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化生产销售网络,更能够使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业务份额,获得更大的利润[2]。

一年365天,吴躜辉有一半时间都奔波在路上,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给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谈到接下来的规划,吴躜辉希望从眼前的事情做起,一步一步把服务做实做细,让农户有个好收成。

在当今贸易壁垒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中,出口面临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多,出口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模型中的b部分)也会受损。根据WTO每半年公布一次的《全球反倾销情况调查报告》统计显示,作为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各国在2005年针对进口商品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数量有191起,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就有57起,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灾区。2006年11月,美商务部对中国铜版纸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的恶劣做法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自此,从各类钢铁产品、复合编织袋到亚硝酸钠、热敏纸,“双反”调查已经成为美国对华产品频繁使用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又使欧美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想通过出口增加收益更是越来越难。2010年上半年,中国是反倾销调查的最大目标国,WTO各成员新增的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调查有23项,是第二大目标国——欧盟(11项)的两倍多。在新增的59项反倾销措施中,有近一半(25项)是针对中国的出口商品,远高于欧盟、美国等。

由以上分析可知,以寻求和开拓国外市场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给企业带来的收益a远远大于仅仅靠出口获得的收益b,也就是说,模型中的a-b>0条件成立。

2.寻求外国先进技术动机下的决策条件① 由于以学习技术和管理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一般都是科技类产品,因此本节对于a和b的分析都是指科技类产品,而不涉及初级工业制成品和初级农产品等。

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收益(模型中的a部分)。从总体看来,中国的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核心技术,某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难以在国内市场上获得,而且也不易通过公开购买的方式得到[3]。企业通常通过在国外设立合营企业或以兼并与收购的方式从当地企业获取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获得难得的技术人才,进而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创建自己的品牌。

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不仅能在国内畅销,在国际市场上的收益也不可小视。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国际市场的需求较小,出口缺乏竞争优势,其出口带来的收益(模型中的b部分)不明显。以获取先进技术为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通常是某一领域技术相对比较落后,或者说不具备相关领域世界顶级技术的企业,其产品即使出口,也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在获取先进技术前,企业并不具备出口优势。

科技含量低的产品不具备出口优势,企业从出口中获得的收益b也就不容乐观。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学习到先进的技术会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其收益a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在以寻求先进技术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中,a-b>0条件成立。

3.获取生产要素动机下的决策条件

企业在以获取生产要素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可以解决资源瓶颈带来的发展问题,然而这类投资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模型中的a部分)不确定。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对于那些资源获得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的企业来说,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寻求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新途径。若企业把工厂建在资源充足、生产资料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区,那么企业的收益必将得到大大的提高。然而,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多集中于中东等一些政局动荡的国家和地区,加上宗教文化地区冲突等不利因素,加大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4]。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源类投资的资金门槛相对过高,加上收益的不确定性等众多因素,使得企业对外投资时顾虑颇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5]。

以稀有资源为原材料的产品的出口收益(模型中的b部分)微薄。虽然我国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贫乏,而且矿产资源品位低[6]。为了获得生产要素,企业不得不高价进口。以原油为例,我国进口原油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随着油价的上涨,国内那些以原油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企业必将为高价进口的原油付出昂贵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上升也必然带来价格的上升,那么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将会失去价格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靠出口获得的收益十分微薄。

一些企业愿意为寻求高额回报进行境外投资,然而大多数企业宁愿通过出口获得微薄的收益,以求得国内安逸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在国内生产,企业虽然需要通过高价获得生产资料,但是只要出口的利润足以维持企业的生存,企业还是会选择留在国内靠产品出口获利。也就是说,此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a小于出口的收益b,即a-b>0条件不成立。

三、政府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1.对外直接投资为政府带来的收益(w)

