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2-04-09 06:18陈玉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寰枢椎椎弓颈椎

陈玉荣

寰枢椎骨折脱位临床较常见,若从前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护理不当可加重寰枢椎脱位,损伤颈脊髓,造成瘫痪,甚至危及患儿生命,而后路的融合手术有严重影响颈部活动度等不足。2007年2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7例儿童寰枢椎骨折患儿,在熟练掌握儿童寰枢椎解剖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5~12岁,平均8.7岁。其中寰椎前后弓骨折2例,Ⅱ型齿状突骨折4例,Ⅲ型齿状突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1 d,平均住院时间6.8 d。7例患儿伤后全部表现为枕颈部剧痛,颈部不敢活动,双手或单手托住下颌未限制颈部活动。所有病例无颈脊髓及神经根受压表现。术前均常规行张口位X线片、颈椎正侧位、颈椎SCT及三维重建或颈椎MRI检查。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于U形海绵垫上,头置于头架上,使颈部保持屈曲位。取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电刀切开筋膜及项韧带暴露棘突,向两侧剥离颈项肌,显露两侧至关节突的外缘,确定C1、C2侧块进钉点后,在C臂机透视下检测进针方向,钻入一枚直径3.0 mm的克氏针定位,C臂机透视定位满意后,取出克氏针,拧入大小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连接连接棒。冲洗创口后置放置引流,逐层缝合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因手术风险大,且患儿年龄较小,患儿家属除了担心患儿疼痛外,更多的是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医护人员应及时把握患儿的心理状态,以热情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及温和的语言关怀患儿,在情感上拉近与患儿的距离,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制定个体化的术前宣教,加强与家属沟通,将有关该疾病的基本常识耐心地向患儿家属解释清楚,最大限度地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加对于手术成功的信心,让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 所有病例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术,一般牵引质量2~3 kg,牵引时间为5~7 d,术前进行心肺功能检查、电解质监测、血气分析,全面估计患儿的全身情况,及时控制脏器功能不全。训练患儿练习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而发生尿潴留或便秘。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及切口观察 患儿术后住ICU病房2~3 d,常规心电监护及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5~30 min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1次,特别注意患儿的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因术中牵拉气管、切口渗血压迫气管,容易发生呼吸困难。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渗出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如短时间内切口渗血较多,伴局部肿胀明显,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后24~48 h拔出引流管。

2.2.2 呼吸道护理 颈椎损伤不但可引起瘫痪及全身各系统反应,如神经应激反应、内分泌系统反应等,而且术中麻醉插管等会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术后呼吸肌麻痹及切口疼痛,从而导致咳痰无力,可使痰液堆积、气管受压,随时导致呼吸道堵塞,引起病人呼吸困难和肺部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所以,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虽然本组病例未出现窒息及死亡的病例,但文献仍有因呼吸道阻塞而致死亡报道[1,2]。在床边备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等,鼓励患儿多做有效咳嗽,每2~3 h协助翻身拍背1次,清除咽部分泌物。术后24 h病情稳定后,给予半卧位,以减轻颈部水肿,改善呼吸。

2.2.3 颈部制动 头颈部两侧各放置1个米袋,限制颈部活动,防止颈部过度屈曲,协助患儿在床上行轴式翻身,保持颈部与躯干成一直线,避免颈椎的屈伸及旋转,始终保持颈部中立位。

2.2.4 神经损伤的观察 随时观察患儿四肢感觉、运动、肌力等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对于患儿术后出现的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应详细记录,并同术前加以对照。如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及时查找原因,报告医师。

2.2.5 康复护理 术后要求患儿佩戴颈围,避免头部的频繁活动及转动幅度过大,便于切口及深部组织愈合。鼓励患儿在床上做四肢关节、肌肉活动,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行肢体按摩,术后功能锻炼旨在增强肌力,提高其活动能力,改善患儿全身机体情况。评估肢体的肌力、感觉、运动能力改善情况,根据存在问题制定计划。

3 出院指导

给患儿家属讲解颈部固定制动及康复功能训练的意义。术后常规颈托保护3个月,防止颈部过度的屈曲活动,从而避免骨折不愈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失败。保持颈围清洁,松紧适中,内垫小毛巾或软布,确保舒适,防止皮肤压伤。始终保持颈部中立位,平视前方,卧位时去枕平卧或仅垫婴儿小枕。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禁止低头、仰头、旋转动作。术后3个月复查X线,术后6个月,每半年复查1次。如遇不适,及时复诊。

4 结果

本组7例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脊髓及神经损伤。经4~24个月(平均15.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所有患儿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护理并发症。

5 小结

寰枢椎骨折手风险大,尤其是小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对手术的耐受力差,极易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围手术期护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护理要求高,护士应积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评估和充分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呼吸道护理、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对手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保证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1]王广积,谭 军,贾连顺,等.颈椎脊髓损伤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6):410 -411.

[2]浦莉萍,张晓萍,刘若群,等.130例颈椎脊髓损伤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3):1345 -1346.

[3]侯艳玲.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行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7,5(4):53.

猜你喜欢
寰枢椎椎弓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寰枢椎不稳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2016广总脊柱外科论坛暨经口寰枢椎内固定(TARP)技术及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技术workshop学习班掠影
儿童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五)
寰枢椎脱位诊断与分型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