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理论综述及其展望*

2012-04-12 10:52韩占兵
关键词:经济发展

韩占兵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理论综述及其展望*

韩占兵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定阶段后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围绕“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转变、怎样转变、转变的难点在哪里”3个核心问题,对学术界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综述,得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未来理论研究进行展望,提出几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经济发展方式;现代化建设;理论综述;研究框架;研究展望

经济发展是经济学最早研究的问题之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视为同一概念,尔后经济学开始把二者区别开来。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的产出数量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它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飞跃,在近三十年中保持着年均9.8%的GDP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出现了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四轻四重”:轻国内市场,重国外需求;轻科技创新,重低成本竞争;轻资源环境约束,重要素投入;轻社会建设,重经济增长。基于此,党中央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任务,并使之上升到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高度。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也同时形成了3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是要素资源投入及资金投资驱动模式,时间阶段大约是从18世纪末期工业革命起,到19世纪末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前为止。其背景是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机器制造业以及其他重工业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为高投资的驱动。

第二种经济发展方式是技术创新驱动模式,时间阶段大约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到20世纪中期为止。在该阶段,要素资源的有限性促使资源投入式的经济增长无法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向了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方面。

从上述发达国家所经历的3种经济发展方式来看,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能否成功地实现由第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向第二种和第三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要素资源投入及资金投入驱动模式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和信息技术驱动模式的转变,成为能否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也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本文拟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梳理,并围绕着“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转变、怎样转变、转变的难点在哪里”3个重要问题进行理论综述,以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展望。

一、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转变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要转变?转变的动力有哪些?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4种观点。

1.内生增长论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已达三十多年的背景下,怎样才能实现未来可持续的高速增长?内生经济增长论认为,我国经济必须实施高效率的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实现经济稳定的内生增长。持此种观点最有影响的学者是美国经济学家Paul R.Krugman,他在《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指出,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投入驱动型的增长,它会有损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从长期看是不可持续的。他甚至预言,东亚经济增长奇迹将会最终崩溃(1996)[2],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似乎印证了他的研究结论。林毅夫(2007)同样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高投资,高物质资本的投入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剩,经济发展的内生能力欠缺[3]。因此,必须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郑新立(2008)通过研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的关系,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过去过度地依赖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4]。

2.经济失衡论

经济失衡论认为,我国经济目前所形成的高投资、低消费,高外贸、低内需的现状是经济内外失衡的表现,将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徘徊,而经济的内外失衡又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造成的。为此,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许小年(2009)以消费投资失衡和外贸内需失衡为例,说明了体制改革对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5]。他认为,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46%滑落到2008年的35%,说明传统的发展方式投资过重、消费过轻的失衡。另外,国内外形势已使我们低端的出口难以维持下去,我国传统的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张玉台(2010)研究认为,我国传统发展方式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与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内需、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高、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这些问题有的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的源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有的则是由于体制、机制不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引起的[6]。在此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成为必然选择。

3.产业升级论

产业升级论认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财富的日益雄厚,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应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进而向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方式前进。韩江波(2009)研究认为,核心技术链与核心产业链的互促能使旧核心产业链升级为新核心产业链,从而使经济实现从低层次经济形态到高层次经济形态的演变,并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应以核心产业链拉动核心技术链作为二者互促的起步阶段,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7]。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2010)认为,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以后,产业结构必然会面临重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就是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8]。

4.资源环境承载论

我国过去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生存性”压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总体上不高,侧重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标;而目前,我国“发展性”压力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因此,必须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反映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它既包括了经济效益提高、资源消耗降低的要求,又包括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的内在要求(王永刚,2009)。吴敬琏(2007)研究认为,我国目前以钢铁、石化、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迅速发展,工业重型化趋势日益明显。而重化工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对于资源相对短缺、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

二、经济发展方式怎样转变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方式不但涵盖经济增长范畴,还同时包括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文化、人与人的关系等各个方面[9]7-8。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深刻体现了国民经济全局性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和方向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形成了3类主要观点。

1.扩大内需是首要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应坚持以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的发展方式。韩占兵(201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测算得出,我国消费率①一般而言,测算消费率的公式为:消费率=最终消费/GDP×100%。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8年的48.6%,下降了13.5%。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的短短9年间,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较大幅度地下滑至2008年的48.6%,整体下降了13.7%。他认为,我国的消费率已经低于经济内生增长所需要的消费率,造成了国民经济系统的失衡[10],其突出问题就是经济发展对外贸和投资过度依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就是要扩大内需。李波(2009)通过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得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所依赖的“制度红利”、“要素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的结论。WTO的“红利”已被用完,出口市场难以继续扩大,国内的资源、环境、劳动力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扩大国内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成为必然选择[11]。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一把钥匙。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巧妙地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里,延伸到实践中,从而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的整个过程,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重点突破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方向。对此,学术界很多学者曾积极建议,我国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紧依靠科技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李波(2009)通过测算2001—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由46.7%增加到55.6%,而第三产业则由48.2%下降到38.8%。他认为,当前我国第三产业不升反降的产业结构状况,严重违背了世界产业结构转化的规律[11]。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就是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另外,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层次和结构优化。Grossman和Kruger等从技术和产业结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提高技术水平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产业升级能弱化传统产业对环境的损害[12]。吴敬琏(2009)认为,我国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核心技术水平薄弱使我国“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承受着环境的污染,背负着倾销的恶名,可是利润的大头却不在自己手里。”[13]靳文志(2009)认为,搞好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动力、活力和能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14]。我国要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着重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保技术、海洋空间技术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尤其是要以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为抓手,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3.理顺体制机制是关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理顺体制机制。高尚全(2010)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理顺[15]。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资源配置来看,生产要素市场还很不完善,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从市场中的主体看,政府过多地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三是从财税体制看,目前的制度安排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从体制创新入手,重点推进各领域的改革。艾洪德(2009)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困难,在于其受到发展观念、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而最根本的还在于其深刻的体制机制性根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16]。季晓南(2003)同样认为,我国应把社会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果没有体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17]。我国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鼓励创业创新,支持和引导民间投资,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增强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消弭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难点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距今已有16年时间,但总体上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小年,2010)。这说明,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大量学者的研究观点,其中的难点主要有3个方面。