(1)对外直接投资会缓解外汇持续增长的压力,从而有助于放缓人民币升值的脚步。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约2.399万亿美元,相当于G7外汇总和的1.93倍。截止到2010年9月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6 483亿美元,再次创下单一国家持有外汇总额的历史记录。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在不断上升,2010年1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约为1美元兑6.67元人民币,相比2003年的平均汇率,人民币升值18.3%。理论上讲,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高额外汇储备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汇率过快地升值,会通过劣化外资质量、抑制贸易发展、助长货币投机、扭曲产业结构、增加金融风险等途径妨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7]。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主要源于长期国际收支的“双顺差”,而高额的外汇储备也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外直接投资是资本的流出,也就是说,对外直接投资会使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减少,从而使国际收支的顺差减少,外汇储备下降,这样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因此,高额的外汇储备在为企业提供了“走出去”条件的同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会有助于缓解“双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2)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优化国内产业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正逐渐把我国推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多个行业已经暴露出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弊端。根据小岛清的边际产业升级理论,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把这些边际产业推出国门,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的国内竞争压力,对我国加速国内产业升级和提高就业率也是大有裨益的。对于以寻求高技术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而言,企业获得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不仅可以使本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还会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和关联效应,使其他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得到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我国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3)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优化国内的就业结构。虽然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大多都是在东道国,但是企业投资往往能增加国外子公司对母国资本设备、中间产品或辅助产品的需求,会对国内就业产生正效应,也就是说,这类投资会相应地带动母国关联产品的出口,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母国的就业。产出和就业都是由总需求决定的,而总需求又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外国需求来决定的,因此,凡是能促进国内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的经济措施都有利于产出和就业的增长[8]。以寻求市场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如果能刺激国外对母国关联产品的出口需求,它就会对国内的就业和产出产生一种补充效应,从而改善母国的就业结构,提高母国的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包括:向海外子公司出口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及辅助产品带来的额外就业机会,母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工作机会,跨国公司本土机构的人员需求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国内其他公司向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服务所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而以寻求技术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我国的劳动力在生产技术和研发等领域的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一些优秀的人力资源通过这种能力的提升,可以从单纯的生产制造行业逐渐向研发等领域转移,在新环境中的不断学习也可以促使他们向更高的领域迈进。

(4)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我国节约稀有资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基本动机就是寻求资源开发,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将是一个严重制约[9]。利用国外的资源弥补国内资源不足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瓶颈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国外资源的方式有进口国外资源和直接开采外国资源两种,进口资源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及成本的影响,例如石油资源已经成为有些国家控制世界的一种工具,使其有可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进行控制[10]。如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到国外合资办厂、直接开采,可以直接控制资源的来源,提供稳定的供应,避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操纵在别人的手中,从而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

2.企业出口为政府带来的收益(t)

(1)出口会为国家引进外汇资本。产品出口会为出口国带来外汇收入,也就是资本的输入。一国外汇不足,国家势必要向他国借债,而国家举债经营其实存在极大风险,一些借债的发展中国家经营不善或者短期资本突然外撤都会导致这些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11]。此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输入能够促进投资及经济增长,国家也可以用外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多元化投资,从而获得更好的风险与投资回报组合。出口创汇是增加外汇储备的重要方式。

(2)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过剩的产品供给可以通过出口推向国际市场。我国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然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12]。而出口是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以钢铁为例,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约1/4的钢铁及制成品依赖国际市场。因此,出口有助于平衡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

近年来,国际上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欧美经济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的出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加上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政府更希望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走出去”,以缓解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持续增长的压力,释放过剩的产能。因此,政府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的收益w大于政府从企业出口中获取的收益t,即w-t>0条件成立。

3.政府补贴(Q)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虽然对外直接投资会为企业带来诸多利益,但是一些企业仍然对离岸投资有所顾虑。比如以获取资源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大、资金门槛高、收益不确定,使得企业对对外直接投资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解决了一定的后顾之忧。例如,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颁布的《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对于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建立了境外投资信贷支持机制,对于那些对国家利益具有重大影响但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尚无法完成的海外投资项目,中国政府的“境外投资专项贷款”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此时,国家对企业实施补助Q使得a-b+Q>0条件成立。

四、政府和企业的博弈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下的政企收益矩阵。

1.以寻求国外市场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政企收益比较

由于企业对外经济战略选择不仅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而且对国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资源储备等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企业选择对外投资不单会带来企业利润额的增长,还会产生众多的社会效益,所以无论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出口,企业的利益都会小于国家的利益(a<w,b<t)。正如前面提到的,国家对企业的补贴导致的政府利益损失额会小于企业收益的增加额(Q<P),因此得到政府和企业的收益矩阵,如图1所示。

图1 以寻求国外市场为动机的政企收益矩阵

由图1的矩阵可以看出,无论政府是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补贴,对企业而言,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都会大于出口的收益(a>b),也就是说,无论是否能得到政府补贴Q,企业都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无论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出口,不提供补贴时的收益会大于提供补贴后的收益。因此,在企业的动机是寻求国外市场和国外技术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政府不提供补贴)是一个纳什均衡。

2.以寻求国外技术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政企收益比较

假设在同一决策中,企业利益小于国家利益(a<w,b<t),国家对企业的补贴导致的政府利益损失额会小于企业收益的增加额(Q<P)。由于在无补贴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出口缺乏竞争优势,出口带来的收益不明显,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当地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带来的收益较明显,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大于出口的收益(a>b)。政府对企业补贴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可以更多地获得投资国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提供补贴的收益。政府和企业的收益矩阵如图2所示。

