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管中药物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2-04-08 08:54黄丽美张国勇梁小美
护理与康复 2012年1期
关键词:输液管丹参酮氯化钠

黄丽美,张国勇,梁小美

(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临床处方中常用2种以上注射剂配伍,所以在关注药物有无配伍禁忌的同时,要重视药物有无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别是药物连续输入情况下,输液管中两组液体会有混合,因此,必须观察两组液体是否存在配伍变化。2010年1月至12月,本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对临床静脉输液发生在输液管中的药物配伍变化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7组静脉输液药物:第1组,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环丙沙星注射液0.2g/100ml;第2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磷霉素钠4.0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溴环己胺醇30mg;第3组,5%葡萄糖注射液100ml+西索米星0.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酮10mg;第4组,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0.2g/1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酮10mg;第5组,0.9%氯化钠100ml+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1.5g、0.9%氯化钠100ml+溴环己胺醇30mg;第6组,0.9%氯化钠100ml+奥美拉唑6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奥硝唑注射液0.25g;第7组,0.9%氧化钠100ml+注射用头孢曲松1.0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静脉输液管中的物理化学配伍变化主要出现混浊、沉淀、结晶、变色、水解、效价下降等。

1.2 方法 查阅中国药典[2]和注射药物应用手册[3],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分析7组静脉输液药物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

2 原因分析

以下几组输液均为两种药物联用,虽分别在不同的输液瓶中单独输注,但因使用同一副输液管连续静脉滴注,使两药在输液管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浑浊、沉淀或变色。

2.1 第1组 5%碳酸氢钠注射液滴完后接环丙沙星注射液滴入约10ml时,输液管内出现混浊。原因:环丙沙星偏酸性,与输液管中残留的强碱性药物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时酸碱中和,使其溶解度降低而产生沉淀。

2.2 第2组 磷霉素钠与溴环己胺醇注射液接瓶时产生白色浑浊。原因:经实验观察,磷霉素钠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及溴环己胺醇的配伍属物理配伍禁忌,配伍时发生溶解度改变,析出白色沉淀[4]。

2.3 第3组和第4组 第3组和第4组分别为丹参酮与西索米星、丹参酮与氟罗沙星混合,立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显示配伍禁忌。原因:丹参酮为酸性溶液,西索米星、氟罗沙星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或溶解度降低。

2.4 第5组 溴环己胺醇是强酸弱碱类化合物,其药品说明书阐述[5]溴环己胺醇pH 5.0,不能与pH>6.3的其他溶液混合,以免pH增加导致产生溴环己胺醇游离碱沉淀。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复方制剂,由阿莫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按比例混合而成的粉针剂,与溴环己胺醇溶液相遇会产生浑浊,显示有配伍禁忌。

2.5 第6组 奥硝唑与奥美拉唑混合后出现浑浊。原因:奥硝唑呈酸性,奥美拉唑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或溶解度降低。

2.6 第7组 常温下静脉滴注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头孢曲松钠溶液后,接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I),在输液管中的溶液即呈现淡黄色,随着输液管中混合溶液增多,颜色逐渐加深。原因: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I)为微量元素的复方制剂,可提供钙、镁、铬、铜、铁、锰、硒、钼、锌等,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阴离子,极易与阳离子钙形成不溶性沉淀,属化学配伍禁忌[6]。

3 护理对策

3.1 药物输注前了解配伍情况 目前,由于新药较多、联合用药增多,传统的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许多药物配伍不明。因此,临床工作中要注意观察新药和配伍禁忌表以外药物的配伍变化,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如病情确实需多种药物联用,使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充分了解药物之间的配伍情况。

3.2 加药时做到一种药物一副注射器 在输液加药操作时做到一种药物配一副专用注射器,禁止使用同一副注射器重复抽加多种药物,以免发生药物配伍反应。

3.3 加强输液巡视 静脉滴注药液期间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药物连续输注时在输液管中出现的理化反应,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发现有药物配伍反应必须立即停止输注,报告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详细询问患者不适症状,及时妥善处理,并认真查找、分析原因。

3.4 正确处理药物配伍变化 联合应用两种有配伍变化的药物时,对于不需严格限制液体输入量的患者,可在两组药物之间插输适量液体(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等),插输的液体不能与两组药物发生任何反应,插输液体量以冲净输液管中前一组残留药物为宜;或在输注第1组药液后,先接输第2组未加药的液体15~20ml,冲管后再加药混合,继续输注[7]。

3.5 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输液前告知患者及家属输液的注意事项及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输液反应、输液管道内液体异常等情况,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输液中发生的问题。

4 小 结

为保证临床输液疗法有效、安全与合理,要重视输液中配伍药物有无相互作用外,还要观察药物连续使用时在输液管中出现的理化反应,以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护理人员在药物输注前充分了解药物配伍情况,加药时做到一种药物一副注射器,输液中加强巡视及正确处理药物配伍变化,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卫生宣教,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1]陈爱桃.老年患者77例静脉输液及并发症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72-7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赵汉臣,曲国君,王希海,等.注射药物应用手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王儒强.磷酸素钠与9种喹诺酮类药物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9):1164-1165.

[5]陈景银,许美芳,石显珍,等.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与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7.

[6]孙忠实,朱珠.头孢曲松钠与钙剂配伍问题之释义[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2):85-88.

[7]李春媛.几组输液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8,9(6):86.

猜你喜欢
输液管丹参酮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一次性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设计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输液管插入法治疗牛非泡沫性瘤胃胀气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