1.利益格局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在此期间,我国的社会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群体和部分地区实现了“先富”的目标,一部分垄断行业也同时获得了巨额垄断利润。各利益团体在实现各自利益的目标下相互博弈,形成了弱势群体和既得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涉及到部分个人和团体利益的调整,而利益受损方也就成为改革的阻力。谢海军(2009)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正在从传统社会主义利益格局转变为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利益格局,而这种系统性的变迁深刻地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8]。

2.思想观念的束缚

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和变迁都需要思想观念的更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受制于以物为本的观念,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是如何创造财富,而且是如何最大化地创造财富。把GDP的高增长和“物质生产领域”产值的快速增长作为我们应当实现的国家目标,把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导致各级党政领导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其数量的扩张(李波,2009)。这种思想观念的束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艰难。由此,封泉明(2009)建议,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思想观变革应由“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应由“重硬轻软”走向“软硬结合”,应由“天人二分”走向“天人合一”[19]。李波(2009)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应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中心,从以GDP、财税增值率等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的指标转变为以安全、就业保障、环保等作为评判政府业绩的主要尺度。

3.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政府支配资源数量大、力量强,而不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政绩工程遍地开花(吴敬琏,2010)。高尚全(2007)认为,从改革的历程看,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决策与政府转型。在当前的干部考核体制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行为更趋向于追逐任期内的政绩特别是经济增长指标,很少考虑下一届政府的事情,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投资率过高的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难题是如何消除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冲动,加快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重心的转变,由经济发展型政府向科学发展型、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应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缺位的地方补位,弱化微观管理和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从事市场经营的职能,使政府切实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职责。

四、未来研究展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任务的提出,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因为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它不仅指社会财富量的增加,还包括社会财富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综观国内理论界近几年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经济结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具有更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突破几个难题:

首先是“经济发展”内涵界定的统一性问题。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如何互相协调和统一?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经济增长速度的运行区间为多少时才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进行?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次是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宏观问题,它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来具体评估和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目前,众多学者讨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落脚点大多是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例如财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投资体制、垄断行业等相关领域的制度变革等。但是,众多领域的改革怎样做到相互协调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变呢?这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最后是怎样权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长期目标与短期干扰的取舍问题。当我国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目标后,如果受到短期因素干扰(例如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那么“调结构”的长期性怎样与“保增长”的短期性相协调?这一问题也需要学术界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1]姜健力.辽宁经济发展与发展方式的转变[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12.

[2]Paul R K.流行国际主义[J].瞭望新闻周刊,2009(12): 23-25.

[3]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8):4-12.

[4]郑新立.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2007(8):4-18.

[5]许小年.转型经济中的微观行为和宏观经济风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11.

[6]张玉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发展观察,2010(4):6-7.

[7]韩江波.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技术链与核心产业链之间的互促[J].湖北社会科学,2009(3):99-102.

[8]厉以宁.推进经济转型正当其时[J].当代经济,2010 (13):12.

[9]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0]韩占兵.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消费率决定因子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4):71-75.

[11]李波.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3):145-154.

[12]Grossman G M,Kruger A B.EnvironmentaL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R].US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1: 3914.

[13]吴敬琏.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J].上海大学学报,2009 (1):5-13.

[14]靳文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5):76-80.

[15]高尚全.在改革中凝聚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力量[J].人民论坛,2010(1):17-18.

[16]艾洪德.基于“保增长”目标的辽宁固定资产投资预测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7):64-71.

[17]季晓南.学习经济:一种基于资源的战略并购动机[J].中国金融,2003(23):17-19.

[18]谢海军.当代中国社会利益格局的变迁模式[J].探索,2009(3):140-143.

[19]封泉明.变革财富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5):103-106.

Theoretical summarization and prospection of research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China

HAN Zhan-bi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s a great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when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enters certain stage in China.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academic field are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concerning three core issues of“why to transform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hoWTO transforMand the difficulty of transformation”.The research framework is acquired o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the futur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s prospected,and several difficult issues to be solved are propo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theoretical summarization;research framework;research prospection

F 123

A

1674-0823(2012)01-0007-05

2010-10-2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JJ03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409);驻马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L10023)。

韩占兵(1982-),男,河南上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金融与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1-06-21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DOI为CNKI:21-1558/C.20110621.1210.010,http://www.cnki.net/kcms/ detail/21.1558.C.20110621.1210.010.html.

(责任编辑:郭晓亮)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