图2 以寻求国外技术为动机的政企收益矩阵

由图2可以看出,无论政府是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补贴,对企业而言,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都会大于出口的收益(a>b),也就是说,无论是否能得到政府补贴Q,企业都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时,提供补贴获得的收益大于不提供补贴时的收益。企业选择出口时,不提供补贴时的收益大于提供补贴后的收益。因此,在企业的动机是寻求国外技术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政府提供补贴)是一个纳什均衡。

3.以获取生产要素为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政企收益比较

仍然假设在同一决策中,企业利益小于国家利益(a<w,b<t),国家对企业的补贴导致的政府利益损失额会小于企业收益的增加额(Q<P)。由于在无补贴的条件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一定风险,为获得安逸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企业宁愿选择出口而获得微薄的收益,为获取生产要素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量就相对较小,因此出口的收益小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进一步假设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下,政府提供补贴时获得的收益大于不提供补贴时的收益,得到政府和企业的收益矩阵,如图3所示。

图3 以获取生产要素为动机的政企收益矩阵

对于企业而言,在政府不提供补贴的条件下,企业出口的收益会大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条件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会大于出口的收益。也就是说,政府不提供补贴时,企业就选择出口,政府提供补贴时,企业就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政府而言,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时,政府提供补贴后的收益会大于无补贴的收益。企业选择出口时,政府的无补贴收益大于补贴收益。因此,在静态博弈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府补贴)和(企业出口,政府不补贴)都是纳什均衡。但是对于动态博弈而言,这个假设就有问题了,当一方行动在先,另一方行动在后的时候,后者会根据前者的选择调整自己的选择,前者也会理性地预期到这一点,所以不能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其对手选择的影响。由于政府和企业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府补贴)决策中的收益都大于在(企业出口,政府不补贴)决策中的收益,企业有理由相信政府一定会为企业提供投资补贴。因此,在动态博弈中,只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府补贴)才是唯一的纳什均衡。

五、结 论

本文基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寻求和开拓国外市场、寻求国外先进技术和寻求生产要素3个动机,分别分析了企业和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中的收益。通过博弈分析得到结论,由于贸易壁垒日益增多,导致出口收益不断减少,因此政府和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的收益大于出口的收益。而政府的投资补贴等政策会对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困难的企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李国.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J].改革与开放,2010(18):19-21.

[3]邹玉娟,陈漓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5):70-77.

[4]邹玉娟.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转移及母国技术提升[J].经济问题,2008(4):105-108.

[5]Li Y,Ma W.Preliminary research on location option of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of enterprise in Liaoning Province[R].Shenyang:Proceedings of SME Management andinnovation,2005:14-15.

[6]杨武,李志超.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企业技术标准战略模型机制与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科技,2007(6): 34-35.

[7]周宇.人民币汇率不易升值的五大理由[J].世界经济研究,2003(11):12-13.

[8]焦慧娟,杜晓郁,李柏松.劳工标准视角下辽宁FDI结构优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8-32.

[9]李媛,朱杰,刘爽.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分析[J].辽宁经济,2008(11):18-19.

[10]黄保东.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和区位的国外研究评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2):25-27.

[11]李媛,蔡鑫,李震坚.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机遇分析[J].辽宁经济,2009(10):32-33.

[12]黄晓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推进措施[J].南都学坛,2010(3):34-36.

Analysis of gam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based on motiv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IYuan,ZHANG Xiao-jing,WANG Yu-lin
(School of Economics,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870,China)

In the context of post-crisis era,the trade protectionismin Europe and America resurfaces again,and export enterprises are facing increasing difficulties.with the encouragement of governments,some strong enterprises cast their eyes to foreign countries andimplem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trategy so as to getwider development space.The model of gam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constructed,based on which the terms are analyzed for enterprise to undertak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with or without the subsidy of government.The conclusion is that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 can getmore revenu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an that in export,and encouragement policy of governmentwill help more enterprises invest abroad.

foreign trade;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investment terms; government subsidy;gamemodel;game analysis

F 752.0

A

1674-0823(2012)01-0024-06

2010-11-18

李 媛(1964-),女,辽宁兴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1-10-25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DOI为CNKI:21-1558/C.20111025.1534.006,http://www.cnki.net/kcms/ detail/21.1558.C.20111025.1534.006.html.

(责任编辑:吉海涛)

猜你喜欢
动机收益补贴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