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12-01-23 23:48
中国猪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瘦肉精肉制品种猪

行业动态

国家调控生猪价格取得初步成效

【本刊辑】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6月25日报道,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后,国家迅速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发布预警信息,建议养殖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按照预案规定,及时启动中央政府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分两批收储国产冻猪肉,对稳定生猪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监测,在经过4个多月持续下降后,近期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回升。6月13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平均为每千克14.08元,比上周上涨0.28元,涨幅1.01%,超过7成省份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黑龙江、福建、河南、广东、海南等地价格涨幅在3%~6%之间。

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将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认真组织调控预案实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维护养殖户利益。同时,建议广大养殖户全面判断市场形势,积极配合国家市场调控,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适当缩减能繁母猪的饲养,减少后备母猪的补栏,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合力,尽快扭转生猪产能持续过剩的局面,促进生猪市场价格稳定。

农业部继续深入推进 “瘦肉精”专项整治

【本刊辑】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12年6月28日报道,农业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在沈阳召开 “瘦肉精”监管工作座谈会,分析 “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下一步 “瘦肉精”监管任务。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必须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继续深入推进 “瘦肉精”专项整治,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陈晓华指出,自去年 “瘦肉精”专项整治实施以来,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从 “瘦肉精”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环节入手,全面强化“瘦肉精”专项整治和综合监管,迅速形成高压严打态势,基本摧毁地下生产销售网络,切实增强执法监管能力,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年来,全国完成生猪 “瘦肉精”检测2 300万头,肉牛检测156万头,肉羊检测196万只, “瘦肉精”总体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9.94%,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陈晓华强调,下半年,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 “瘦肉精”监管工作,积极作为,敢于担当,齐心协力,常抓不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打赢 “瘦肉精”专项整治这场硬仗。一是继续推进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巩固已取得的整治成果,防止死灰复燃,防止出现反弹。二是继续坚持源头治理,加大对制售 “瘦肉精”黑窝点的排查和打击力度,依法查处经营 “瘦肉精”的单位、网点和个人,针对新型 “瘦肉精”药物,抓紧研究加强监管的办法和措施,严禁流入食品产业链。三是继续强化全程监管,从 “瘦肉精”源头、养殖、收购贩运、屠宰、加工、流通餐饮、进出口等7个环节入手,实施全链条查禁和监管。四是继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坚持部门协调、涉案线索移送、案件督办等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加强横向配合和纵向联动,严格落实 “分兵把守、协调配合”的监管机制。建立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五是继续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妥善解决好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问题,切实提升 “瘦肉精”监管能力和水平。

全国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上半年兽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本刊辑】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12年7月10日报道,2012年上半年,各级兽医部门按照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任务,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强兽药监管,继续加强兽医医政工作,全力推进兽医科技与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兽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2012年上半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动物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截至目前,全国没有发生亚洲I型及A型口蹄疫疫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新发两起O型口蹄疫和4起家禽禽流感疫情被迅速扑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猪瘟、新城疫等其它疫情继续保持平稳。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扎实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不断强化兽药监管,加强兽药残留监控,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和使用违禁药物行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动物标识追溯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成效显著。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确定。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在国家顶层设计上有了全新的总体部署,也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

兽医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取得新进展。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第80届国际代表大会上,我国驻OIE代表当选OIE亚太区委员会主席,另有2位专家当选OIE专业委员会主要成员,OIE认可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为OIE亚太区人兽共患病协作中心、3家实验室为OIE参考实验室,我国参与国际兽医事务的力度不断加大。

首次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农业部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对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兽医主管部门,开展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6月上旬派出了32个检查组对各省的工作进行了年中核实,圆满完成了年中核实工作,有力推动了防控工作的开展。

低价进口猪肉冲击国内生猪产业

【本刊辑】 据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6月27日报道,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建议农民缩减生猪养殖规模,尽快扭转生猪产能持续过剩的局面,促进生猪市场价格稳定。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生猪产能过剩只是阶段性现象,低价进口猪肉冲击是目前国内养猪业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生猪预警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的前一周,全国猪粮比价与上周基本持平,为5.79∶1,连续第12周低于6∶1盈亏平衡点,同比下降32.09%,2011年第25周达到8.52∶1的历史性高点。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水平跌至43元/头,而去年同期第25周达到高点783元/头,猪市再次呈现暴涨暴跌的怪圈。

