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骨科疼痛管理示范病区的实践及体会

2012-04-08 08:54汤云仙金钰梅戴加平徐惠萍
护理与康复 2012年1期
关键词:病区骨科评估

汤云仙,金钰梅,戴加平,徐惠萍

(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1)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骨科术后疼痛主要发生在术后24~48h,属于急性疼痛[2]。如果不在疼痛初始阶段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影响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为了有效控制、减少术后疼痛,2010年6月至7月,本院骨科创建疼痛管理示范病区,规范骨科疼痛管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方 法

1.1 骨科疼痛管理小组的建立及职责 组织职能是管理的重要职责,为了实现目标和计划,必须要有组织保证[3]。科室成立疼痛管理小组,由护士长、病区主任及医疗、护理骨干共9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立目标、实行分级管理。护士长任组长,对疼痛管理总负责,抽查疼痛管理实施情况,每月在科会上通报实施情况,反馈存在问题,组织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病区主任任辅导员,指导工作开展,随时提出指导性意见;组员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对科室疼痛管理每周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指导督促科内其他人员工作。

1.2 现状调查 了解科室疼痛管理情况,制订相应管理措施。设计疼痛管理现状调查表,向患者进行调查,内容:患者对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疼痛相关知识来源,术后疼痛程度,镇痛时间及方法,对科室疼痛管理的满意度。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疼痛知识掌握率为65%,对疼痛管理满意度为60%,术后24h内疼痛频率>3次患者占75%。

1.3 制订疼痛管理示范病区手册 内容包括创建骨科疼痛管理示范病区的意义、疼痛知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镇痛目的、疼痛处理原则、疼痛处理目标、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疼痛评估记录表、围手术期疼痛治疗知情同意书等。

1.4 组织业务学习 小组学习或进行疼痛管理知识讲座,由组长、辅导员负责,每周2次,全体人员参加,时间每次1学时,学习内容为骨科疼痛处理和疼痛管理示范病区手册内容。

1.5 重视对患者健康教育 一对一向患者讲述疼痛对身体影响、镇痛意义、镇痛方案、镇痛后达到的目标、疼痛尺正确使用、镇痛泵使用等;发放疼痛健康教育处方;病区走廊墙上展示疼痛评分标准及题为“更少疼痛带来更多满意”的相关内容及实例。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对待疼痛,将疼痛程度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明确镇痛处理是按时处置而非按需治疗。

1.6 规范疼痛评估处理流程 医疗组、护理组分别制订疼痛评估处理流程。医疗组:首班评估并记录;每日查房时再评估,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疼痛评估结果制定围手术期镇痛方案;规范用药和告知,在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并签署《围手术期疼痛治疗告知书》;根据护士评估或患者情况调整镇痛方案 ,再次评估及记录。护理组:首班评估记录及宣教;日常评估后再次宣教:疼痛评分>3分每日评估2次,手术当日每4h评估1次,疼痛评分<3分停止评估,并记录入《疼痛评估记录表》中,遇特殊情况及时评估和处理。疼痛评估记录表内容包括疼痛时间、部位、疼痛分值、状态、对睡眠影响、处理措施及记录者签名。

1.7 加强疼痛管理质量监控 制订疼痛管理检查表,对疼痛评估、处理加强检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诊断(手术名称)、疼痛评估记录、疼痛分值、护士疼痛知识宣教、患者对疼痛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疼痛处理目标:患者疼痛评分达到≤3分,24h内需要镇痛药物≤3次,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和焦虑情绪,术后患者尽早进行无痛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每周由管理小组组员检查反馈,组长抽查实施情况,根据检查表的内容汇总,每月在科会上通报实施情况,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 结 果

创建疼痛管理示范区后,患者的疼痛知识掌握率由65%提至92.5%;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由60%提至95%;术后疼痛评分>3分或24h发生疼痛频率>3次,且疼痛评分>3分者由创建前的75%降至10%。

3 体 会

3.1 创建疼痛管理示范区提高了病区疼痛管理整体水平 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疼痛知识及疼痛新理念的教育,使医护人员自身更新对疼痛管理的观念,走出疼痛治疗的误区,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患者安全性、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真实施疼痛评估处理流程,使病区的疼痛管理整体水平得到提高,通过骨科官网“骨科在线”报道,提高了科室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3.2 创建疼痛管理示范区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骨科疼痛管理示范病区规范了疼痛管理,重视健康教育,使患者纠正疼痛能忍则忍的观念,了解镇痛处理是按时处置,提高患者对镇痛治疗的依从性,患者疼痛减轻后能舒适、安然的休息,避免了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能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3.3 创建疼痛管理示范区密切了医护患关系 医生、护士、患者共同参与疼痛管理,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患者主动参与疼痛评估与处理,每天记录疼痛感受,护士对疼痛规范评估记录,为疼痛治疗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调整药物剂量,患者能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医护患的密切配合使关系更加和谐。

[1]Merboth MK,Barnason S.Managing pain:the fifth vital sign[J].Nurs Ch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2]刘莉莉,李晓玲.术后疼痛控制的现状[J].现代护理,2005,11(6):441-443.

[3]杨花容,陈先菊.加强危重患者规范化管理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35.

猜你喜欢
病区骨科评估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评估依据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