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南部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研究

2012-03-19 08:51车忠强李淼晶
卫生软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服务半径卫生机构黑龙江省

车忠强,李淼晶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卫生资源是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全部卫生资源在总量上、结构上以及分布上,与该区域居民身体健康需要及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综合状态。该配置一方面要求卫生服务供给总量能够满足该区域人群卫生服务需求总量;另一方面要求卫生资源的组合与分配效率达到最高,即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好卫生服务和最高健康收益[1]。由于资源的紧缺和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使得如何提高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资源利用率,科学地、合理地进行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成为了全世界各国政府机构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省卫生资源总体投入、医疗机构床位数、大型医疗设备总数都在日益增长。当前黑龙江省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适宜水平,2004 年以来,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和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目前,黑龙江省在农村着力推进“三网四化”管理模式,使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功能不断完善[2]。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省政府卫生投入水平仍相对比较低。同时,黑龙江省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整体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文中将着重分析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配置的方法。

1 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主要包括牡丹江、鸡西、绥芬河等市县。近年来,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良好,卫生资源总费用、卫生人力资源、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大型医疗设备总数均有显著增长。然而,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3]。

1.1 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仍不合理

黑龙江省东南部不同地区卫生资源拥有量差距较大。牡丹江等地区相对卫生资源拥有量高于其它地区;在城乡分布上,集中在城市的卫生资源普遍比较多,而分布在农村的卫生资源则比较薄弱;大型医疗机构与基层卫生机构间的卫生资源拥有量差距较大,卫生资源配置“倒三角”的问题仍非常的突出;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基层的医疗机构仍普遍存在服务供给不足和资源利用效率低并存的情况。

1.2 人力资源及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现有卫生人力资源总量较为充足,但是仍然存在缺乏高素质人才及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尽管近年来卫生技术人员的总人数在不断攀升,但执业医师总人数却没有明显地增加。由此可见,培养高学历高水平的卫生人才是当前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中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此外,当前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的医护比大约为1:0.8,而《中国2001年~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中指出:到2015年,每千人口医护比需达到1:1。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增大护理人员的比例,切实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分配的调整,保证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与应用。

2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方法

针对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所存在的相关问题,采用运筹学相关理论知识,构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卫生资源分布优化模型,设计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可完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解决卫生资源的最优分配及利用问题[4~5]。

2.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前期调研资料、现有资料收集及专家咨询等3个方面。以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为指导,采用运筹学的相关方法构建理论优化模型。

2.2 模型构建

模型构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保障关系矩阵,即被保障人群和医疗资源保障关系的分析;二是建立分布优化模型,即确定被保障人群单元的医疗保障归属,优化区域内卫生机构和被保障人群间的分布关系。通过保障负荷来调整卫生机构规模大小,通过有效服务半径来优化调节保障关系。

2.3 建立保障关系矩阵

将该地区的被保障人群以市县为单位进行划分,即被保障人群单元,根据该区域内被保障人群整体情况,以及各级卫生机构的相应地理分布状况,确定有效服务半径,建立各级卫生机构和各被保障人群单元的相应关系矩阵,由此判断被保障人群单元是否处于相应卫生机构的有效服务半径之内。

2.4 建立分布优化模型

(1) 若被保障人群单元处于1个卫生机构的有效服务半径以内,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单元归属于此卫生机构保障。在建立的保障关系矩阵中找出相应的被保障人群单元,并明确它的归属机构。

(2) 若被保障人群单元分布在2个卫生机构的有效服务半径内,则被保障人群单元将选择其一为其归属机构。在保障关系矩阵中找出同类单元,把属于2个机构服务半径交叉区域中的被保障人群单元构成一个整体单元序列,通过模型进行求解。即完成所有此类单元的归属确立。

(3) 若1个被保障人群单元分布在多个卫生机构有效服务半径交叉区域内,并且各机构卫生配置均超负荷,或该单元不属于任何卫生机构的有效服务半径内时,模型均为无解。该单元归属与其距离最短的卫生机构进行保障。

建立相关地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可以切实地解决卫生资源的配置、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进一步实现该地区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3 结语

近年来,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良好,然而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等一些问题。针对该地区卫生资源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构建东南部地区卫生资源分布优化模型,提出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完善优化配置理论,根据相关地区客观实际,考虑不同单元卫生资源的供需平衡,通过机构规模调整,使相关地区卫生资源配置量与保障任务保持一致,以期解决该地区卫生资源的最优分配及利用问题。

[1] 张艳丽,马安宁,张洪才,等.关于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2):56-57.

[2] 孙希昌,张 歆,刘国祥,等.黑龙江省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2):16-17.

[3] 郝艳华,吴群红,高力军,等.黑龙江省卫生资源分布与服务利用状况分析及其改善策略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0):19-52.

[4] 杨 梅,甄 峰,杜文平.城市社区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深圳龙岗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4):289-293.

[5] 张 义,张鹭鹭,扈长茂,等.区域卫生资源分布优化建模[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1):1224-1225.

猜你喜欢
服务半径卫生机构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19万个北京充电桩建设提速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电子商务冲击下城市分区中心商业中心的服务门槛人口与居住密度研究
基于成本约束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规划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