供应量加大导致生猪养殖业利润缩水。美国农业部此前预计,受中国政府鼓励养殖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中国猪肉的产量将达到5 160万吨,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口量将达到65万吨,中国猪肉产量和进口量之和为5 225万吨,而2012年中国猪肉的消费量预计只有5 199.5万吨,供应量超过消费量20余万吨。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认为: “现在生猪产能不是持续性过剩,而是阶段性过剩,是由需求导致的。生猪供应相比去年没有很大增长,但今年需求较少。随着今年春节以来人民币升值,国产生猪的价格比国际上高出三分之一,进口生猪数量同期增长1.1倍,这就抑制了市场对国内生猪的需求,而且受国内宏观经济影响,生猪需求较少。”他认为应减少猪肉进口量。

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胡竑邠则认为,现在生猪价格阶段性波动的原因是行业信息不透明,尤其表现为供需信息不对称及生猪存栏、出栏信息不透明。在谈到进口生猪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时,胡竑邠认为进口生猪销售地分布过于集中,主要集中于广州、天津一些大的批发交易市场,胡竑邠说: “其实进口生猪的比例很小,主要是进口到了对价格指数影响比较大的地区。”

四大因素推高我国肉制品冷链发展空间

【本刊辑】 据博亚和讯2012年7月13日报道,我国肉制品的市场发展空间比较大。当前,深加工肉制品和包装肉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10%左右,中低温肉制品仅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3%~5%。

尚普咨询物流行业分析师认为,近年来,人们对冷鲜肉、分割肉及其延伸制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相应的肉制品 “冷链”物流进入持续增长期。其主要原因有四大方面:一是肉制品是广大居民日用生活品,是重要蛋白食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肉类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二是当前肉制品行业主要集中于拥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山东、河南两省。肉制品行业集中度较高。山东、河南两地肉制品合计占全国肉制品销售总额的比重高达60%。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肉类消费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从冷冻肉转变为热鲜肉,再从热鲜肉转变到冷鲜肉。四是近年来肉制品行业发展势头一直比较迅猛,企业利润率持续上升。

据了解,随着各类 “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内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正逐步好转,肉制品冷链物流将成为投资热点。当前,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和 《产业结构指导目录 (2011)》,预估到2015年,深加工肉制品和包装肉将占全国肉类总产量17.5%,中低温肉制品 (冷链)比重将达到10%左右。按2015年全国屠宰量3亿万头 (按每头110 kg)计算,肉制品消费量复合增长率为18.2%,其中的中低温肉制品增速要高于高温肉制品。

壹号土猪首次对媒体公开养殖基地

【本刊辑】 据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7月11日报道,壹号土猪因其出色的市场营销吸引了众人目光,在其档口迅速扩张的同时,对其土猪来源的质疑也不绝于耳。近日,广东天地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媒体公开了壹号土猪在广东湛江的养殖示范基地,并对外宣布壹号土猪拥有全国最大的地方猪种养殖基地,年出栏量20万头。

据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介绍,5年时间里,壹号土猪从最初广州的7家连锁店,开到了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450余家,成为全国最大的土猪连锁品牌。与此同时,公司的养殖基地也在幕后以更快的速度扩大,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量。在湛江目前就有十几个养殖基地,其中最大的官湖养殖场占地1 000余亩,年出栏达到8万余头。据悉,加上湛江养殖基地,壹号土猪在阳西、江门、海南等地共有26个(包括正在建的)养殖场,总出栏量达到20万头,而在建猪场陆续投入使用后,年底出栏量可达35万头。

据了解,在湛江养殖基地,除了有上千头壹号土猪供应市场之外,还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土猪在此育种,其中包括陆川猪、湘西黑猪、安徽淮猪等珍贵猪种,陈生表示:“现有种数已经算得上是全国最齐全的,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猪种基因库。”

为保证土猪安全和健康,陈生表示: “我们直接把农民的土地租下来盖猪场,然后招聘这些农民进公司养猪,育种、喂食、防疫等统一进行,这既为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又能更大程度地保证猪肉健康安全。”

中牧集团代理国外种猪进口快速增长

【本刊辑】 据养猪巴巴网2012年7月18日报道,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牧工商 (集团)总公司在不到三十天内,将三批国外种猪全部安全运抵国内。

第一批是中牧集团代理浙江天蓬集团、萧山杜洛克公司及广西柳城天福种猪场从法国进口的530头种猪,于2012年5月31日平安运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中牧上海分公司快速通关报检协助下,种猪很快运抵位于松江的指定隔离场隔离检疫。

第二批是中牧集团代理广西普乐福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国牧养猪有限公司从加拿大进口的937头种猪,于2012年6月5日顺利运抵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并以最快速度报检通关,种猪运抵南宁武鸣指定隔离场开始45天的隔离检疫。

第三批是由中牧集团代理国内客户江西东盛种猪有限公司、河南五丰粮油有限公司、浙江美保龙种猪有限公司、中食集团四川分公司、安徽浩翔种猪育种公司、江苏禾嘉农牧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从美国进口的优质种猪1 178头,由国航货运包机承运,于2012年6月23日安全运抵江西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经南昌海关及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机场核验后,于6月24日转运至江西东盛种猪公司在抚州东乡的进境种猪临时隔离场接受为期45天的隔离检疫。

从南昌入境的该批种猪是国内进口种猪历史上单批次最多的一次,总数达到1 178头,其中种公猪213头,种母猪965头,种猪均来自于美国顶级SPF原种场如Cedar Ridge Farms、Waldo Farms、Shaffer Farms及Huinker Duroc Farms等,品种有大白、长白及杜洛克种猪。

中牧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畜牧业旗舰企业,以服务 “三农”为己任,以 “引领畜牧产业、服务健康生活”为宗旨,在种畜进口方面一直是担当着 “良种引进与推广”的 “国家队”重任。据中牧集团贸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种畜禽进出口事业部程国辉总经理介绍:除了近1个月内到达国内的三批种猪外,2012年迄今为止,中牧集团还分别从广州口岸、石家庄口岸及长沙口岸分别代理进口了925头、1 034头、1 034头美国种猪,国内客户涵盖了华南东南方向的江西荣和农牧公司、湖南广安农牧公司、湖南伟鸿食品公司、湖南天心种业公司、宁波福宁种猪场;也包括华北及东北区域内的河南谊发牧业公司、安徽联发畜牧公司、北京汇正公司、北京北郎中种猪场、吉林稷丰种猪场、河北裕丰公司、河南淇县永昌牧业公司、天津宝迪种猪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预计2012-2013年度由中牧代理进口的批次将在十批次以上,进口国别将有美国、丹麦、法国、加拿大和英国等,进口隔离场将分别在上海、江苏、广西、辽宁、广东,这将极大满足国内种猪育种企业对国外优质种猪的需求。

酷暑威胁美国粮食增产

【本刊辑】 据金融时报2012年7月3日报道,今年夏季持续的高温正给美国粮食丰收带来威胁,这或将导致粮食价格飙升。

美国产粮大洲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数日来受到38℃以上高温的困扰,本周气温仍将维持在高位。

美国国家气象局中伊利诺伊州办公室气象学家Matt Barnes称: “天气预报显示下周气温仍将很高,我们认为高温不会退去。”

美国国家抗旱中心气候学家Brian Fuchs表示: “我们还没有看到大范围的农产品减产,但事态发展很快。”

美国农业部7月2日称,不到50%的美国玉米产地状况良好,22%状况糟糕。这要比前一周的评估差。

由于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玉米、大豆和小麦出口国,而前两个农作物的库存又相对较低,所以美国粮食产量的减少会给全球粮食商品市场带来冲击。

大豆价格已经飙升至2007~2008年粮食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自从6月中旬以来玉米价格已经飙升了30%。对美国粮食产量的担忧出现之前数个月,干旱还席卷了拉丁美洲大豆生产地区。

大豆期货7月2日早市交易价格上涨1.5%,达到每蒲式耳15.42美元,为2008年7月以来新高。由于热浪席卷农作物产地,6月以来油籽价格已经飙升了15%。自2011年9月以来,玉米价格首次距每蒲式耳7美元仅几美分之遥。

粮食市场变化让交易员和农场主措手不及。由于耕种季节提前并进展顺利,对冲基金一个月前的粮食看涨仓位为两年来最低。

欧盟新规可能导致猪肉价格上涨

【本刊辑】 据爱沙尼亚BBN通讯社2012年6月25日报道,按照欧盟新出台的 “动物福利法规”,成员国需在2013年前拆除所有母猪限位栏,采用群养设备,以提高养猪业的现代化水平。

据统计,在欧洲大约有一半的养猪户使用限位栏圈养母猪,这既可防止怀孕母猪因争抢食物导致流产,又可防止因抢食不均导致仔猪成活率低,但同时也带来了因活动空间小、缺乏运动而使母猪体重超标、心情烦躁、心脏病多发等问题。为此,欧盟要求必须在指定的日期前拆除所有限位栏,而且这一限期将不会因为一些人的反对而延期。

爱沙尼亚部分养猪从业人员表示,欧盟的这一决定是对爱沙尼亚中小型家庭养殖户的沉重打击。因为要达到欧盟的要求必须采购新设备、改造猪舍。小养殖户本来就因饲料价格上涨而难以为继,猪舍改造会使他们不得不退出市场。这将有可能导致猪肉供求失衡,价格上涨。

托佩克2011年母猪窝产断奶仔猪数达28.8头

【本刊辑】 据国际畜牧网2012年6月21日报道,托佩克公司的最新报告指出,在统计了678家荷兰养猪场,共计33.2万头母猪的数据之后,结果显示在2011年,使用托佩克种猪的生产者们,其母猪年均窝产断奶仔猪数达到了28.8头。排名前十的农场,其母猪年均窝产断奶仔猪数高达31.6头。2011年,托佩克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了0.7头仔猪,相比往年年均0.5头的增长,这是一个更大的提升。不过,仔猪的死亡率与往年保持一致,母猪的淘汰率也没有变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场其母猪年均窝产断奶仔猪数超过了30头。2011年,共有164家农场实现了这一数字,有16家农场达到了32头。

越南猪肉产量骤降

【本刊辑】 据食品产业网2012年7月11日报道,由于本地猪产量骤降,越南可能需要进口猪肉。由于猪肉价格下降,饲养成本上升,资金短缺,猪肉需求突降等因素打击了越南猪农,其中很多猪农已经关闭了自己的农场。

越南的猪肉价格从今年年初起持续下降,越南南部的前江省和同塔省的猪肉价格在100千克310万~360万越南盾(147~170美元)之间浮动。如果以该价格,饲养一头猪猪农要承担60万~130万越南盾 (28~62美元)的损失。

畜牧部副主任NguyenThanhSon表示,目前形势令人沮丧,整个行业将陷入危机。该部门预计这势必影响肉类供应,因为猪肉占了越南肉类消费的70%。

日本成功培育出无免疫力猪

【本刊辑】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门户网站2012年7月5日报道,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小组成功培育出无免疫力猪。这是世界首次人工培育成功无免疫机能的大型动物。研究小组提取猪胎儿体细胞,导入无免疫机能基因,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克隆出40头遗传基因相同的猪仔,其中14头没有胸腺。由于这些猪免疫机能丧失,易患病,14头中只有5头顺利接受了正常猪的骨髓移植,其中3头目前已存活一年零两个月以上。

目前,有关白血病及新药开发等的研究多利用免疫机能不全的老鼠,移植入人体细胞和组织等,观察病理反应和药效。但老鼠脏器与人体相差较大,寿命仅有2~3年,不能满足对疾病和药效的长期观察、验证的需要。寿命达10年以上无免疫机能大型动物的培育成功,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PS细胞)安全性确认、人体器官再生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科研手段。

该成果已在 2012年 6月 13日的美国科技杂志 《Cell Stem Cell》上发表。

研究显示部分生猪对饲料的利用率更高

【本刊辑】 据国际畜牧网2012年7月9日报道,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一项初步实验的结果显示,部分生猪可以有效利用一些廉价饲料原料中的能量,人们可以通过选择饲养这些生猪来降低生产成本。

伊利诺斯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Hans H.Stein称,相比玉米、大豆这些常用的生猪日粮原料,那些更为廉价的饲料原料通常纤维含量高。但是用于商业猪肉生产的白猪往往只能利用40%不可溶解的纤维。 “如果人们能把这个比例提高到50%、60%甚至70%,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饲料原料。各地均有一些土猪没有被选用成为商业生产的猪种,与白猪等猪种相比,这些猪被饲喂玉米-大豆类饲料的历史要短得多。”

目前研究的重心是中国的梅山猪,理论上说这种猪能够更好地利用纤维。Stein说: “我们观察到的情况是,梅山猪对纤维的利用率确实非常突出,尤其是对DDGS类的饲粮。DDGS饲粮中富含不可溶解的纤维,而当我们对比梅山猪对可溶性纤维的利用率,发现二者几乎没有区别。”尽管梅山猪可能永远不会被用于美国的商业猪肉生产,但是研究结果证实,不同品种的猪对纤维的利用率确实存在差异。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在白猪种类内部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猪对纤维的利用率更高。

猜你喜欢
瘦肉精肉制品种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瘦肉精羊”何以溜出监管栅栏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瘦肉精十年轮回, 问题究竟出在哪?
苏丹将扩大牲畜和肉制品出口市场
低钠肉制品的开发研究进展
低温肉制品研发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主妇安全买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